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了村民尽快富 村支书带头探“门路”

内江日报 2015-08-31 00:06 大字

日前,威远县龙会镇大湾村1组的刘晋贵,从箩筐里拿起一把白白胖胖的生姜对邻组的陈林文说:“你看,这就是刘书记带领我们创业种出来的生姜,好漂亮,这两筐生姜在街上一卖就是几百块。”陈文林看了羡慕不已:“明年我也跟着你们种。”

◇唐兆权 罗国成

刘晋贵讲的刘书记叫刘晋平,是大湾村的党支部书记,近几年他一直想带着村民干出一番事业、增加收入。六年前,他动员大家发展枇杷,给大家讲枇杷的产量、市场,可大家担心赚不了钱,都无动于衷,结果就他自己种了20多亩,虽然大家看到他效益不错,可还是不愿意入手。刘晋平挨个了解原因,原来大家是怕种多了不好卖。

种枇杷大家不愿意,刘晋平又到简阳去学习网箱养黄鳝,他想,村民们怕枇杷多了不好卖,那么黄鳝就不会多了吧,黄鳝在市场上长期抢手,根本不存在销售问题,为了让村民眼见为实,他一边动员大家,一边在堰塘里养了21个网箱的黄鳝。仅喂了半年就赚了2万多元,可是讲也讲了做也做了,村民们还是没有一人动心。再问原因,原来大家觉得网箱养黄鳝,技术要求高不好掌握,怕赔本,不敢干。

后来又带头养泥鳅,种蘑菇,村民们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不愿意加入到创业行列中来。

去年,刘晋平听说荣县有一种种生姜的新模式,产量高效益好。他想,这个事业大家一定容易接受,因为农民对种植一直是老行当,熟习、也懂行,加上生姜年年都旺销,也不存在销量问题。不过,为了让村民打消顾虑,刘晋平改变了方式,不像以前那样独自去试,而是将几个稍有积极性的村民组织到荣县去实地参观,从种植,到途中管理、长势和收获、销售,每个环节都带大家到实地察看,还同大家到县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去咨询可行性,让大家自己来判别这项事业值不值得干。

一直跟随他参观、考察的五户村民,经过观察学习,心头的顾虑都打消后,终于接受了这项普通又新型的事业,跟着刘晋平创业种起了生姜,五户村民每户种植面积都在两亩左右。按照所学的技术要求,从元月下种,到五月开始收获。每斤生姜卖7块,已经持续卖了两个月了,每斤生姜都保持在了五到六块。村民们实实在在触摸到了这种新型生姜种植的高产高效。

跟着刘书记加入新型生姜种植这项创业的刘晋贵已经卖了上千斤生姜,收获了5000多元。他说,“我把这两亩地生姜卖完,可收入6万来元,这种生姜种植方式收获、销售时间长,从5月一直可持续到10月,如果还卖不完可储存作种,卖种姜,这样就省去了销售的压力;种植也很简单,一次施肥到位不再施肥;只盖地膜不用大棚;因为比一般大路姜种得更密,所以产量更高,每亩产量可达上万斤,除去3万元左右的成本也还能收入3万元上下。”

这个组连同刘晋平一共6户村民,一户两亩地收入6万余元,一共就是30多万元,不仅这几户村民从创业的成功中增强了信心,其他村民也心动,表示明年也跟着加入这项种生姜创业中来。

新闻推荐

乡土艺术“牛灯舞”

◇本报实习生王斌文/图牛灯舞发源于威远县越溪镇俩母山下,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其前身为越溪牛儿灯。清代中期,牛灯舞以浓郁的巴蜀乡村风俗为依托,以放牧、农耕为题材,仿照牛的各种动作加...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