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红凝艳花满枝 ——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纪实
■ 实习生 尹迪
56个民族56朵花,绚丽绽放。
众人拾柴,从贫瘠的土壤之上点燃高山的希望,这也正是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地区的真实写照。
白驹过隙40余年,攀枝花人在前进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用工业的力量带动农业的发展,用城市的光芒照耀农村,载着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开拓前进。
无数时光转眼成历史,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正如高山上盛开的索玛花,已红透山野;阳光照耀的地方,已硕果累累。从落后到进步,从贫穷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今天的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出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坚定的历史步伐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攀枝花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移民城市,17个少数民族乡镇分布在攀枝花市的两县一区,少数民族行政区域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3%,彝族、傈僳族、回族、苗族、纳西族、白族、满族、壮族等40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4%,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促进攀枝花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正是全国少数民族真正解放,实现当家作主的时期:
1950年3月,盐边、米易、仁和(过去的云南省永仁、华坪)解放。
1950年至1956年恢复生产时期,根据国家“团结、生产、稳定”的方针,按照“团结上层、争取下层”的政策,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开始分别担任县、区、乡各级领导职务,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及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1956年至1958年,经过各族干部、群众一年多的艰苦工作、甚至流血牺牲,终于完成了民主改革任务,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伟大的历史变革。
在20世纪60年代的特殊背景下,“三线建设”拉开了攀枝花特区建设的帷幕,也掀开了西部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的篇章。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地区开始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新时期。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从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民族地区开发、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讲经济实效,也注重社会效益;既注重经济因素,也注重政治因素”。
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攀枝花市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开始享受民族地区待遇。
截至2003年底,攀枝花原有的26个民族乡镇在“乡乡通”工程中实现了顺利通电话,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开始迈开大步。
从“根”上孕育希望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是影响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有40个少数民族和17个少数民族乡镇的地区,攀枝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建设标准低、基础薄弱,无电和饮水困难的村、社较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仍然没有摆脱落后的状态;少数民族群众吃不起药、看不起病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科技文化事业仍然十分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很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经济发展缺乏新增长点等。
面对落后的局面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渴望发展的现实,攀枝花以着眼全局的战略眼光,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中迈开大步,从“根”上推动其茁壮成长。
2004年,攀枝花市民族工作部门紧扣新世纪新阶段“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的民族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投入1406.5万元用于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2004年以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对民族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特别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教育等工作提出了新举措。文件要求,市财政、交通、水利农机、扶贫、民族等部门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两年时间实现民区村村通公路;在2007年以前实现民族乡(镇)村村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对未通程控电话的7个乡镇逐步进行改造,努力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在人居环境方面,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市3092户少数民族低矮、潮湿、五面透风的横板房进行全面改造。
同年,攀枝花市还对原26个民族乡镇和37个散杂民族村全面推行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近5万名学生免除义务教育的书本费和杂费,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一段平坦的求学之路,政府的生活补助也为部分特困生带来了学习的希望和光明。
2006年7月2日,盐边县横板房改造工作第二年目标任务674户通过了市横板房改造工作验收组的验收,至此,涉及到3092户10459人、分布在3个县(区)36个乡镇125个村361个村民小组的全市少数民族地区横板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修或改造的房屋给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带去了方便,人均住房面积比改造前更有了较大的提高。不仅如此,攀枝花市更是投入资金对全市民族地区的45所土木结构村小学校进行改造。
2007年和2008年,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突飞猛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7年,攀枝花市民宗委把握新世纪新阶段“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抓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加大对人才、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并为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八件实事”做出了努力,其中包括在盐边县、米易县的4个民族村实施了通电工程,解决了4000名群众的用电难问题。对民族地区500户家庭实施“一池三改造”工程,分别在仁和区民族地区和米易县民族地区实施建设沼气池300口。对仁和区坪地镇白拉古村旧村至石夹口弹石路面、米易县得石镇黑谷村3.5公里村道水泥路面、米易县湾丘乡青山村6.7公里水泥路面分别进行了改造,总计21.5公里。实施了米易县回民聚居区无公害肉牛养殖小区建设。
为实现少数民族同胞的就业问题,2007年,市民宗委在民族乡镇举办了17期以少数民族妇女为主的种养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2000名劳动力提供了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安排自发迁居农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解决了自发迁居农民安置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集中安置区水、电、路三通。对当年考取大学的68名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进行资助,解决他们入学难问题。
2008年,攀枝花市还以“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为切入点,实施了一系列与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通电工程、“村村通公路”工程、沼气池建设工程、农牧业产业化工程、水利及人饮工程等,并取得了重大进步。
盐边县格萨拉乡上村村、后园村两个民族村的16个社、424户2036人存在着严重的用电难问题,因为民生工程的大力开展,在这两所村实施了通电工程,彻底解决了两个村2000余人的用电问题。
在“村村通公路”工程中,共投入资金390万元,实施了15个项目,分别完成4条水泥路面硬化和3条弹石路面硬化9.46公里及16.5公里;新修4条村道、社道共28.4公路,改造维修3条村道、社道共27公里,改善了8300人的通行条件。
与此同时,农牧业产业化工程的推进,不仅使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开始有了长足发展,更是为部分少数民族同胞解决了增收难的问题。2008年,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核桃种植16000亩,其中,米易县麻陇乡、白坡乡及仁和区啊喇乡分别种植核桃3000亩、10000亩;仁和区金江镇优质杏子示范基地建设、平地镇优质冬桃示范基地建设分别为200亩和100亩。
同年,少数民族地区3900人的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投入的183万元资金分别用于整治三面光沟堰,架设主饮水管、支管的建设。同时,改善农田灌溉2700亩,为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提供了切实保障。
2008年,攀枝花市民族乡镇产值达13亿元,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新闻推荐
父亲现在的户籍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正儿八经的攀枝花人。然而父亲为了成为攀枝花人却经历了二十二年的风雨,付出了不知多少心酸和苦累。可以这样说,父亲一生...
米易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易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