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漫话罗泉古镇子来桥

内江日报 2014-12-28 01:40 大字

◇宋国英 文/图

“子来桥”位于资中县罗泉古镇,初为一座“踏水桥”。清嘉庆甲子年,改建成五孔大型石板桥,桥名由资州直隶州知州赵遵律题写。

罗泉古镇生产井盐历史悠久,古镇也因盐业兴旺,商贸繁荣,清朝在此设资州分州,专事管理罗泉井及附近几个县的盐政。各地商贾将井盐用车、船、骡马等运输工具,源源不断地运销成都、重庆、云南、贵州乃至遥远的新疆、西藏等地。

根据《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记载,古时罗泉镇连接珠溪河两岸的通道是一座简易的“踏水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后因来往商贾越来越多,骡马、商人、脚夫过桥都要涉水跣足而过,极其不便,影响了盐业发展。

清嘉庆甲子年(1804),管理罗泉分州盐政的州判张中和(又名张少牧)体察民众疾苦,动议重修此桥。由于工程耗资甚巨,官府一时难以划拨足够银两,于是他召集盐商、灶工商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总共筹措白银三千余两,劳工五千余人,历时半年,修建成这座长二十五米左右,高约八米、宽六米许的五孔大型石桥。桥面每孔由数块近两尺厚、约三米长、宽二米左右,每块足十吨以上的青石板铺成,两边雕刻着高大精美、造型奇特的龙、马、狮、貔貅等瑞兽。过去,桥的石刻记载着罗泉井盐业“始于秦、兴于宋、衰于明、复于清”的历史,是了解和研究资中以及我国古代井盐发展史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旧时,桥两边均有街房。晚上营业时盏盏油灯的灯光映入桥下的珠溪河,宛如繁星点点闪烁发光,很是迷人,形成的“子桥夜灯”景致,为罗泉古镇八景之一。

据说石桥完工时,张少牧特邀赵知州前来“踩桥”(即剪彩),赵接到请柬正值其妻身怀六甲,当夜梦见喜得贵子,加上大桥竣工,喜上加喜,次日,他便将此桥命名为“子来桥”。

新闻推荐

市政协领导集中走访驻县(区)政协委员

12月5日,市政协主席陈宗淑、副主席尤再平到资中,与驻资中县市政协委员一起视察了中国建材(内江)高新玻璃产业园、资中润生源纯净水生产线等项目,一起座谈交流,听取资中县联络组的工作汇报,听与会市...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