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旗渠,感知创业路 本报新闻培训班走进河南林州红旗渠
◥学员们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回溯历史,参观红色展览,重走红色道路,接受红色教育。近日,由本报《今日长清》主办的第三期新闻培训班一行来到河南林州的红旗渠,切身感受当年修渠民工艰苦创业的艰难和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同时学习新形势下如何立足宣传工作,努力写出新闻精品。
文/片本报记者张帅
一渠绕群山
精神动天下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时间,完全靠人力和手工工具在古老的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纵横1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农田灌溉水系,被称为“人工天河”。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老一辈工作者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还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一曲旧民谣,勾勒出林州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受气候、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林州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据统计,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州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30年次,人相食5年次。解放初,全县550个行政村中,远道取水的村就有307个。
在缺水的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从元朝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民自发修过18条引水渠,但一遇连年大旱,水源枯竭,渠道无水可饮,仍然摆脱不了水的制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彻底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经多次实地考察,时任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山西省境内引漳河水入林州。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竣工,林州人苦战10年,投资近7000万元,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可以说,林州是让红旗渠给改变的。“跨省调水、引漳入林”,这一想法和决策无疑是解放思想的典范,具有智慧和前瞻的眼光,深刻诠释了“实干兴邦”的箴言。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红旗渠堪称中国治水史、建设史上的经典。
红旗渠精神
永远不会过时
8月24日上午,新闻培训班一行驱车来到红旗渠景区参观学习,切身感受老一辈工作者的艰苦岁月,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在景区纪念馆内,通过图片与实物陈列展览,学员们共同回溯红旗渠的修建历史,感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同时见证了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创业历程。
十易春秋寒暑,在修渠过程中涌现出的英模群体,以宁折不弯的正能量激励着当时10万修渠大军迎难而上,也令后来的参观者为之动容,他们的故事吸引着每一名学员的目光。红旗渠从太行山的悬崖峭壁穿过,不时有岩石滚落影响施工。为加快工程进度,共产党员任羊成担任除险队长,带领12名队员,腰系绳索,凌空飞荡,撬除一块块险石。在一次除险中,任羊成被一块悬崖上掉下的碎石砸中脸部,三颗门牙横在嘴里,但他忍着疼痛吐掉碎牙后,依然除险不止。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十年中先后有81名修渠民工为此献出宝贵生命,血洒红岩,长眠太行。“千里长渠是他们一锤一钎凿出来的、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他们用生命和汗水创造出这个‘人间奇迹\’,换来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在学员们看来,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像老一辈工作者一样,敢挑重担、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同时还得有脚踏实地的干劲。
当天下午,学员们步行4公里来到红旗渠青年洞,零距离感受当年拓荒创业的火热激情。据计算,如果把红旗渠全程1500公里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其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那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度灾荒,林州人能有这么大的决心和毅力修渠,可真是了不起。”来自五峰山街道办的董林豹参观后表示,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精神之渠,更是一段难忘的集体记忆、经典的励志故事,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孟燕下了公交车,到家还要走一两公里。打车不值得,打摩的不安全,但是步行又有点远。如果遇到高温或雨雪天,再加上手提着重物,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市民。记者调查了解到,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