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堑变通途 ——全市”十一五”交通重点工程跨越发展纪实

攀枝花日报 2011-08-18 18:30 大字

社会要发展,交通是关键。

但交通运输与攀枝花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完全适应,路网不发达,现有公路总体上等级不高,站场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差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进入“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出了“基础设施抓关键、重中之重在交通”的口号,大力投资交通建设,渡口桥南立交、新密地大桥、沿江快速通道西区段、丽攀高速公路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相继开始建设,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重点工程助推交通建设新腾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攀枝花市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攀钢二期工程投产、二滩水电站建设,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当时全市交通状况却是20世纪70年代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着20世纪90年代的车流、物流、人流,堵车现象日趋严重。进一步改善公路基础设施,为全市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攀枝花人的面前。

为此,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出了“基础设施抓关键、重中之重在交通”的口号。1994年至2002年,全市连续开展了9个“交通年”活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4.29亿元,新改建公路327.78公里,新建特大桥6座,新建客货码头14个。交通“瓶颈”制约开始缓解,路网等级、通达深度明显提高。

虽然交通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攀枝花市道路交通“一差、二低、三不通”的状况仍未得到彻底改善。随后,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交通五年大会战目标:从2003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实施“112”工程。即用五年时间投入100亿元开展交通建设;完善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市初步形成“两个快速交通经济圈”。

弹指一挥间,攀枝花交通事业带着昨日的辉煌成就跨入“十一五”。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着力打造 “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交通环境的改善是前置条件。

为进一步完善攀枝花市域路网结构,提速城区交通效率,攀枝花市提出投资规划建设以西攀、攀田、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攀枝花市沿江快速通道西区段、新密地大桥、渡口桥南立交等重大项目集中开建为代表的一批主要干线和重点枢纽工程,一场交通重点工程的“大会战”由此打响。

2008年1月19日,西攀高速公路中的一段——米易至西昌段率先通车;9月30日,西攀高速公路金江至垭口段建成通车;至此,西攀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它的建成,打破了攀枝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高速公路的空白,打破了时空阻碍,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它使攀枝花至西昌的行车时间由过去的5个小时缩短为2个多小时,并激活了沿线的相关服务产业。

2009年2月,总投资9800万元的渡口桥南立交工程正式动工建设,2010年9月,该工程提前半年实现通车,节约建设资金1500万元。渡口桥南立交工程也成为完善攀枝花市城市交通路网,解决交通拥挤瓶颈的重要工程。

2006年以来,随着全市高速公路规划和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以及省道干线公路改造的基本完成,全市进出口通道基本实现了快速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逐步构建起了规划合理、快速畅通、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攀枝花市作为承接川西南、滇西北的要冲,区位优势正在凸显。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共投资建设重点路桥建设项目累计有30个(已完工程26个,在建工程4个),工程项目总投资为231913万元,建设总里程达到417.469公里。

完善保障助力交通建设大发展

建设项目有了,但资金却十分紧缺。对此,市交通运输局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一方面向上级部门争取建设资金,一方面积极与商业银行等单位联系申请贷款,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同时积极完成已有贷款的还贷、续贷工作,保证资金链的健康和稳定,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2008年国家实行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新增贷款十分困难,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各个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努力取得新增贷款6500万元,并积极同银行联系取得协商贷款转贷41400万元。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交通局共筹集无偿资金73545.23万元,累计筹集有偿资金为186640万元,其中归还银行本金为173310万元。

工程建设,质量是生命。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市交通运输局严抓每一个重点工程的工程质量,规范建设行为,建立了“政府监督、业主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采取了从招标开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模式,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努力提高工程品质。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按照“优质、安全、节约、廉洁”的建设管理原则,通过一系列的安全专项检查和平时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重点建设项目在雨季、汛期和各大节假日均正常推进,使攀枝花市重点路桥工程建设得到了顺利进行。

