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换一种生活也舒坦 ——东区新村建设走笔

攀枝花日报 2012-07-04 08:42 大字

□本报记者 陶泓霖

近日,东区银江镇密地村二组的佘世良将家里的运输车租了出去,当起了小老板。在家中“休息”的他告诉记者:“2010年年底,我们全家搬进了新房,彻底告别以土地为生的生活。”

去年,佘世良用积蓄和银行贷款,为家里“添置”了一辆运输车,跑运输。“以前靠手里的锄头挣钱,搬进了新家后,就靠跑运输挣钱了。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现在全家人年收入超5万元。”

在东区银江镇密地村二组,依山傍水的农家小院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取而代之,该组281户居民住进了自己的新家。在这里,新村建设不仅让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居民们的观念也悄悄地产生了变化……

农民变居民 生活有保障

“靠土地为生的日子里,一家人认为只要有土地就会衣食无忧。”佘世良说,当初,伴随着银江镇密地村二组新村建设的启动,居民们开始担心没了土地,以后的日子拿什么做保障。

“是社会保险,解决了居民们的后顾之忧。”佘世良说,新村建设时,银江镇密地村二组的居民开始商量购买社会保险,居民们希望以后也会和城市里人一样,有退休金可以拿,医药费可以报销。

东区在全市率先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了“65岁以上村民免费参保”的优惠政策。2010年1月,东区与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并轨,实施60岁以上村民均无需缴费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同时,率先将新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社会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范畴。

佘世良说,为了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目前,当地政府已着手为密地村二组的居民规划商用门面,居民们以后的生活来源之一就是这些门面产生的租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组里的居民过上了城市生活,有许多人开始外出打工、做生意,在带回财富的同时,也带回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佘世良说起新生活乐得合不拢嘴。

彝家山寨的新期盼

阿署达位于城市中心腹地,这里居住着400余户彝家居民。

“曾经的阿署达,交通闭塞,观念陈旧。”年近花甲的阿署达村村支书夜世银对记者说。然而,正在建设中的旅游新村让老支书的描述成为了历史。

走在阿署达的大街上,黑瓦白墙的乡村住宅掩映在茂盛的庄稼里,村民们有的经营超市、有的经营农家乐、有的经营餐饮店。“新村建设让阿署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更青、水常流,居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夜世银感叹道。

鲍和刚是阿署达村的一户普通居民。去年,他搬进了阿署达村新修的住宅区。鲍和刚的家,是一栋配着院子的三层小楼,很像城里的小别墅。

鲍和刚说:“我是第一批入住小区的居民,住进新家,生活方式完全变了样。”他带着记者体会他说的“变化”。走进厨房,鲍和刚指着灶台上的电磁炉和电饭煲说:“住土房的时候,家里烧的是柴灶,一到风季火塘里窜出的火苗可以把衣服烧破。”鲍和刚拉着衣角比划着。

一楼开超市,二楼当客厅。走上二楼,鲍和刚指着沙发和电视墙对记者说:“以前常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装修风格,如今,我把它搬进了自己的家。”他希望阿署达以后建设得更好,不仅要让居民们感受到幸福,还要让来到阿署达的城里人流连忘返。

夜世银介绍,听说阿署达要被打造成旅游景点,许多居民早早地接受了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培训。“要当好主人,也要当好‘导游\’,让来旅游的每一位客人都能感受到阿署达的热情。”夜世银笑着说。

记者从东区农业水务局了解到,今年,东区计划形成1500张床位的乡村旅游接待能力。目前,已完成对辖区乡村旅游接待能力的摸底调查工作,结合调查情况,对1500张床位进行了分解落实,其中阿署达村将完成1200余张床位。待文化特色街区建成后,东区将按照相关规定,鼓励支持阿署达村有条件的居民经营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力争尽快形成接待能力。同时,指导农家乐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质量水平,进行星级评定,力争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东区相关部门将分工协作,完善阿署达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提升餐饮、娱乐、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水平,完成主干道道路标识标牌、安保设施和景观绿化工程建设。

鲍和刚在得知这些消息后,他对记者说:“阿署达以后会更加漂亮、更有特色,新村建设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新闻推荐

攀钢选矿厂强化安全管理促生产顺行

本报讯(晏春红报道)进入7月以来,攀钢矿业公司选矿厂坚持从强基础、抓基层、苦练基本功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为促进企业生产顺行提供保障。该厂坚持“严”字把关,在安全工作中切实做到严格管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