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共建和谐新型社区
——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改革的双流实践
伴着冬日暖阳,走进双流县九江街道景秀泉城新型社区,佩戴着“红袖标”的大爷大妈们精神抖擞地组织着车辆和行人,社区物业中心、健身器材、图书馆所、蔬菜市场、自助银行等生活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路面整洁,窗明几净,草树青葱……处处呈现出盎然生机,无不展示着生机与活力。
若不是社区入口处的介绍,很难相信这是一个2011年才建成入住,安置了11个村(社区)1846户、6400余人,流动人口多达9000余人的新型社区。
如此这般人员组成复杂的新社区,能在短短3年时间脱胎换骨成为“明星”社区,其动力来源于双流县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2年4月以来,双流县树立“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坚持试点先行、全域推开,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1+3+1+N”为自治管理服务架构,以“民主化管理、多元化筹资、市场化经营、精细化服务、市民化培育”为主要内容,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主要目标的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模式,促进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提档升级,让新市民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罗向明 文/图
民生诉求倒逼改革
“景秀泉城刚修建起来时可不是这样。”小区居民张秀兰推着孙子在花园里悠闲的散步,“和过去比起来,现在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开始什么样?张秀兰说起了一段顺口溜:满地塑料袋,垃圾扔窗外,狗屎处处在,汽车堵门外,电梯经常坏,物管还耍赖……
这种乱象并不是个案,而广泛存在于新型社区中。近年来,随着双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揽子“触点低、燃点高”的矛盾和问题伴随潮水般的新市民“进了城”“扎了根”。截至2014年底,双流县已建成新型社区109个,面积767万平方米,入住农民5.87万户、17.08万人。
新型社区出现的种种乱象实质折射的是社区服务紧缺、环境卫生脏乱、秩序维护缺失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日益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稳定和谐的隐患。加之社区居民构成较为广泛、利益诉求多元,新型社区成为社会矛盾集中点和爆发地,为地方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顺应民心,从改善民生出发,双流县迅即将这一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提上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启动实施了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改革创新。2012年,双流县确定景秀泉城、黄瓦居、永福公寓等24个已建成新型社区作为自治管理试点,2013年,对已建成的新型社区全面推开自治管理改革。
而在此推进过程中,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等,这些理论观点和重大要求为双流加快推进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基本遵循。
以基层党建创新为抓手
解决如此棘手矛盾,双流县从创新基层党建入手。
2012年,双流县充分借鉴建制村(社区)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有效做法,按照“民主管理、群众自治”的原则,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在全县集中居住100户以上的新型社区搭建“1+3+1+N”的自治管理服务架构(即1个小区党组织、3个自治主体、1个物业服务中心、N个社会组织),全面推开以“五化”为主要内容(即民主化管理、多元化筹资、市场化经营、精细化服务、市民化培育),以“四自”为主要目标(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新型社区自治管理。
在具体实践中,双流县采用“三四五六七”工作法,落实“五化”,推动新型社区自治管理。即以“三会”为主体,推动自治管理民主化:通过民主选举,搭建了议事会、管委会、监委会的自治主体,建设起群众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平台,形成了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管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其他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并完善各项管理服务制度,初步实现了服务管理“以章理事、照章办事”。
以“四个一点”,推动经费筹集多元化:群众自己出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村(社区)资金投一点,县、镇财政资金补一点。
以“五个做法”,推动资产经营市场化:摸清家底明晰权属、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公开竞拍承包权益、农业用地实行流转、招租出租商业铺面。
以“六大举措”,推动管理服务精细化:绘制“一区一图”,以楼栋为单位划分片区,选举出1018名楼栋长,初步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一户一档”;设立物业服务中心;引入电信、金融、物流;建立警务室;开展文化便民。通过六大服务举措的实施,推动10多项公共服务事项下移、工作下沉,改变了过去群众办事往镇、村跑的现象,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
以“七项活动”,推动生产生活市民化:开展星级创评活动;开展“民情日”、“议事日”、“服务日”活动;进一步深化“爱卫”、“三美”和“平安创建”等活动;开展社会组织活动;开展市民化培育活动;开展旅游产业类活动;坚持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
群众角色四大变迁折射改革活力
通过两年多来的不断探索,目前双流县100户以上新型社区基本搭建了自治管理服务架构,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已选举产生新型社区议事会成员1302人、管委会成员287人、监委会成员233人,成立物业服务中心64个,组建社会组织228个,全县创评“三星级”新型社区64个,占小区总数的75%。“1+3+1+N”的自治管理服务架构,搭建起了小区群众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平台,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前不久,柳河小区B区住户唐小群见绿化带中几棵树苗枯萎,便主动掏钱购买了4棵树苗捐赠给小区。“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美化环境也就是美化我们的生活。”像唐小群这样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小区自治管理的例子还有不少。C区党支部书记梁秀芳在入户走访时,就常有住户拉着她给她提建议。“不管批评还是表扬,都是住户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梁秀芳说,自己从中听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完善小区管理、强化服务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群众的你一言我一语,也变成了议题出现在小区议事会的讨论中。不少群众反映办群宴没有场地,议事会便公开探讨群宴点的建设。C区非机动车停放点无法满足住户需求,议事会便商议新建车棚,让大家停车更方便。不仅如此,议定的事项和执行的具体情况、财务明细,也都会在公示栏上全部公开。“刚搬进来的时候,有的住户对管理工作不理解。”小区物管中心会计李春艳说,自从公共事务公开透明之后,住户逐渐加深了解,也切实看到了管委会的努力和小区不断发生的变化,渐渐也就支持和信任了,并且主动参与到自治管理中来。
双流县新型社区自治管理通过“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民事民议让群众由“普通听众”变为“议事主体”,民事民定让群众由“甩手掌柜”变为“权威家长”,民事民办让群众由“单纯业主”变为“自主管家”,民事民评则让群众由“冷眼看客”变为“大众评委”。
而群众角色的“四大变迁”,折射出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探索的活力与生机,实现了过去往往由政府“代民做主”向群众“民主自治”的根本转变,激发了小区居民参与管理的最大热情。
新型城镇化中的四大工程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未来,类似这样的新型社区将不断增多。
有专家评价双流县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探索,抓住了城镇化发展中社会治理的“牛鼻子”,不仅是一项“发展工程”,更是一项“创新工程”、“民心工程”、“细胞工程”。
生活环境、配套如何直接影响城镇化的水平,双流的探索根植于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铺实底子,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作为创新工程,不仅实现了政府由管理到引导再到服务的职能转变,也转变了群众生活观念和思想意识。通过软硬件的改善提升,极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通过居民自治管理,把大量矛盾成功化解在了最底层。
据悉,下一步,双流县将按照“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的工作思路,以民主自治为重点,以群众筹资为难点,以精细化服务为亮点,以“星级创评”为载体,进一步巩固深化以“五化”为主要内容,以“四自”为主要目标的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成果,促进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提档升级,力争通过1-2年努力,把全县新型社区建成自治有序、环境舒适、生活富足、文明快乐、和谐共享的幸福家园。
新闻推荐
一个采煤村的产业转型路——□王南桢本报记者秦勇这几天,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田堡村村民李元华有点急切。4月13日,在村委会门口,李元华一见到村支书吕先树就着急地问:“吕书记,何时才轮到给我家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