在新密地大桥工程主桥基础工程施工时,成功将设计的六个施工阶段优化为两个施工阶段,仅92天便完成了竖桩和斜桩施工,确保在汛期前完成了拱座浇筑工作,节约工期至少4个月,为大桥的建设节约了大量工期和费用。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的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快速发展创下了历史之最,是有史以来资金投入力度最大,建设度最强,现场监管难度最大,市民受惠面最多、最满意的五年。

【小贴士1】

“十一五”期间重点路桥建设基本情况:

1、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项目16个:分别是S214线桐子林至雅江桥段改建工程、S310线李家沟至雅江桥段改建工程、S310线新雅江大桥、S214线甸沙关至桐子林段改建工程、S216线河石坝至冷水箐段改建工程、S216线渔门至长坪子段改建工程、S310线雅江桥至渡口桥至福田段路面整治工程、S310线荷花池桥至新庄桥段路面整治工程、S214线平地挖断路至路歇桥段路面整治工程、S310线乌龟井至格里坪段路面整治工程、S310倮果桥至雅江桥段路面整治工程、S310线会理界至李家沟段改建工程、S310线路面维修工程、G108线平地至挖断路段改建工程、S214总发至平地段改建工程、攀田高速总发连接线工程;

2、重点交通枢纽工程项目7个:分别是新渡口大桥、渡口桥南立交D、E、F匝道工程、新密地大桥、攀枝花市沿江快速通道西区段工程、法垭路改建工程、倮密路改建工程、陶花路改建工程;

3、公共交通站场建设项目3个:分别是巴斯箐公交中心站、临江路公交车站、米易超限检测站;

4、码头港口建设项目1个:二滩港工程;

5、应急抢险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个:分别是机场路K10+200地质灾害治理(滑坡绕线工程)、机场路抢险工程、机场路滑坡段抢险工程。

【小贴士2】

“十一五”期间已完成重点路桥工程项目情况:

1、省道216线河石坝至高坪段改建工程:是全市“三纵一横一环”路网中的三纵之一,属“稳藏安康”大通道,是攀枝花市盐边县连接市区的县际公路,也是市区以及盐边县向北通往凉山州盐源县的主要经济干线。路线全长26.7千米,沥青砼路面,投资总额3110万元,项目于2005年4月开工,2006年4月全面完工通车。

2、新雅江大桥工程:是连接雅砻江东、西两岸,省道S310与省道S214线的主要过江特大桥,也是攀枝花市通往盐边、会理、会东等地区的主要过江通道。该桥为上承式钢筋砼箱形拱桥,主桥长330米、主跨176米,投资概算8210万元。该工程2004年12月开工,2005年10月主线桥建成通车,2007年5月剩余匝道建成通车。

3、省道310线会理界至李家沟段改建工程:是全市“三纵一横一环”中十分重要的一横,自东向西横贯攀枝花市区,是连接凉山州会理县、云南华坪县的跨地区主要省际运输通道。项目全长17.44公里,投资总额为4000万元。2006年4月开工,2007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成,2007年5月竣工。

4、省道214线甸沙关至桐子林段:是攀枝花市“三纵一横一环”中与高速公路几乎平行的“一纵”,是高速公路的重要辅道,也是攀枝花市连接凉山州至成都的主要经济干线。该项目全长82.07公里,投资总额为20758万元。项目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2007年9月工程全部竣工。

5、渡口桥南立交D、E、F匝道工程:项目是渡口桥南立交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连接滨江大道与桥南广场片区,建成后将使渡口桥南广场与滨江大道互连互通。项目分为D、E、F三条匝道工程,全长1.45公里,含330米隧道和332.5米桥梁工程,建设等级按城市次干路Ⅱ级标准建设,总投资9809.7万元。项目于2009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9月建成通车。

6、新渡口大桥:项目位于攀枝花市中心区域,横跨金沙江,连接弄弄坪片区、渡口片区、南山片区和炳草岗片区远至金江片区,是攀枝花市人流、物流集散的交通要道。大桥全长285.88米,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总投资为4100万元。项目于2003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3月全面竣工。

