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箱”伴他走万家——记资中县铁佛镇石钟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国胜
◇本报记者 吴晓龙
“低调与担当,在许多时候似乎是对立的。但是如果将之放到‘为民办实事、惠民生\’的车厢里,他们将是一对好搭档。”自“走基层”活动广泛开展以来,铁佛人熟悉的那个“药箱”又开始映入人们的视线,默默用行动感染身边人,用低调务实的作为诠释 “情为民所系”,用敢于担当的精神诠释“利为民所谋”。
对于上世纪末的农村来说,当时经济还欠发达,农村缺医少药现象较严重。处于山区的铁佛镇,群众就医相对不方便,杨国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1998年6月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在石钟村开办卫生诊所,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半夜出诊的现象也很普遍。
杨国胜记得有一个夜晚,凌晨3点多,劳累了一天的他已经睡下,门外响起急促的敲门声,一位村民说家中老人突发疾病,他急忙起床,向他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赶往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在他的努力下病人得以脱险。还有许多类似的夜晚,对此,他早已习惯,因为他背着那沉甸甸的“药箱”,心中有着数不清的“放心不下”。
就在前两天,镇上的一名基层服务人员夜里突然发病,全身僵硬,不能动弹,但意识清醒的她由于害怕,大哭大闹,突如其来的状况和从未遇见的现象让镇上的年轻人不知所措,但当一个名字被提及时,大家顿时有了方向和依靠感。杨国胜在得知消息后,背起药箱,连忙赶赴现场,在他的劝导下,这名基层服务人员的情绪终于稳定了。在他初步诊断后,认为情况很不简单,不得草率,于是带领几个年轻人用借来的单人床将病人抬去了卫生院,简单处理后,又将病人连夜送到了资中县医院。在那个冰冷的深夜,就是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驱走了严寒,温暖了人心。
15年来,杨国胜共接诊病人10万余人次,出诊9000余人次,出诊行程不少于10万里,却从没有收取群众一分出诊费。15年来,杨国胜跑遍本村和周边村组每一条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他心里一清二楚。
爱心,是他行医的原则和做人的根本。多年来,他先后为孤寡老人、困难户、残疾人减免医药费3万余元。
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较远的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精心医治过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由于表现优秀,2004年7月,杨国胜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2011年,担任铁佛镇石钟村党支部副书记。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既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得力助手、也是村支部的重要成员,杨国胜时刻跟随镇党委、政府和村支部的步伐前进。工作中,他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好帮手,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生活中,他还将党支部副书记的职责融入乡村医生的角色,在做好村支部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出诊、巡诊、入户预防保健的机会,大力宣传发展政策,不断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在开展“走基层”活动以来,他总是背着那药箱带头走在前面,哪个村子的留守老人有什么顽疾,哪条街的五保户需要什么药物等,他都了然于心,走在每条熟悉的道路上,他俨然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杨国胜,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还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他都能做到“先人后己”的本色如一,公道正派的作风如一,用低调与担当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丰富着“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内容与成果。
新闻推荐
(夏小珊)4月23日,国网内江供电公司借助“道德讲堂”平台,以“践行群众路线、真诚服务为民”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