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攀枝花市开展“挂包帮”活动综述

攀枝花日报 2011-03-28 19:57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云飞

2010年6月份,攀枝花市启动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挂点领导、包村部门和帮户干部们抢抓机遇,爬坡上行,围绕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加快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开展活动,“挂包帮”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355个部门(单位)联系352个行政村社,实现了参与包村工作全覆盖和行政村被帮扶全覆盖,112名下派干部已全部到位;各区(县)、部门(单位)确定帮扶项目897个,已完成帮扶项目245个,正在落实的项目399个;全市3596名有帮扶能力的干部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等形式,结对帮扶困难家庭2460户6598人;各帮扶部门(单位)共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99次,参训人员达45615人,为帮扶村送去书籍27000余册。

迅速行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

攀枝花这座年轻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帮扶历史。城乡党组织互助工程、对口支农帮乡活动……在一项项帮扶工作中,广大机关、企业和农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2010年6月份,攀枝花市正式启动“挂包帮”活动。当月末,各相关单位已制定出了帮扶方案和措施,积极帮助对口村全方面发展。其中市人口和计生委计划为帮扶村育龄妇女定期开展免费“三查”,定期开展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并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帮助帮扶村打造1~2个人口文化大院;市文联计划决定向帮扶村赠送党建、文艺类书籍200册,组织文艺工作者到帮扶村开展文艺活动1~2次,协助策划恢复地震后的迤沙拉历史文化名村形象工作;市地税局计划在3年内为帮扶村全村每户村民建一口沼气池,确保每家每户通电、通自来水,不让一名适龄儿童失学,并深入帮扶村进行调研,因地制宜帮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研究种植项目,聘请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农技培训和指导;攀钢集团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重点加强联系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18个帮扶村修建社道公路,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目前,全市各区(县)、部门(单位)已制定三年帮扶规划及工作方案463个,确定帮扶项目897个,已完成帮扶项目245个,正在落实项目399个。

倾情帮扶 村民鼓了钱袋子

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的对口帮扶单位是市委组织部和区委办、区工商局、区旅游局等七个单位。活动中,围绕将阿署达村打造成城市近郊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的目标,七个帮扶单位主动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各尽其能帮助村里发展。其中市委组织部为村里争取到了5万元的帮扶资金,并帮助村民成立了大丰收果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区委办为村里捐赠了电脑和学习书籍,并帮助农家乐开发新菜品,提升档次;区委组织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计划升级打造阿署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区旅游局邀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设计,着力将阿署达村打造成集阳光运动健身、彝家院落观景、乡村水景休闲、果园休闲观光乡村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在各单位的倾情帮扶下,阿署达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2010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余元,村民们的钱袋子更鼓了。

阿署达村的情况只是攀枝花市挂包帮工作的一个缩影。活动中,各帮扶单位积极协调、加强沟通,齐心协力改善对口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重在帮“技” 变输血为造血

“床单的角要塞进床垫底下,整个床面不能有褶皱,这样才显得整洁……”在攀枝花宾馆的一间客房内,宾馆工作人员正在给“学徒”们示范怎么做客房工作。这帮“学徒”不是别人,正是仁和区总发乡红旗村的村民。在挂包帮工作中,攀枝花宾馆利用在厨师和餐饮、客房、会议服务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为对口村红旗村确定了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就业和餐饮原材料采购三个帮扶项目。红旗村村民张大姐说:“我们也想自己开个农家乐,但什么都不会。现在跟攀宾学习下感觉心里有‘谱\’了,虽然我们的规模比别个大宾馆差远了,但依葫芦画瓢总是会的。”  

在“挂包帮”活动中,攀枝花市整合培训资源,通过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工程、专业培训机构代培委培等多种形式,推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脱贫致富技能。

市级、区(县)级帮扶部门(单位)则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帮助帮扶村寻找适宜发展的特色产业、做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变输血为造血。其中市科技局帮助对口村西区庄上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了芒果标准化种植、山羊标准化养殖、肉牛标准化养殖等主要帮扶产业,提出帮扶的具体措施;市纪委针对仁和区布德镇猛粮坪村的实际情况,在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畜牧业、芒果种植及林下产业和无公害蔬菜种植业的同时,有效利用村里周家大坪子的600余亩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帮出成果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11年初,米易县攀莲镇贤家村11社的村民徐富春一家人搬进了自家新装修好的二层小洋楼内。“今年预计最少收入十万元。”站在自家田型调整后的三亩多土地前,徐富春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在以前,这可是个他连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以前田里就种些麦子和苞谷,一亩地一年最多收入四五百元。去年在‘挂包帮\’小组的指导下,我们村进行了田型调整。调整后,我们就种植番茄、海椒等早市蔬菜,一亩地一年最少可收入三万元。”在贤家村,像徐富春这样致富的农民还有很多。尝到了田型调整的甜头,村民们纷纷转变思想,主动思考生财的法子,不再等、靠、要。

在挂包帮工作的促进下,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293元,同比增长14.9%;米易、盐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东区、西区、仁和区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正式启动,米易县被确定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盐边台湾农民创业园挂牌并启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节水灌面2万亩,整治病险水库17座,大竹河引水工程等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新闻推荐

组诗:金沙江山(九首)

马飚乌拉国幻象“就像丢了魂,原地转圈”我留在方圆内的古代峡谷之巅的务本乡有我落在天上的乌拉国我就是那个,怀揣婚约的王子击败前世的桃花今生却空度光景这些山脉,是我记忆中的计谋和誓言我体...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