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贵华的压力与动力

攀枝花日报 2010-12-12 21:20 大字

■ 程薛颖 本报记者 晏洁

“十一五”之初,苦于耕地产出不理想,米易县垭口镇农民文贵华捕捉到米易县农村道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商机后,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起了运输;“十一五”之末,米易县湾丘——垭口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让文贵华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

“家里房子拆了,地也推平了,现在那点积蓄,盖大棚还凑合。翻了年,搬进新房子,少说还得准备七八万吧,压力大啊。但这田方正了,家里那3亩多地盖上大棚后,今后一年少说也能多挣3万多块钱。”文贵华指着眼前近1200亩“一马平川”的耕地说。压力与动力俱在,这是文贵华当下直接的心理感受。

文贵华所在的安全村属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种植蔬菜是当地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以前,家里的田‘东一垄、西一垄\’的,盖不了大棚。一亩地一年也就‘刨\’个几千块钱。”文贵华说,长期以来,受田型条件较差等制约,该村传统种植与邻村设施化种植的亩产值差距为数倍。这让当地群众既“眼馋”,又无奈。

2009年12月,米易县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中,制定了对包括安全村在内数个村社的8000亩耕地实施通行便捷、排灌通畅、设施配套的标准化田型改造,新建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规划。这一决策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的发展愿望一拍即合。

“为赶在年底前搭好大棚,忙不过来的时候,还得请人帮忙,一天包吃还开70块的工钱,不少城里人还来我们这儿打工呢!田间地里的人,比过去农忙时还多好几倍咧,每天都有数百号人。”回忆田型调整时的情形时,文贵华说。

据了解,除去政府补贴外,文贵华家3.1亩耕地的标准化田型改造及搭建大棚大概还需花费3万余元。“3万块钱,最多2年就挣回来了。”对此,文贵华信心满满。

望着不远处正拔地而起的楼房,文贵华说,为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米易县以适度集中居住为导向,启动了新型村落民居建设,按照有关政策,除赔偿外,他家还能获得2万元补助及5万元贴息贷款。

“住房还算经济、适用、美观,一平米700多元,我选了面积最大的户型。但堆放农具、饲养家畜的房舍虽说是‘一楼一底\’,布局合理,因离住的地方较远,感觉还是不太方便。”对于即将搬入的新居,文贵华略感不习惯。他说,农村人还是习惯把粮食堆在家中、牲畜养在眼皮子底下。“哎哟,我说老文,这叫和城市接轨,你就别‘埋怨\’了。”妻子饶阳美在一旁乐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记者陈旭耀昨日市长刘晓华主持召开市政府第次常

本报讯(记者陈旭耀)昨(14)日,市长刘晓华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提高攀枝花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请示》《攀枝花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暂行办法》等。会议...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