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越来越远“最后一公里”何解
本报记者孟燕
下了公交车,到家还要走一两公里。打车不值得,打摩的不安全,但是步行又有点远。如果遇到高温或雨雪天,再加上手提着重物,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市民。记者调查了解到,省城近3年来已经开通了10条社区公交,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需要公交线网与其他公共设施的良好衔接。像公交场站建设滞后、社区微循环道路拥堵、与开发商沟通不顺畅、缺少存车处等都制约“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路边乱停乱放
公交难“走街串巷”
2013年11月,由姚家庄开往转山西路的504路、由黄岗开往匡山立交桥南的505路正式上路,这是济南首次开通社区公交线路,标志着公交“微循环时代”的到来。截止到目前,在近3年的时间里,省城共开通了10条社区公交,以新建小区线路为主,像中海国际小区、唐冶片区、盛福花园等。
在老小区内开通的社区公交受到道路拥堵影响较大。以507路为例,由解放桥北开往县西巷南口,是一条在老城区老小区内穿行的社区公交,沿线有大型超市、医院、大明湖景区,还有东仓、青后、明湖等多个小区及多所中小学。小区内道路较为狭窄,同时两侧停放机动车较多,社区公交“走街串巷”并不顺畅。即使社区公交采用的是易穿行、车身小的迷你公交车,但堵点多仍是老小区内社区公交面临的共同难题。
不少公交线路
开通受制于场站
城市住宅小区越建越大,也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越来越突出。省城南部某大型小区,分为多期开发,数万居民居住。这么大的小区,交通出行压力巨大。小区大了,车行通道却有限,在上下班高峰期容易拥堵,同时,入住初期没有公交线路,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也要走上一两公里。
“破解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其实在城市土地开发初期,就应把公共交通相关设施考虑进去,万人以上社区要给公交安个家。”济南公交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公交线路的开通都受制于缺少场站。
据了解,步行的舒适距离仅限于500米之内。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刘彤表示,“最后一公里”解决也关系着公交分担率的提升。这意味着,公交服务“最后一公里”如果存在盲区,对市民的吸引力会下降。
“下一步将结合充电桩建设进度,使用纯电动公交车,重点围绕中海国际、龙奥片区、西客站片区适时开通社区公交线路,不断提高公交线网服务范围,进一步推进支线网络构建,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济南公交相关负责人强调,这也成为未来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探索的一条道路。
新闻推荐
一条管网施工,为啥近半城停水 济南供水太依赖黄河,东城南城缺大型水源
水务集团连夜施工。本报记者蒋龙龙通讯员李军摄不少市民有疑问,一条二环西、二环南的供水管网施工,缘何影响如此大。济南经常出现一条管网施工,小半个城停水的现象。归根到底在于济南供水格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