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米易古称迷昜一个太阳迷恋的地方一座诗情画意的闲适小

攀枝花日报 2010-11-12 20:48 大字

米易,古称“迷昜”,一个“太阳迷恋的地方”,一座诗情画意的闲适小城。穿城而过的安宁河水,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灵动的美丽;两岸青山如黛,则又平添几分刚毅与坚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21万勤劳智慧的米易人民,就是在这片2153平方公里钟灵隽永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蒸蒸日上。

繁华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楼房,清新优美的环境,悠然自得的居民……走在米易街头,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现代城市的文明气息,感受到的是一座新兴城市的蓬勃朝气。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安宁河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在响应省委号召“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的浪潮中,米易勇于争当排头兵,扬起科学发展的大帆,强力推进“建设特色经济强县、构建和谐米易”战略,一个充满“和谐、阳光、活力”的米易,如明珠般在安宁河畔冉冉升起。

发展是硬道理,“活力米易”特色鲜明

眼下时值初冬,正是外地农闲的时节,但在米易农村的广阔土地上,勤劳的村民正在田里干得热火朝天,育菜苗、搭大棚、施绿肥、田间管理……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在为大量早春蔬菜的上市辛勤劳作。米易是国家的南菜北调基地,过不了多长时间,下个月,你将在米易县的诸多农产品交易市场里看到新鲜的青椒、茄子、南瓜、苦瓜等,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前来采购的喜人景象,销售形势相当不错,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安宁河纵贯全境,光照充足,赋予了米易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优势。米易出产的早春蔬菜和冬枇杷、晚熟芒果、樱桃、雪梨等特色水果早已闻名遐迩,蜚声省内外。今年,米易县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强化基础设施,加快新村建设,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努力把河谷地区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排头兵,推动中高山地区发展上新台阶——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完成攀莲、丙谷、新山烟叶新区开发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国家级早春繁育鱼种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增设施大棚5000亩、核桃1万亩、中药材等林下产业1万亩,不断壮大优质烤烟、早春蔬菜、特色林果、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支柱产业。到2010年底,全县可实现蔬菜设施栽培3万亩,烤烟10万亩、产量30万担,发展晚熟芒果2万亩、冬春枇杷3万亩、早熟梨2万亩、干果6万亩、麻风树11.8万亩。今年1-9月,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攀西地区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园区——规划面积174.15公顷的攀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正在米易加速建设中。园区按功能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区、农产品交易物流区、特色农业研发展示区和综合服务区。建成后,将形成集农产品深加工、仓储、营销为一体的攀西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及加工基地,培育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地理品牌,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攀枝花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建设的通威饲料厂已建成投产;绿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攀西农产品交易中心改扩建一期工程和攀枝花烟草公司所建的烟叶仓储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全面竣工;万民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万民生物饲料厂和平大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平大何首乌茶GMP生产车间建设按进度推进,预计2010年底投产。届时,米易县将搭建起农产品加工和交易物流区框架,促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米易县依托境内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花岗石等资源,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延伸产业链,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百亿工业园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确保实现县域经济总量新突破。

着力做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白马铁矿二期、安宁铁钛技改扩能,启动了东方钛业二期、华铁脱硝催化剂二期、安宁铁钛球团、中禾球团技改扩能等项目,大力推进钠化球团、还原铁等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壮大钒钛产业。促成恒扬石灰石、瑞达水泥等项目尽快达产,做大做强特色石材产业,加快建筑建材业发展。大力推进华电水电梯级开发,积极引进光能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加快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煤化工深加工、硅藻土综合利用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着力节能减排降耗。围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科技进步,最大限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了黄磷厂、米易水泥厂、小石灰窑等一批高耗能企业,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任务,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综合利用,促成兴辰镍钴项目尽快达产,完成钢城集团球团脱硫项目,推进安宁生物科技硫酸亚铁综合利用扩建工程,推广石材开采加工新工艺,不断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着力加快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丙谷110KV、一枝山220KV变电站建设,启动丙谷220KV、500KV变电站建设,开工钒钛工业区主干道、连接道、污水处理、渣场、供水等项目,增强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加强协调服务,规范监督管理,引导项目加快向园区集中,着力引进产值大、效益好的企业入驻园区,壮大园区经济总量,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加快成长型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确保实现产值55亿元,成功创建省级工业园区。

