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攀枝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攀枝花调查队
2010年,是攀枝花“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各种自然灾害,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提速增效、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实现了攀枝花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四川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3.99亿元,增长15.1%,增速比上年加快3.9个百分点,与全省水平保持一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86.63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7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85.4%和13.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4.8:70.8:24.4调整为4.1:73.8:22.1。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0.38亿元,增长19.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1%,比上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增加值为7.20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民营增加值为144.79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民营增加值为58.39亿元,增长12.8%。年末全市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为44438户,私营企业8569户。
区县经济 东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00亿元,增长12.0%;西区64.98亿元,增长18.0%;仁和区100.05亿元,增长23.8%;米易县59.59亿元,增长18.7%;盐边县69.01亿元,增长14.8%。东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2.02亿元,增长16.1%;西区28.90亿元,增长22.4%;仁和区53.93亿元,增长22.8%;米易县30.02亿元,增长20.6%;盐边县27.46亿元,增长19.5%。
二、农 业
农业经济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2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9.39亿元,增长4.0%;林业产值0.65亿元,增长0.8%;牧业产值12.99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2.93亿元,增长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6亿元,增长3.4%。
种植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8.9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7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50千公顷,增长3.5%,油料种植面积2.22千公顷,增长18.1%;糖料种植面积1.38千公顷,下降0.2%;蔬菜种植面积11.34千公顷,增长5.2%。烟叶移栽面积7.6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50千公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结构为61.6:34.5:3.9 。
粮食总产量23.20万吨,增产0.2%;油料产量0.32万吨,增产16.5%;糖料产量15.42万吨,增长1.5%。蔬菜产量54.61万吨,增长4.1%;水果产量15.68万吨,增长9.8%;烤烟产量1.60万吨,下降23.7%。
畜牧业 肉类总产量7.01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猪肉产量4.81万吨,增长3.0%;牛肉产量0.49万吨,与上年持平;羊肉产量0.74万吨,增长2.1%;禽肉产量0.92万吨,增长8.5%;禽蛋产量1.22万吨,增长47.8%;牛奶产量0.24万吨,增长32.7%;蚕茧产量0.33万吨,增长3.2%。
渔业 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5.17万亩,减少0.17万亩,淡水鱼苗11.30亿尾,增长18.2%,水产品产量2.65万吨,增长13.1%。
林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3万公顷,增扩0.89万公顷,其中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47万公顷,退耕造林面积533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52万公顷;森林面积43.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0%。当年苗木产量12797万株,活立木蓄积量2942万立方米。全市共有3个自然保护区,拥有面积9.99万公顷。
生产条件 农业机械总动力56.41万千瓦,增长0.6%,年末实有机耕作业面积39.51万亩,增长47.6%。有效灌溉面积28.78千公顷,增长6.1%,其中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6千公顷,增长83.9%。排灌机械保有量2903台,增加62台,机电排灌负担面积12.47万亩,增长0.6%,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559万立方米;水利工程数量7903处,新增496处;农业用水量22555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64.63亿元,增长18.0%,比上年回升5.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407户,新增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8.59亿元,增长20.5%,增速比上年加快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9.5%,轻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56.3%,重轻工业的比为96.4:3.6,轻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06.27亿元,增长5.4%;集体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增长26%;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26.33亿元,增长29.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69.33亿元,增长34.0%;四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情况为,钢铁产业456.32亿元,增长23.1%;钒钛产业66.54亿元,增长46.7%;能源产业236.76亿元,增长32.5%;化工产业72.58亿元,增长64.7%。主要产品产量见下表: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38.82亿元,增长34.8%;产销率为96.9%,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96.0,比上年上升34.1点;实现利润总额38.26亿元,增长110.0%;利税总额85.81亿元,增长42.5%。总资产贡献率为6.8%,上升0.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76.0%,上升2.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8%,上升1.3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市年末资质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9个,期末从业人员34139人。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25.35亿元,增长30.4%;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2.00亿元,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70亿元,增长24.9%,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70.03亿元,增长45.8%。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46.09亿元,增长50.8%;更新改造投资128.39亿元,增长11.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4.20亿元,增长53.7%,其它投资22.02亿元,下降27.5%。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92.27亿元,下降8.6%。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14亿元,下降6.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2.30亿元,增长35.4%,其中工业投资181.63亿元,增长36.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1.26亿元,增长15.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2.9:51.9:45.2调整为2.2:55.1:42.7。
