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抢同学东西下手又快又狠 心理医生对校园霸凌提建议
据都市快报微信公号11月1日推文:电影《少年的你》聚焦的关于家庭教育、学业压力、校园霸凌等社会话题热点,引起大众关注。
“作为心理医生,很有感触。校园霸凌、校园暴力现象的确存在,在我们日常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正经历校园霸凌的孩子前来求助,他们中,有的是欺负者,有的是被欺负者。”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方妍彤主任医师说。
前不久,二孩爸爸林先生(化名)带着9岁的女儿玲玲(化名)来到杭师大附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方妍彤主任医师的诊室。
一进门,林先生一脸焦虑,玲玲则昂着头,面无表情,戒备心极强。诊室的气氛一度很紧张。“医生,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天天接到老师和同学家长的投诉。”林先生一坐下便向方妍彤诉起了苦。
林先生说,玲玲是家里的大宝,读小学四年级,大概一年多前,二宝出生后,他发现玲玲有点不对劲,脾气暴躁,总是容易发怒冲动。
在学校里,玲玲没有朋友,看到同学有漂亮的铅笔盒、可爱的本子、好吃的零食,她都会去争抢,下手又快又狠。同学如果不给她,她就打。
有一次,玲玲欺负同学,老师见状批评了她几句,没想到她突然一把推开老师,冲到窗台前想要跳窗。班里同学被玲玲弄得人心惶惶,看到她就像见到“魔鬼”一般,躲得远远的,老师也拿她没有办法。
对于弟弟,玲玲更是见不得好。时不时打弟弟,甚至还拿滚烫的牛奶给弟弟喝……
“我有时候都有点怕我女儿,小小年纪,眼神里透露着一股狠劲,就好像一头猛兽,只要有人靠近她,她就浑身戒备,随时准备出击。”林爸爸心急如焚。
听了林先生对玲玲的病史描述后,方医师支开林先生,独自和玲玲聊了会天,在聊天中,渐渐找到了玲玲“霸凌”的症结所在。
原来,自从玲玲的弟弟出生后,全家人的重心都转移到了弟弟身上,对玲玲缺失了很多关心,导致玲玲的心理落差很大。为了寻求爸爸妈妈的关注,玲玲选择了极端的负面行为。
“这是典型的同胞竞争引起的权利斗争,影响了孩子的心性,出现了躯体的暴力。”方妍彤表示。
在方妍彤看来,玲玲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家庭关爱的缺失造成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亲子关系。“每个“凶”孩子的背后都有原因。像玲玲做出极端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父母的关注,所以要顺着这个关键点,首先改善亲子关系,同时通过表扬、赋能等方式来慢慢取得孩子的信任和合作,最后渐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并加以巩固,摒弃糟糕的行为方式。”
方妍彤说,霸凌行为是一种重复发生的躯体的、语言的或者心理的攻击性行为,意在伤害、羞辱、孤立或威胁弱小的一方。霸凌行为包括身体欺负,如打人,踢人;语言欺负,如威胁、羞辱、起外号;心理欺负,如排斥、孤立、谣言等。
方妍彤说,青少年时期出现霸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对于欺负者来说,接近30%的欺负者存在注意力缺陷,12.5%有对立违抗、品行障碍,12.5%有抑郁,在青少年期易出现饮酒和物质滥用。他们在成年后,表现出违纪违规,发生交通事故、家庭暴力的比例较高。
对于被欺负者而言,则可能发生焦虑、抑郁障碍,女孩尤为严重;还可能出现恐惧感、孤独感、自杀自残、厌学、躯体化症状。约50%的被欺负者成年后人际关系不良,对社会心存报复。
而欺负-被欺负者(注:指在两种角色中转换),他们中有21.5%患有对立违抗、品行障碍,17.7%有抑郁,17.7%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成年时有可能会有较多的精神障碍。
面对校园霸凌行为,作为家长能做些什么?方妍彤认为,家庭是孩子温馨的港湾,理应是他们最放松的地方。父母要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给他们灌输正确的成长理念。减少独裁、控制、打骂、忽视、宠溺、事事包办的教养方式;尊重、支持孩子,和他们积极沟通;培养孩子生活、社交的技能以及自我情绪的管理;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
而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孩子成长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不能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要创造和谐、融洽的班级环境;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创造机会给弱势孩子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原题:9岁女孩打同学、高一女生住校被排挤……面对校园霸凌,杭州医生给出建议)
新闻推荐
缓坡上,小汽车突然开始滑行,驾驶座上竟然坐着一个小男孩…… 多亏这位交警冲上去刹住了车
●事发时的视频影像资料本报讯(记者张春鸽)家长下车在后备厢取东西后离开,留在车上的孩子从后座爬到驾驶座上,随后车辆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