今年,米易县共确定34个重点推进项目,其中立宇公司技改扩能、地兴选厂、兴辰镍钴分离二期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安宁铁钛矿山选厂技改扩能、中禾矿山及球团技改扩能、秀品选厂等15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华铁钒钛二氧化钛脱硝催化剂二期、500千伏枢纽变电站等10个项目正在加快前期工作,其余项目也在积极筹备当中。在21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白马铁矿二期、一枝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安宁公司采选扩能、川煤集团疗养基地等15个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其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如今的米易,发展是年年攀新高,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2007年,县域生产总值跃上30亿元台阶;2008年,县域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大关;2009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43.6亿元,增长13.4%,人均GDP达到1.98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1亿元。今年1-9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亿元,同比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4344元,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9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16.5%。

环境是软实力,“阳光米易”政通人和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米易县在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米易县已经成为成都及周边地区人们度假和休闲疗养的首选地之一。随着安宁明珠大酒店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6亿的川煤集团疗养康复基地项目和攀钢职工住宿小区在米易相继动工,大批的外地人员到米易过冬,米易良好的宜居环境和发展水平得到外界广泛认可,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冬春季节,米易到处蓝天白云、阳光灿烂,人们在天然大温室的眷顾下享受着风和日丽的美好生活,加上空气清新、环境优越,极适宜开展冬春休闲度假。米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地溶景观”、“民族风情”、“阳光·运动·休闲”为特色,拥有被誉为地府龙宫、瑶池仙境、攀西第一洞的国家AAA级旅游区龙潭溶洞;世界一流的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独具山水园林风格的县城安宁河滨水景观带,碧波荡漾的迷昜湖;有清新宜人的海塔世外桃源;美丽神秘的白坡山自然保护区;颇具特色的原省五·七干校、清真寺望月楼;诸多发展势头良好地方色彩浓厚的“农家乐”。 

今年1月22日,在四川省2009年度旅游工作会上,米易县被授予“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虎年春节期间,米易县节庆活动好戏连台,从迷昜灯会到元宵焰火晚会再到迷昜花会,持续数月的活动,让广大游客朋友们玩得开心,也极大地推动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让当地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目前,米易冬春度假接待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扶持和发展了30家集餐饮、娱乐和住宿为一体能一次接待近千人住宿的各具风格的特色农家乐;城市及交通、休闲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改善,建设了县城滨河休闲长廊景观带、商业旅游步行街、美食城、文化广场等城市休闲场地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要,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越来越繁荣,人气越来越旺盛。米易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成果,印证了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提出的“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战略重点,而提出的“打造现代化的县级市框架、最宜人居和最佳创业环境”这一战略定位的科学性。

米易县城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安宁河畔,依山傍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是安宁河流域别具一格的山水园林小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以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精神,以跨越式发展模式,不断强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规划先行,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水平发展。高标准完善县城规划修编工作。一是在委托苏州园林规划设计院对县城进行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又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进行了修改完善和进一步提升,为高档次规划建设提供了保障。二是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对县体育中心、县医院、商务办公区、安宁明珠大酒店、安宁河滨水景观、文化广场等项目进行具体规划设计,为提升县城形象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快了县城南部新城规划编制力度。以亲水、戏水、享受阳光为主题,以生态环保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目标,立足攀西,着眼全省,放眼全国,建设一流的亲水戏水旅游休闲城市。由美国SWA和ARUP公司规划设计了南部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项目建设,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创造了条件。

