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收视率造假,是谁在浮夸?

攀枝花日报 2012-08-08 08:22 大字

□然玉

日前,某电视剧出品人王建锋在微博爆料,电视剧收视率可以“买卖”——一年花费5000万就可轻而易举进全国前10数据,引起网民关注。与制作节目相比,“制作”收视率以其低廉的代价、隐秘且难以查证的造假方式,正在成为个别地方卫视在市场竞争中力争上游的“法宝”。

再一次,“收视率至上”的观念褪去了正当性,不仅是因其评价视角显得功利、肤浅,还因为某些“收视数据”真实性存疑。无论是业内人士的炮轰,亦或相关记者的调查,无不指向电视圈里的“造假丑闻”。收视率造假,用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杜撰出繁荣的表象。可它却抹杀了“诚实”电视人的努力,也误导受众的视听选择。

收视率造假能够发生,有着复杂又简单的肇因。一方面,“目前各电视台收视率,基本由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一家出台”。近乎垄断的格局,必然导致数据发布呈现“一言堂”的趋势。另一方面,每个城市只在数百家庭安装“收视测量仪”,样本规模之小,直接导致数据收集被操纵。而这,恰是统计、调研机构的技术大忌。

除此之外,商界泄密的频发——如被装“测量仪”家庭的名单,经常被推广、顾问公司掌握;样本家庭容易被“小恩小惠”收买,缺乏对同胞负责的道德自觉,不惜收取极低价码、协助造假者操作……凡此一切,都在给收视率乱象推波助澜。可以说,“收视率造假”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掺杂着公众自私、短视的性格缺陷,关系着商业领域专业性、道德感的缺失,更折射出部分人取巧变通、弃守规则的市侩智慧。

收视率造假,迎合了信息爆炸、纷繁杂芜的消费时代,独大与乱战之后,电视界已步入多极、均衡的态势。在网络等冲击下,电视业更是面临不小挑战,在此情境下,电视从业者欲有所作为,或许先应从自我净化开始——不仅要约束自身言行,更要对上下游以及外围产业,展现足够警惕。  (据8月7日《华西都市报》)

新闻推荐

“人均住房36平”如此调查恐怕不靠谱

□吴龙贵8月4日,北京大学召开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研讨会,发布由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调查显示,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