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109隧道浴火重生 当年地震致使救灾生命线中断如今新隧道已安全运行29个月
三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灾难袭击我国川、甘、陕三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灾区人民没有被震倒。三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四川省的陇南、甘南灾区在危难中崛起,在感恩中奋进,在重建中跨越,取得了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如今的灾区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一座座坚固楼房拔地而起,一户户受灾群众喜迁新居,从满目疮痍到满目生机,受灾地区已浴火重生。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再赴陇南灾区,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座谈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陇南恢复重建取得的成就,集中展示陇南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特推出“再访灾区看重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新陇南,去分享受灾群众住进新家园的喜悦之情,去见证陇南大地的重建巨变。
【本报讯】 宝成铁路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入川的重要通道,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一列由陕西宝鸡开往四川成都的21043次货车,刚刚驰进陇南徽县嘉陵镇109隧道,突然地动山摇,地震发生了。15万方的土方顷刻间将隧道掩埋,造成21043次货车脱线,12辆装运汽油的罐车被埋在隧道中并起火燃烧,宝成线中断。
时隔三年,记者来到陇南徽县嘉陵镇109隧道处,看到取而代之的新109隧道屹立在嘉陵江左岸,一列列满载入川物资的火车飞速穿越宝成铁路新109隧道。而在5·12地震中严重受损的原109隧道已经不再使用,寂静地躺在山坳中,见证着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刻。走近原109隧道,隧道内杂草丛生,铁轨上锈迹斑斑,显得非常的寂静。隧道上方的山体依然裸露着,大量的石块冲进嘉陵江,任江水肆意冲刷,江边的油菜花却开得异常旺盛,似乎在诉说着这里的一切。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由于109隧道被掩埋,造成宝成铁路中断,百余名陇南消防官兵及上千名铁路抢修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经过11个昼夜连续奋战,宝成铁路徽县段109隧道内受损的火车头和变形的铁轨以及装载着航空汽油的41节油罐车被全部成功拖出。5月24日,装载着救灾物资的“抢977”次列车从宝成铁路徽县至虞关间的109号隧道通过,驶往四川地震灾区,标志着中断行车283小时的宝成铁路恢复正常运输,全线恢复通车。
由于地震使109隧道受到严重损毁,虽经抢修加固后可以通车,但隧道的自身结构和强度已经不能保证长期行车安全需要,列车只能限速运行。2008年6月26日,铁道部开始实施109隧道改线抢险救灾工程,计划用6个月时间完成新109隧道、谈家庄大桥和高家坪大桥建设任务,改建线路长2.1公里。2008年11月12日,在5·12大地震发生半年后,宝成铁路新109隧道改线工程提前1个月建成通车。记者从徽县火车站了解到,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目前已经安全运行29个月,没发生一起事故。
记者看到,新建成的新109隧道位于既有宝成铁路左侧、嘉陵江对岸,全长873米,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坚固性和抗震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新建的线路采用取直方案,比原有线路缩短了486米,曲线半径由原来的300米改为500米,列车通过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60公里提高到80公里。
看着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火车从新109隧道穿行而过,与其隔江相望的原109隧道仍安静地蜿蜒在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中。
灾区两惠民项目今年竣工运行
5·12地震发生后,陇南大地展开了全方位的灾后重建工程,尤其是加大了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灾后重建。成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成县老年护理中心敬老院作为成县两个首次兴建的公共设施,成为大家关注的主要项目。
在成县抛沙镇唐坪村元田社记者看到,正在修建中的成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在130亩的土地上,一个大型的城区垃圾处理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并正在进行垃圾填埋场道路工程。这个巨大的白色垃圾填埋场将在今年5月投入使用。据了解,该项目分为垃圾填埋库区建设、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及填埋机械设备、城区垃圾转运、环卫管理服务区等灾后项目。总投资1108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平均处理城区生活垃圾117吨,最大日处理生活垃圾123吨,垃圾填埋总容积63万立方米,设计使用10年。
在成县城关镇西关村江武路南面,一座十一层的高层建筑正在建设中。这就是成县首个老年护理中心敬老院。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大楼已经封顶,进入粉刷、安装设施阶段。据了解,建成后的成县老年护理中心敬老院总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745万元。该项目预计今年能正式启动,建成后的老年护理中心敬老院,可供养200名老人,解决40个岗位。
新闻推荐
日前,药家鑫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并对民事部分不合理地方放弃上诉。文章中称“我们想对药家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