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多快好省”致富 村民“争抢”好帮手

内江日报 2015-04-02 01:06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仁胜 文/图

又到一年春耕时。

得力于近年来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和运用,农村春耕的景象也在不断变化。往年许多农户们手里挥舞的锄头镰刀,如今已经被“轰隆隆”的农用机械替代。

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逐渐转变,内江市机耕面积达到238万亩,机播面积达到56.51万亩,机收面积达到94.03万亩,一条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发展农业机械的需求有多大,阻力在何处,出路在哪里?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探访农户使用农机的故事。

■又好又快,一台机器能顶30人

3月31日下午,市中区史家镇方田村,千亩稻田蔚为壮观。

在一块稻田里,村民正在为一盘盘培育好的水稻种子盖上薄膜。在岸边,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开足马力,水稻种子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装进苗盘。

“这个机器太好用了,省时又省力。”在水稻育秧劳作现场一角,村民李华英把干泥土铲到床土整理筛选机的斗里,碎土源源不断从机器里撒出。机器整理出来的土壤又被铲送到育秧播种机里,分上下两层土把稻种全覆盖后,机器自动洒水湿润,然后被装进一个个塑料盘。

“往年都是人工撒稻种,速度慢,撒得还不均匀,一个人要干一整天才能育一亩的种子。”村民袁贵芳对这种新机器赞不绝口,她说:“一台机子一天就可以育种30亩,这个‘帮手\’太能干了。”

今年,方田村完成了约一千亩的稻田流转,用于集中连片发展水稻种植。有了多台育秧机帮忙,不到一周时间,千亩稻田所需的稻种就培育完成。“前期活路省力,关键是后期活路更省心。”市中区农业局农机管理股股长伍钟介绍说,到4月下旬插秧时节,这些秧苗将通过插秧机栽种,每亩地可节省劳动力5人,且每亩增产10%-20%,但是每亩的成本又节省约200元。伍钟认为,机械化在农村的大力推广和运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土地集中连片综合利用的“好帮手”。

■农机下乡,农村舞台大有作为

据悉,目前内江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2万千瓦,共完成机耕238万亩、稻麦机收99万亩;新增提水控灌设备1269台1.15万千瓦,新增节灌面积4620亩;建设机耕便民道1512公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与往年相比有所提升。

机耕机播面积的大幅增加,与内江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土地流转,向土地要效益密不可分。

过去一年来,内江市稳定粮食生产,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8.36万亩,粮食产量151.23万吨。2015年,内江市还将全面完成全市111个乡镇、1680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土地资源被盘活后,流转后的土地大多用于集中连片发展,当农村由“各户自种”变成规模化生产后,农业机械就派上了大用场。

目前,全市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7个。每逢春耕秋收时节,专业化的农机队伍浩浩荡荡开到田间地头,场面颇为壮观。

市中区顺民农机合作社成立一年多来,可使用的机械有12台,除了服务于内江本地的春耕秋收外,其业务甚至做到了自贡、资阳、成都等地,年利润达15万元。

“无论机器开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29岁的顺民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家顺修过车、种过粮,经营起农机业务得心应手。他说,农民人工种水稻需要成本800元/亩,而机械化育秧收割只需要500元/亩,在青壮年劳动力缺失的农村,发展农机业务大有作为。

“有时候应村民的强烈要求,我们的水稻收割机要一直运转到收割完最后一块田的水稻,忙到半夜才收工是常事。”在大力发展规模化水稻种植的方田村,张家顺还请来根园农机合作社帮忙,两个合作社的机器和操作员天天忙得热火朝天。

■阻力重重,农业机械化发展难题不少

尽管农机产业发展后劲大,但是与全省其他地方相比,内江的差距依然很明显。

市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内江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去年全市农机购置补贴450万元,还不及安岳县一个县的补贴额。

“尽管近年来内江市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离大面积推广还有不少距离。”市农业局农机管理科科长张建说,传统耕作观念和购机政策是影响农机普及率的主要原因。

据内江市农机技术推广所开展的调查显示,在内江市部分地区,农民购买农机后主要用于自用,且由于耕作土地面积小,农机使用率不高、经济收益较低。此外,由于个别农机手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安全事故偶有发生。还有的农户购买机器后不知如何存放、维护、保养,影响了机器的使用效果,缩短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影响农机普及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按照国家政策,内江市对购买农机的农户资金补贴比例为30%,有的机型甚至只有10%,而其他市(州)的补贴比例已经达到40%~70%。”张建分析说,补贴比例低了,农户的积极性自然就没那么高。以一台农户购买率较高的微耕机为例,每台的市场价为4000元左右,补贴完后,农户还需要自掏近3000元。除非种粮大户有需求会购买,普通的农户还是宁愿选择人工耕地。

“农机操作手也很缺。”根园农机专业合作社肖永江说,搞农机业务需要长期在户外劳动,待遇不够高,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此外,调查分析显示,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不够高、农村机耕道建设不够完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等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机在广大农村的作用发挥,还有不少的难题需要逐一破解。

■再度发力,努力建成“现代农机示范市”

差距就是动力。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4年,市政府《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农机装备、作业、服务水平,实现内江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新跨越。

意见指出,到201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要达到197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机械达到35万千瓦;重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8%;水稻、小麦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马铃薯、油菜、玉米机械化水平明显突破;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

到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要达到288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机械达到46万千瓦,主要耕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建成四川省丘区现代农机示范市。

按照意见规划,内江市将着力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到2017年,全市水稻插秧机和小麦栽播机械分别达到344台、80台以上,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376台以上,注重大、中、小、微农机具协调发展,逐步淘汰污染重、效率低、能耗高的老旧农业机械及机电提灌设施。

此外,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家顺对记者说,由于部分田块没有修建机耕道,机器下田是个大问题。而这一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到2017年,内江市将新建机耕便民道3000公里,新建提灌站30处、维修整治提灌站80处,新增节灌面积6000亩,农业机械保有量增加3万台套,达到24万台套。

全市各县区也将发力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隆昌县将打造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推广基地,威远县打造万亩机电灌溉示范推广基地,东兴区打造万亩油菜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资中县打造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市中区则打造千亩花生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

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将越来越多。到2017年,全市将建成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60个,新培育农机大户120户。农机人才培养、维修网点扩增等也在规划实施范围内。

针对内江地区购买农机补贴比例偏低的现状,农机管理科科长张建介绍说,内江市将在目前农机购置补贴比例的基础上,对水稻机插秧、机收、油菜机收、机耕等农机具累加补贴20%,对大学生领办家庭农场的,对其购置农机具累加补贴至60%。“内江市即将启动购买农机补贴比例调整工作,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现代化农用机械将在田间地头运转,成为农民朋友致富增收的好帮手。”张建说。

新闻推荐

内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15年组织机构代码年度信息报告的公告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第158号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的决定》)和《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2015年组织机构代码年度信息报告的公告》的要求,经我局研究,决...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