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作者:贾 飞 历史大咖的 连载

达州晚报 2014-06-12 14:21 大字

[摘要]连载

另一张脸

(节选)

可是,不到一年时间,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并“黄袍加身”,建立了自己的大宋王朝。因此,赵宋对夺了周家孤儿寡母天下之事始终讳莫如深,对赵匡胤没有履行诺言做好周公的承诺也始终不愿提起。晏殊将“孺子其朋”这句话做了标记,其意不言自明,仁宗皇帝看了后当然不爽了。

因此,王安石便为一句“孺子其朋”的引言而丢掉了到手的状元,这让大家看到的确有些可惜。正当大家准备看王安石发牢骚时,没想到他却显得十分平静,并“平生未尝略语曾考中状元”,其气量之高大,胸怀之宽阔的确令人钦佩。

初进官场就“小试牛刀”

庆历二年(公元1042),考中进士的王安石被朝廷授于淮南节度判官,之后相继调任鄞县(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知县事、舒州(安徽省安庆市)通判,江南东路刑狱,江宁(江苏省南京)知府等地方官。

在当地方官期间,王安石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比如,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期间,由于当地水利失修,农民种植灌溉成问题,导致粮食欠收,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提高粮食产量,有益耕种,王安石多次和下属官员一起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另外,当时许多地方交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出行,王安石还申请资金,修路搭桥,大力发展交通建设。在青黄不接时,王安石还将官库中的储粮,以低息的方式贷给农户,及时解决了百姓度荒困难,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盛赞。

另外,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期间,时时关心时政,并向朝廷送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王安石建议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取士。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但是,当时他的变法主张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王安石并不气馁,继续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寻找机会为国家效力。不久,朝廷任命他入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因言忤旨意,难以在朝为官,于嘉祐八年(公元1063)八月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守丧。英宗即位后,屡召王安石赴京入朝。

进行大刀阔斧式改革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二十一)

新闻推荐

违规在企业任职 吉林3名原副省长身份被曝光

近日,“吉林三名副省级官员在企业违规兼职被处理”的信息,被众多网站转载,并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此消息来源于6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中央第四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