加大投入,配套完善现代化小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以构建县级市框架为目标,以新区开发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动力,挖潜增效,加快城市建设。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省首届冬旅会以来,县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近2亿元,带动了近20亿元的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改造新建文化广场(南北广场)、安宁河滨水景观长廊、商业步行街、城北河西道路骨架网络、安宁河二桥等一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成了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为构建县级市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城市管理,不断升级城市形象。城市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米易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2006年4月在全市各区(县)中率先成立城市管理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经过加大宣传,强化城市管理,提高人口素质等系列措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创建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省级平安县、省级“双拥”模范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县三等奖、全国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被列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工程示范县、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正在开展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

高水平、大手笔的建设,使米易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06年的2.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4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58.31%、绿化覆盖率6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7%以上……全县人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日益增强,米易这一攀西地区独具特色、最宜人居、最佳创业的山水园林现代化县城已雏形初现。

民生是大事情,“和谐米易”富裕文明

民生事,无小事,而教育卫生事业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最大的民生工程。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的现实需求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迫切愿望,米易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教育卫生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在“十一五”期间,米易加大投入,通过狠抓以教育卫生事业为主的民生工程,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快构建富裕文明的和谐米易。

按照“小学低段就近入学,高段相对集中办学,初中集中办学,逐步实行全寄宿制”的原则,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将原20所初中收缩为5所;城区小学调整为2所;18所中心小学调整为12所乡(镇)中心学校,全部按寄宿制学校标准建设;99所村小调整为94所。以县第一初级中学校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实行公办体制、民办管理机制,以实绩选人用人,在全省范围内引进了一大批优秀教师。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开始大规模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500万元完成了县第一小学一期工程,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了县第一初级中学校,投资3亿多元新建了全省县级硬件设施一流的米易中学校,新二中成功组建,新建和改扩建了第三初级中学、第四初级中学、湾丘彝族乡中心校等一批学校。近年来,全县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6亿多元,新增校舍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育布局更趋合理、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同时,米易县也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确保群众享受到更为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服务。投入近900万元完成了12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以及改造,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资750多万元实施了县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攀莲镇卫生院与县计生指导站的“四合一”工程联建,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2009年,按照现代中医工作发展需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利用中央投资卫生项目资金,预计投资2900万元将县中医医院搬迁至原县人民医院旧址新建,目前已动工建设;投资近7000多万元将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至县城河西,按照三级医院标准修建的医院新区,设备全面更新完善,并将其托管给市中心医院,使全县人民享受到了更方便、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强化“枢纽”功能。整合全县卫生资源,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个体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09年底,全县共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站及个体诊所227个,能较好地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稳步推进新农合制度,切实利农惠农。实行了“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的分级分段补偿制度”和统筹基金与家庭账户相结合、住院治疗与慢性病门诊费用统筹兼顾的补偿机制;妥善解决了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的参合问题,参合农民群众受益面和受益率不断提高。2009年,全县参合农民达到172435人,参合率由2005年的46.95%提高到95.53%。近年来,实际受益人数达10万余人次,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

“环境好了,收入高了,负担小了,日子舒坦了。”这些天,家住普威镇独树村八社的彝族同胞李正发特别高兴。他家从前种植水稻、小麦,生活水平很低。2000年,普威镇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大规模地指导农户种植优质梨;2005年,政府出资送李正发等一批果农到大型果园参观学习;2007年,李正发开始在山地种植优质核桃;2008年,镇政府引导广大果农大力发展林下产业,李正发学会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林荫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十年间,李正发从年收入不足50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0万元,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正发的致富路只是米易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米易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少数民族工作理念,在全县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不是米易县的全面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的思想,紧紧抓住各级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投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及时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使民族地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底,米易县5个民族乡(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6亿元,比2000年增加10.7亿元,增长了1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33元,比2000年增加4107元,增长了4.3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浩实习生陶泓霖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市

■本报记者刘浩实习生陶泓霖“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县”,近年来,米易县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米易县将如何抢抓...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