全年累计完成产业投资174.71亿元,增长36.7%,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2.8%;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3.30亿元,增长29.6%,占全社会投资比重16.1%;完成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96.54亿元,增长5.2%,占全社会投资比重29.2%;其他投资6.15亿元,增长51.4%,占全社会投资比重1.9%。
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20亿元,增长53.7%。房屋施工面积471.39万平方米,增长6.9%。房屋竣工面积81.55万平方米,下降3.3%。商品房销售面积115.0万平方米,增长53.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8.2万平方米,增长5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17亿元,增长17.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0.99亿元,增长17.4%,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8亿元,增长21.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3.35亿元,增长17.8%;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81亿元,增长16.5%;按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单位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54亿元,增长16.7%,限额以下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7.63亿元,增长18.1%。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 全年全市招商引资履约项目329个(其中新签约履约项目160个),总到位资金301.39亿元,增长33.5%。其中:省外国内履约项目165个,到位资金198.62亿元,增长28.1%,占总到位资金比例65.9%;省内市州间履约项目30个,到位资金17.74亿元,增长12.2%,占总到位资金的5.9%;市内县际间履约项目134个,到位资金84.66亿元,增长49.5%,占总到位资金的28.1%。
进出口 全市进出口总额24892万美元,增长66.0%。其中,出口总额18348万美元,增长116.9%;进口总额6544万美元,与上年持平。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 全市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6.15亿元,增长44.6%。改建公路725公里。全年公路完成营业性客运量547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5938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31.4%;完成营业性货运量8983万吨,货物周转量43876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8.4%。全市航道里程366.4公里,完成水路客运量31万人,旅客周转量77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3.3%;完成水路货运量16万吨,货物周转量96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6.7%。
境内铁路营运里程181.6公里,与上年持平,境内火车站个数11个,完成铁路客运量213.72万人次,下降2.3%,铁路货运量2540.30万吨,增长5.2%。民航客运量16.36万人次,下降8.1%;货运量2844.28吨,增长20.2%。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8.23万辆,比上年增加1.1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6.01万辆,增加1.06万辆。
邮电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4.87亿元,增长13.7%。其中,电讯业务总量14.02亿元,增长13.8%;邮政业务总量0.85亿元,增长12.6%。年末拥有邮电局(所)48处,比上年减少4处;全年报刊发行量2558万份,增长31.6%;函件314万份,增长25.6%;特快专递26万件,增长11.4%;邮路长度(单程)2025公里。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51万户,下降0.8%,其中住宅电话26.2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15.57万户,增长15.3%;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4.91万户,增长23.9%。
旅游 全年旅游总收入42.01亿元,增长20.8%。接待旅游总人数705.21万人次,增长3.8%。国家A级景区5个,其中:4A级2个;星级饭店、宾馆12家,其中四星级2家;旅行社2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19家。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49亿元,增长1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78亿元,增长11.1%。一般预算支出75.08亿元,下降0.1%,其中:教育支出11.65亿元,增长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2亿元,下降44.7%。
税收 国家税务局组织收入44.87亿元,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45.58亿元,增长12.6%;增值税增长10.9%,消费税增长159.5%。地方税务局组织收入37.66亿元,增长16.9%,其中税收增长17.5%。
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70.72亿元,比年初增加79.04亿元,增长1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1.42亿元,比年初增长15.2%;企业存款余额142.15亿元,比年初增长19.7%。金融机构社会信用投放总量598.12亿元,比年初增长46.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3.63亿元,比年初增长15.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07.40亿元,比年初增长37.3%;短期贷款余额152.12亿元,比年初增长6.2%。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30亿元,增长17.0%,其中,住房消费贷款15.76亿元,增长18.8%,汽车消费贷款0.31亿元,下降3.6%。
保险 实现保费收入16.41亿元,增长31.2%。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15亿元,增长16.8%;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1.26亿元,增长39.0%。保险赔款支出3.10亿元,增长4.7%,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1.80亿元,增长4.7%;人寿保险赔款支出1.30亿元,增长4.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 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中学60所,普通小学64所,幼儿园18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1451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4019人,普通中学在校生69574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4392人,其中,小学在校生94574人,初中在校生49818人。幼儿在园儿童数31915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52人(盲聋哑学校)。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136人,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418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和95.1%。
科技 全年共有国家建设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7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市高级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望成为四川省第一家由攀枝花市企业牵头成立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表彰奖励了66项市级科技成果;19项科技成果获201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技计划、专利专项资金项目110项,获得科技经费达4087万元,增长53.1%。全市专利申请达811件,增长51.3%。专利授权545件,增长153.5%。新增国外专利申请3件,欧盟授权专利1件。全市新增专利实施技术项目145项,新增产值19.36亿元,新增利税8.3亿元。
全年拥有国内专业技术人员51178人,比上年增加527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增加1039人,农业技术人员增加70人;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68人。
