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来的硕果满枝头——威远县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纪实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又一件农村大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自2012年“产改”试点以来,威远县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业“BOT模式”,测量核实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盘活农村资产,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本报记者吴晓龙文/图
大胆“试水”:
经验+实践改革试点成功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唯有摸着石头过河。
改什么?怎么改?改成什么样?这个问题摆在了威远县党委政府面前。
威远县连界镇船石村植被丰富,水源充足,风景优美,曾获“四川环境优美示范村庄”美誉。但由于种种原因,船石村的经济发展一直不见起色,而村民又迫切希望有新的发展起点。
2012年11月,威远县在连界镇船石村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至此,船石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坚持农民自主、自愿、自治和党委、政府引导,让民作主、还权赋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选取专业测绘队伍,迅速准确推进土地测绘工作,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
主动学习成都、广安等地的经验,针对穹窿地貌、库区景观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走出一条具有威远特色的产村相融发展之路……
三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举措,目前,船石村的土地已流转了大部分,多用于种养殖和旅游开发。村民在坐等收益的同时,在家门口就能用劳动力换取薪酬,收入大大增加。
近日,记者来到船石村,看到不少村民正加紧种植中草药。
“去年,我们村流转了50多亩土地,种植不知火、核桃、皮球桃等。今年,我们村8~16组全面铺开中草药(枳壳、佛手)的种植。”村支部书记陈程介绍。
据悉,该中草药种植基地采取农业“BOT模式”,由四川百胜药业有限公司进行土地流转,共流转土地1000亩。四川百胜药业有限公司还将在该村建一个初加工企业。
“船石湖的观光步道、枳壳公园以及佛手公园打造好之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陈程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船石村试点的经验,也坚定了威远县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决心。
2013年,新店镇、向义镇、界牌镇、靖和镇成为“产改”试点镇;
2014年,严陵镇、镇西镇、铺子湾镇、庆卫镇、新场镇、高石镇、龙会镇、东联镇成为“产改”镇……
严格确权颁证:
释放更多劳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然而,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之前,土地,让农民“又爱又恨”。
为何“又爱又恨”?因为产权权属不清。权属不清,村民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不能抵押,土地不能由资源变成资金甚至资本,许多土地甚至荒废;权属不清,村民之间矛盾频发;权属不清,让土地不能顺利流转……
要想让土地活起来,化解土地纠纷,把部分农民“解放”出来,进一步带动金融跟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经营主体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就需要土地确权颁证。
为真正做到“确实权、颁铁证”,从2013年开始,威远县每年公开招投标,选择了几支甲级测绘队伍,分成100多个工作小组进入各镇开展实测,并由县、镇工作组全程指导,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和群众全程参与。同时,设矛盾纠纷调处小组,在测绘和公示确权阶段,收集整理问题,组织相关单位讨论研究,对所有问题进行答复,并制定“产改”纠纷调处指导意见,纠纷调处率达100%。相关部门定期进村入组实地走访,查看现场、了解进度、查阅资料,对不规范、不合理的操作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实时跟进,确保问题及时纠正,不留后遗症。
成立首个产权交易中心: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业主农户实现“双赢”
确权颁证后,随之而来的是威远县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
农业“BOT模式”下的土地大规模流转,让农户尝到了甜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合同不规范、信息不公开等,这些问题,让流转双方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自全市首家区域性农村产权交易场所——威远县向义镇四方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四方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辐射新店、向义、界牌、靖和4个镇,主要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组织议价、合同指导、交易鉴证、代办证书等服务,设有查询、登记、办证窗口和议价、鉴证、签约席,中心配备工作人员5名,各村设1~2名产权交易信息员,共127名。
近日,记者在四方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看到,在LED屏幕前,不少人正在浏览信息。“有多少土地愿意流转,每亩流转费是多少,都一一公布在屏幕上,而且这些信息在网上也能看到。同时,中心保证了这些信息披露的统一、交易报价的统一、资金结算的统一、规则制度的统一、数据报表的统一、监督管理的统一,实现了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平、规范、有序。业主和农户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该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
近年来,威远县不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让农户了解了土地流转的运行方式、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和收入,实现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截至目前,威远县在农村产权公开交易市场挂牌流转土地4771亩。
发展无花果产业:
增强示范引领发挥“聚宝盆”作用
随着确权颁证、农业“BOT模式”在威远县大力推进,该县逐渐出现了一批规模种植、规模经营大户,产业链逐渐完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新店镇石坪村是威远县推行农业“BOT模式”的第一个村。“以前,我们村也种无花果,但没形成规模种植,一直不见效益。”村民徐跃贵说,自从2012年金四方果业公司来到石坪村,流转土地开始种植无花果后,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每年有1600余元的流转金,一个月2000多元钱的管护工资,另外还有临时性的采摘工资。”徐跃贵说,他还在无花果林间种花生、大头菜等农作物,一年收入不菲。据了解,如今,石坪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经增长到了1万元。
从2012年开始,“BOT模式”在威远县新店、向义等镇被大力推广,出现了许多农户参与、受益的合作社。在此背景下,威远县无花果成片生产经营规模,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居全国第一。先后建成无花果加工企业3个,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因此,威远县被授予“中国无花果之乡”。
小小无花果还促进了该县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2014、2015年威远县成功举办了两届无花果采摘节,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15年采摘节期间,入园人数超过20万,交易额达320万元,带动威远县相关产业经营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目前,威远县新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乡镇3个,新发展无花果、七星椒、大头菜、特色生姜等农民合作组织20个。培育紫色蔬菜、绿色食品,形成了贡威路沿线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带。打造“猪—沼—果(蔬)”农业循环经济区,建成了新店“串珠”式生猪养殖现代示范园……
新闻推荐
以“爱”防艾,向“零艾滋”迈进——写在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
○性行为和吸毒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青少年和老年群体感染人数逐年上升○高危人群新发感染率有所控制○2014年全市完成四川省艾滋病防治质量考核指标11项,完成率100%,较2010年提...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