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态社会> 正文

怎样才是家长群的正确打开方式?

济南日报 2020-10-13 11:45 大字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做什么?”“说实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

近日,网上爆出一段家长吐槽视频,视频中家长的这几句话被网友评论“句句戳心”,短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几十万人的点赞,引发了大量家长共鸣。有人说,现在一些家长群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教育交流的平台,逐渐“变了味儿”。

架起沟通桥梁

45%受访者认为“群”很有用

市民魏程程是一位“90后”年轻妈妈,今年她的孩子刚上小学,她也第一次加入了正式的家长群。

“以前的群都是孩子的兴趣班、早教班,大家都是分享一下育儿经验,气氛很轻松。”魏程程说,小学家长群里,内容除了布置作业、发午餐食谱,就是各科老师批改作业、试卷的照片,只要提到“个别同学”自己就很紧张,总会对号入座,而且自己每过一会儿就会忍不住打开聊天记录,生怕错过重要消息。

虽然家长群给她带来了一些紧张情绪,但魏程程觉得家长群的存在解决了沟通难题。“在我小时候,不管是被表扬还是被批评,都是老师让我告诉父母,去学校当面说,没特殊情况也就家长会父母才能和老师当面交流。”魏程程还记得,每次学校要收费,放学时老师就会让所有学生排队出教室,在每个人的手背上写上收费内容和金额,这就是老师与家长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相较之下,现在的沟通渠道的确方便了很多。

10月10日,我们发出了一份关于“家长群”的调查问卷,受访者中有85.71%加入了家长群,14.29%没有加入。在加入家长群的受访者中,45%认为家长群对家校联系“非常有帮助”,35%选择了“有帮助”,13.33%认为家长群帮助“一般”,仅6.67%认为家长群“没帮助”。

群里的“奇葩事”

“拍马屁”最被大家反感

家长群给家校沟通带来了方便,可关于家长群“变味儿”的消息也总时不时传来。在不少家长看来,家长群中确实有些现象让人无法忍受。

“每次发完通知,明明老师都注明了‘不用回复’,可总有那么几位家长要回个‘收到,谢谢老师’。”市民崔丽说,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不回复显得没礼貌,回复又实在没必要,还怕老师反感,几十条“收到”刷屏之后,有用的信息早看不到了。

老师发来家庭作业,总有人不仔细看,追问“哪张卷子”“哪本书”;老师晚上在群里叮嘱点事儿,家长们变着花样“拍马屁”;老师布置亲子活动,总有“戏精”家长秀这秀那,惹得大家不耐烦……说起家长群里的“奇葩”,崔丽满肚子苦水。

家长群里的“怪味儿”,有时候还来自于老师。市民刘聪聪就听朋友讲起过,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在家长群里发通知,要求第二天交一份手抄报,“当时朋友就截图给我吐槽,六七岁的孩子字都不会写几个,怎么会做手抄报?还不是让家长做?”刘聪聪说,要求家长给孩子批改作业、“协助”孩子写作文等要求在家长群已经很常见,大家明明都在抱怨,却还是要回复一句“老师辛苦了”。

我们收回的问卷中,50%受访者“偶尔”要给孩子批改作业、完成作业,从没这种经历和经常“代劳”的受访者各占25%。而“拍马屁”是大家最反感的家长群现象,占83.33%,其次是家长重复提问、聊与学习无关话题、老师点名具体学生、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家长群如何正确打开

孩子在校照片最受欢迎

家长群的存在是必然也是必需的,那它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前不久,有个家长群上了热搜。一位残疾学生的家长在群里发了一条长文:“这几天我的孩子回来很难过,她说小朋友们总是说‘你看她没有手,而且1个告诉2个,2个告诉3个……”这位家长没想到,她这条信息发出后,引来一片温暖,家长们纷纷表态,要让自己的孩子与这位残疾同学做好朋友。

其实,很多家长群一直都在传递着温暖。市民牛欣欣就在群里看到过孩子同学的家长发来这样一条消息。“那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早上走得匆忙,忘了穿袜子,老师在学校里看到以后怕孩子着凉,特地去买来一双棉袜给孩子穿上。”牛欣欣说,像这样的暖心事就应该发在家长群里,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被照顾、被人爱的,也能让家长们更放心。

牛欣欣说,家长群其实具有双面性,它是一个沟通的平台,也是个浓缩的“小社会”,毕竟家长的生活背景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如何让家长群发挥最大的价值,才是学校老师家长应该共同追求和思考的。

那么家长们最想在群里获取哪些信息呢?我们收回的问卷中,有83.33%的家长希望在群里看到孩子在校生活的照片,66.67%的家长希望在群里了解学校近期安排,孩子在校作业完成情况、每天的作业内容也是大家需要的信息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6.67%的受访者希望在家长群中看到孩子考试名次。

街采

市民乔女士

其实家长群里的老师也非常辛苦,他们加入了家长群,就等于把自己的工作时间拉长到了24小时,随时都要回复群里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们也应该对老师的辛苦多一些理解,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老师多完成一些孩子的教育工作。市民马女士

我觉得家长群应该少一些溜须拍马,多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像是布置家庭作业,发一些孩子在学校里的照片,传达一下学校近期的安排,只要群里的信息都是有用的,就不会有人对家长群产生反感。现在大家觉得家长群“变味儿”,不就是“客气”导致的吗?