2010年,全国第二次科技R&D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R&D资源的单位402户,有科技活动的企业28户,科技活动人员1.02万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9.25亿元,开发科技项目919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和广电 全市拥有博物馆和展览馆2个;文化(艺术)馆50个,比上年增加17个,其中文化站44个;剧场影院2个,与上年持平;公共图书馆5个;全年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58.96万册,增长1.8%,新增图书7.5千册。建成乡镇广播电视站44个,通广播电视的村有352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入户率达7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广播覆盖率95.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9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卫生 全市拥有医院、卫生院6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站8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739人,比上年增加18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2121人,增加59人,注册护士2486人,增加96人。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7437张,比上年增加1051张。全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4%。,比上年下降3.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8.8%。,下降3.5个千分点;新生儿死亡率6.9%。,下降2.3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十万分之三十点七。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十万分之三百零九点九。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47.89万人,比上年增加1.28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3.8%。
体育 全市拥有体育场(馆)6个。各级体育社会团体61个;全民健身路径241条,新建40条;社会体育指导站309个,新增16个。全市各类运动队夺得全国各类比赛金牌8枚、银牌1枚;全市各类运动员参加省级比赛获得金牌76枚、银牌58枚、铜牌44枚。全年举办了38次全民健身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达5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 建成区土地面积60.92平方公里,公园绿地面积598公顷,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2平方米,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1%,完成拆墙透绿38.9公里、拆违建绿2.7万平方米。
公用事业 全市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559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2063.6万人次;实有出租汽车1475辆,拥有公共汽车614标台。年末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222.75公里,排水管道长度619公里,水厂综合生产能力59.01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1606.39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3361.59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90.96%。全年煤气供应总量159719.4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量5173.75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 全年5个环境优美乡镇已通过省专家组的技术核查、全市共建成12个文明村(市级)、5个生态小区(市级),330户生态家园(市级)。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收入及消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82元,增长12.8%,其中:工资性收入12008元,增长13.1%;财产性收入171元,下降1.1%;转移性收入5538元,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95元,增长15.9%,其中,食品支出5080元,增长11.7%,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0%;衣着支出增长与上年持平;居住支出增长21.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5.4%;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47.8%;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6.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下降2.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93元,增长14.9%。其中,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4187元,增长12.6%;人均工资性收入1497元,增长19.0%;人均财产性纯收入122元,增长34.1%;人均转移性纯收入486元,增长1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39元,下降7.2%,其中:食品支出2438元,增长4.2%,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8%;衣着支出增长26.1%;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6.6%;居住支出下降44.3%;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2.9%;文化教育及娱乐支出增长18.3%;医疗保健支出增长6.8%。
据年快报统计资料显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6894元,其中,城镇单位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684元,城镇单位集体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619元。
物价水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2%,烟酒及用品上涨2.6%,衣着类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交通与通信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9%。
居住条件 抽样调查表明,2010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59平方米,增长1.9%;91.9%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有房屋产权;93.9%的城镇居民家庭住进单元房。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75平方米,下降0.4%。
社会保障 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基金当年支出29.66亿元,增长5.6%。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41.47万人,比上年增加2.01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27.92万人,增加1.7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1.57万人,比上年增加0.8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97万人,比上年增加1.2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新增创业6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
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5万人,比上年减少0.52万人,城镇居民低保人均月支出185.49元,比上年增加26.91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3万人,比上年减少0.45万人;社会救济对象人数6.83万人,比上年减少1.35万人。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4个, 床位数491张;敬老院31所,床位数2224张。
注:(1)公报中所列部分统计指标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攀枝花
统计年鉴(2011)》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年末人口数据由市人普办在人口普查公报上统一发布。
(4)规模以上工业: 指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
业企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潇)昨(16)日,记者从2011年市级机关党建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全市“挂包帮”活动主打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西区格里坪镇格里坪村、仁和区总发乡立新村等16个示范村,力争在本年底完成全市示...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