7、S310线李家沟至雅江桥段改建工程:项目位于盐边县境内,起点位于盐边县红格温泉宾馆(K196+900),途经红格镇、益民乡、巴拉河桥、三堆子,止于新雅江大桥,总投资2.5亿元,全长19.043公里,工程设计为山岭重丘二级公路,2004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12月建成通车投入使用。

8、攀田高速总发连接线改建工程:项目位于仁和区境内,作为连接攀田高速路与市区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省道214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攀田高速公路功能及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项目全长5.33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改建,总投资600万元。项目于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建成通车。

9、陶花路四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位于西区境内,起于法拉大桥桥南,止于攀煤集团供应处。道路等级为山重四级,全长5.1公里,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07年2月全部完工,实际完成投资621万元。

10、法垭路四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位于西区境内,起于法拉大桥桥南,止于倒坡垭口,全长10.242公里,2007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7月完工通车,实际完成投资为2185万元。

11、机场路K10+200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滑坡绕线工程):项目位于机场路中段,是原线路受滑坡灾害被毁后的绕线工程,两端与机场路顺接,新线路绕于原路线内侧(靠山一侧),处于滑坡体以外,全长0.411公里,2007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6月全面完工通车,实际完成投资为274万元。

12、倮密路四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位于东区境内,是市区通往朱矿的主要通道之一,起点为银江镇倮果花园,经五道河至朱矿,线路全长6.735公里,总投资为1300万元,2007年9月开工建设,12月完成主体结构通车投入使用,实际完成投资为980万元。

13、米易超限检测站工程:项目位于米易县境内S214线垭口镇回箐沟处,是完善攀枝花市超限检测网络布置的重要站点,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137.48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2007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建成交付投入使用。

14、国道108线平地至挖断路段改建工程:作为G108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S214线的延伸道路,也是攀田高速公路的主要辅道和接口公路,分别通往凉山州和云南楚雄州。项目位于仁和区境内,起于平地镇街口,与省道214线终点相交,路线全长10.04公里,总投资4080万元,201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12月建成通车。

15、临江路公交车站工程:项目位于东区临江路靠近滨江大道处,紧邻市有线电视台,是市民出行乘车的重要站点,项目总投资750万元,2006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1月完工投入使用。

16、巴斯箐公交中心站工程:项目位于仁和区巴斯箐大河中路旁,紧邻巴斯箐水果批发市场,是市民出行乘车的重要站点,项目总投资635万元,2007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2月完工投入使用。

【小贴士3】

目前在建工程项目情况:

1、新密地大桥工程:项目位于东区境内,桥位选择在旧密地桥下游约26米处,南北横跨金沙江,连接S214线(南北向)、S310线(东西向)渡金线和滨江大道,是炳草岗片区和攀矿片区连接的枢纽,是攀枝花市制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高一快三大桥”中的重点桥梁。大桥全长296米,宽30米,4车道双向独立通行,项目总投资9729.6万元,于2009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

2、攀枝花市沿江快速通道西区段工程:项目位于西区城市中心区域并东西向横穿西区境内,是攀枝花市公路路网“三纵两横一环”骨架中“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环二横、四连五辐射”城市交通主骨架中“二横”之一“南横”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位于西区格里坪贮木场金沙滩路,与格庄路相连,途经金沙滩漂流基地、宝鼎大桥、渡口水泥厂、502电厂,终点至法拉大桥,全长8.047公里。项目按一级公路建设标准实施,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22米,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行车速度60km/h。项目第Ⅰ标段已于201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建成。

3、省道214线总发至平地段改建工程:项目位于仁和区境内,起点位于总发乡总发立交,途经岔河、大田,至平地,终点于国道108线,全长35.456公里。项目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沥青砼路面,设计行车速度30km/h。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正在进行招标准备工作。

新闻推荐

易园:米易“绿肺” □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2011年6月30日,占地45829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位于米易县城北新区的“城北森林公园”建成开园。因整个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形似“易”字,故称作“易园”。易园的建成,在整个米易县引发热议。这个占地近70...

米易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米易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