市民任女士

老师们在家长群里发学习相关的消息,也应该注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之前我就看到新闻上说,老师在家长群里边点名,说谁的作业做得不好、谁的考试成绩差,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不满。我觉得老师们也应该接受一下学校的培训,在家长群里也保持工作状态。

市民周女士

家长群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一个班里这么多孩子,我们不可能每天向老师去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将来我有了孩子,我希望我们班的家长群是温暖和睦的,而不是大家都在说客套话,这样才更有利于给孩子创造好的成长环境。

微观点

“管”出群的最大价值

胜利大街小学家校工作负责人 曹琨

我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家长群这个平台其实早就存在了。这几年,家长群里面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乱象,像是有些家长会发广告、拉投票,还有一些群里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老师分不清谁管学习谁管生活,导致一些信息传达有偏差。

这几年,我们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家长群的管理办法,现在家长群里的风气有了很大的改观。例如我们规定家长群只能由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入群,避免了人员杂乱;广泛通知家长,不能在群里发送广告等与家校沟通无关的内容,以此减少群里的垃圾信息;专门建立了一个家委会家长群,这样学校的相关工作和安排能够最有效地通过家委会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家长。

家长群是现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群利用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多一点换位思考

网友@小哥网络趣谈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在现代社会的教育背景下,家长群成为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的独特沟通场所。不管孩子就读什么学校,处于什么年级,家长群都是必需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它方便了老师与家长之间交流,发布学校的相关通知,也方便了家长之间相互探讨,对于孩子的情况和学校更加了解。

凡事都会产生两面性。近年来,关于家长群的吐槽也越来越多。家长群的性质似乎脱离了原本的意义。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家长群渐渐变了味儿,个别老师把家长群当成了给家长布置任务的平台,甚至有老师会在家长群里毫不顾忌孩子自尊心地批评某个孩子,而家长也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希望孩子可以受到老师的关照。这一现象,想必很多家长都感同身受。

教育孩子是老师和父母的共同责任,家长群的建立,其初衷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一味推脱“你的孩子”,家长一味推脱“你是老师”,相互之间缺少的是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该言传身教,还家长群一个朗朗乾坤。

记者手记

少点“彩虹屁”让家长群简单点

采访过程中听到了这么一句话:“父母事业再风光,家长群里也发慌”。是呀,在家长群里大家的代号都是“子轩爸爸”“诺一妈妈”,谁管你在职场上有多风光?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是生活中最不懂风情的中年老父亲,也会在“收到”后给老师点上几朵玫瑰花,比对待自己的老板都殷勤。

为什么家长们如此“卑微”,一进家长群就把“社恐”“群恐”全给治愈,还不是因为对孩子爱得深沉。

前年,有一篇名为《开学第三天,我退出了家长群》的文章引起了无数家长的共鸣,文章里道出了家长群的日常生活:攀比、“马屁精”、广告、“戏精”……确实,随着通讯的进步,现在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更方便也更及时。以前老师布置作业全靠孩子自己记小本本上,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近况也是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的形式,而现在,老师通过微信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家长,不管什么事,在家长群里喊一声,立马有几十人回应。

有了微信群后,沟通确实变方便了,但家长群带来的海量信息、复杂关系却成了不少老师和家长的痛苦根源。

很多学校已经下达过通知,说要“精简聊天内容”“除非有必要,连收到都不需要回”“限定聊天内容”等,这些举措就是让家长和老师找到新的沟通方式,把家长群的原始作用发挥出来,不让沟通工具变成大型“彩虹屁”现场。

有些家长说,应该把家长群解散,让教学变成最开始的简单模样。我倒觉得,不必那么极端,每位家长少回一句“辛苦了”,也许就能让家长群天朗气清。

观看本期街采精彩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曹雅欣

新闻推荐

企业不能肆意“薅员工羊毛”

■杨玉龙摊派销售任务,强迫全员带货“冲业绩”,卖不出去或被扣钱……近来,“薅员工羊毛”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强迫员工从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