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风骨 ——记攀枝花市著名画家李仲芳
□本报记者 曹海峰
每年临近3月,怒放的攀枝花如约而至,一朵朵、一簇簇红红火火开遍市区的每个角落。五片拥有强劲曲线的花瓣,包围着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迎着阳春自树端向下蔓延。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诗《三月一十雨寒》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描绘了攀枝花闹春的绚丽景色。作为一名攀枝花本土画家,李仲芳对攀枝花有一种别样的情怀,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攀枝花阳光雨露,奋发向上的精神。
1965年,李仲芳出生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幼年时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常常随地涂鸦。1979年他考入米易师范学校,师承著名画家张成年先生学习素描、色彩、油画。1982年毕业后,李仲芳被分配到米易县撒莲中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1984年4月,他参加了著名画家孙竹篱和四川美院黄海儒教授举办的花鸟山水国画培训班学习国画,一年后调入四川省米易师范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继续跟随张成年先生学习国画。1993年调入四川省攀枝花师范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其间,他继续在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油画本科深造,学习绘画技艺。
李仲芳擅长中国画,作品注重笔法神韵和形式意境,融西画营养雅俗共赏。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和省市书画展并获奖。花鸟获首届全国民族民间艺术展优秀奖,《方志敏同志像》获首届攀枝花艺术节三等奖并入选1998年四川省迎春画展,《周恩来同志像》获1998年太行老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展三等奖。《花鸟》获1999年中国书画画圣杯画圣奖。《裂谷之春》(山水)入选四川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美展,《裂谷春深木棉红》(花鸟)入选2001年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城市市花书画大展,花鸟入编《中华古今书画家吉祥福寿作品大典》获优秀奖,仕女入编1998年香港《书画精品台历》,传略、四幅作品入编《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一书。近几年有200多件作品被国内藏家收藏。作品常见于《中国美术教育》、《巴蜀师苑》、《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晚报》、《攀枝花文学》、《攀钢文艺》等报刊。2002年春,由攀枝花电视台摄制的专题片《国画家——李仲芳》在黄金时间播放。
对于攀枝花,李仲芳有更深的感触。他说:“我特别喜欢画家乡的木棉。木棉,是我相处终身的芳邻、挚友、乃至‘偶像\’。因为我是在木棉树下出生和成长的攀西裂谷人,我甘愿象它一样终生守望深爱的故乡!画了二十多年的国画,木棉给了我太多的美感、诗意和人生欣慰、启迪。对木棉的感情,首先是直观的:它拔地冲天而起又垂枝大地,有傲骨而无骄态;暮春始发花,欣欣然而不争春;守节谢岁月,回报生命以壮丽的辉煌;花落坦然、掷地有声,抛朵而不零落、飘英……因为热爱,我拜读了古哲先贤咏木棉的诗词,包括从唐代的李商隐、宋代的苏东坡,到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和陈永锵的木棉诗。在那些吟咏木棉的诗作中,我犹为偏爱明末清初的大诗人陈恭尹的《木棉花歌》‘……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我每画木棉,这豪迈坦荡的诗句总会浮现脑际。”
木棉,是攀枝花市“市花”,也是攀西裂谷文化与精神的象征,可以说是一种“裂谷风骨”!李仲芳认为,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若要“艺术的本位回归”,就必然是要回归到中国文人的修养、品格、抱负和风骨!正如先哲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关于《裂谷风骨》……
我出生在地处攀西大裂谷的米易农村,儿时常在木棉树下玩耍,每到阳春三月攀枝花盛开时节,便邀约伙伴攀树打木棉花,用腊肉炒其花蕊此乃美味菜肴。木棉一直伴随我成长,它那伟岸的身躯,火红的花朵和英雄气质永远激励着我。木棉带给我的是精神上的快乐、绘画上的灵感与激情,感谢上苍让我与木棉一起生息在攀西大裂谷。《裂谷风骨》表现的是我眼中木棉伟岸挺拔的身躯,奋花时的壮美。“我奢望我笔下的木棉具有英雄的,或者说是优秀生命的品格——气宇轩昂而大度,堂正饱满沉雄而不失洒脱!”木棉,让我像它那样:以自己奋发的生命历程,来讴歌生命。所以,我以自己的艺术方式画得我的木棉,以聊寄我对生命的、对家乡的感激。 (李仲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梁波如今,一走进米易的大街小巷,就能够感觉到每一个米易人从心里向外满溢的的幸福感。幸福是米易通透的阳光,洒进全县的城市、乡村、学校、工厂、医院……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幸福...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