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倾情上演“年代秀”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到学生家庭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一直以来,家访都是我国教师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然而,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家访的对象、内容、方式和方法等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一次次成功的家访不仅讲述了那些发生过的难忘故事,更体现了教师们倾情执教的热情,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风尚——
◇本报实习生 徐艳梅张小丽 文/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家访虽难 其责乃大
1950年出生的刘荣芝,1973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分配到现在的市中区朝阳镇永远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一晃40年过去了,卸下教书育人这份神圣职责,63岁的刘荣芝在家尽享天伦之乐。然而,当年发生在自己与学生之间的那些故事,刘荣芝仍记忆犹新。
70年代的永远小学吸纳着原永远公社11个大队的全部学生,小学到初中一共10多个班,规模比较大。然而,该校的师资力量却异常薄弱,20多个老师不仅承担着八九百个学生的全部课程,部分老师还要承担“包班”的任务,刘荣芝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包班,就要从小学一年级管到六年级。”刘荣芝说,“包班”的责任重大,老师不仅要承担本班学生的多门课程教学,还要管好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同时负责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
“每周四下午政治学习,每周五下午,‘空堂\’的老师搞家访,不‘空堂\’的则需另外抽时间补上。”据刘荣芝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都很重视家访工作,将家访提到与“政治学习”同等的高度,规定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家访。
按照学校的规定,每逢周五或者周末,刘荣芝就会背上学生的花名册,进村串户,挨家拜访学生的父母,告之他们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思想以及劳动表现等情况。
“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家访都是走山路,线路还得提前规划好,顺路的就一次性访完。半天出门,带上手电筒,一次能走七八户学生家……”刘荣芝说,一般情况下,一次家访要走六七里山路,远一点的则离校十多里;赶上雨天,走一遭回来,全身便湿了个通透。
虽然山路难走,但如果没有提前告知家长或约好的话,几里路就会“白走”。刘荣芝告诉笔者,七八十年代的家访实质上就是定期与不定期与学生家长“碰面”,而家访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碰面“碰”得是否成功。一般情况下,刘荣芝会提前让学生给家长带好口信,大概约定到访时间,到家而未“访”成功的,刘荣芝就会将家访的内容或改期的时间写成留言条塞进学生家的门缝,等待下次再访;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就会让学生带口信通知家长到校沟通交流;而多数家长与她都是逢场天才能“碰面”。
大约在1976年,刘荣芝发现班上读三年的刘仪书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后来得知刘仪书家里共5个兄弟姐妹,而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母亲因为患病早年去世。由于生产队农活繁重,刘仪书每次回家都要帮父亲做农活、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因而没有时间完成家庭作业。
得知情况后,刘荣芝几次到刘仪书家里进行访问,可一次也未见到刘仪书的父亲本人。为了不耽误刘仪书的学习,刘荣芝就让刘仪书通知其父亲第二天来学校。通过一阵劝说之后,刘仪书的父亲答应让兄妹5人分工轮流做农活、家务,好给刘仪书腾出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交通难、通信难、学生家庭条件困难……种种难处导致那些年家访的困难。然而,在刘荣芝看来,越是困难,越要尽全力将家访工作做好,因为,往往一次家访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1983年,刘荣芝发现班上一个孩子的肚子很大,有严重的病变现象,凭感觉判断该学生患上了肝腹水,如果不赶紧治疗,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她第一时间对孩子的父母进行了家庭访问,告知了病情并介绍医生为其治疗。得到成功治疗后,该学生及家人对刘荣芝甚是感激。
还有一个学生,由于眼睛残疾,家里又穷,父母就不让其读书。刘荣芝多次家访最终成功劝说该学生的父母克服困难,继续支持孩子读书上学。后来,这名学生不仅小学毕业,读了初中,还找了份不错的工作。
新世纪交替之际
“留守”成为家访的主题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代的老师家访的形式与内容以及接触到的人和事也在不断变化中。今年刚满40岁却有18年教学经验的陈超老师家访所遇到的那些人和事,正好抹上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时代色彩。
如今在东兴区双桥乡中心校任教的陈超老师,1995年中师毕业便参加了工作,曾辗转于多个村小和中心校之间,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家访经历使得陈超对农村孩子及家庭的情况异常熟悉。
90年代中后期,陈超每次家访时最大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读书。陈超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一般要卖掉一头猪才能供得起一个娃娃读一年书,很多学生家庭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
“因此,提到家访,就不得不提‘巩固率\’的事。”陈超介绍说,为了减少辍学的学生人数,学校要求班级每学期计算“巩固率”,即本学期与上学期人数的差额对比。
于是,“走了一个学生都要找回来,就是背也要背回来!”这句不仅体现学校要求,更体现教育良心的话一直盘旋在陈超的脑海中,并指导着他的家访工作。
1996年,陈超在东兴区双桥乡佘嘴村任教期间,班上有一个学生家里买了一辆农用车,不久便搞起了货物运输,父母因此长期不在家。第二个学期一开学,这个孩子就辍学了。发现学生辍学后,陈超就请熟人带信让这名学生到校上课,可一周过去后,一点动静也没有。
后来,学生的家长主动找到陈超老师,坚定地说:“孩子不读书了。”不论陈超老师如何劝告,并表示要向上申请减免费用或提供其他助学帮助,这位家长就是不松口让孩子重返学校。无奈之下,陈超只好找到孩子的外婆,希望她帮忙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果真,一星期后,孩子回了学校。这件事情让陈超深刻体会到“留守”孩子问题的难处。
“2000年以后,农村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增多,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陈超说,与七八十年代的教育相比,他主要面临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
比如,有一位爷爷为了节省开支,不让孙子去广东看望其父母,便答应了孙子可以不做假期作业的请求。待到新学期开学时,这位爷爷领着孙子报名,理直气壮地对老师解释:“是我不让他做完作业的!”
这些问题,对陈超老师来说,已“见怪不怪”。面对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家里的现状,陈超的家访更多地集中在如何与“代理家长”做好沟通、使之配合学校老师搞好学生教育的问题上。
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家庭都装上了电话,即便如此,考虑到老人耳背、听觉不好,在外父母又因为工作接听电话不方便等问题,陈超老师依然喜欢以上门家访这种方式与“代理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除非遇到“代理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学校、老师的安排不理解的情况,他才选择与孩子父母进行电话沟通。
此外,在陈超老师看来,对留守孩子的家访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家里”或“家人”这个层面,孩子才应该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源头。教学之外,陈超把每位孩子都摆在朋友的位置上,通过与他们交流、做游戏来拉近距离,全面关心其衣食住行学。
当下家访
与时俱进 形式多样 更为便捷
2004年参加工作的李婧雪是典型的80后老师,每个新学期伊始,她都会详细登记每个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甚至QQ号码,以便随时和家长们保持联系。
现在,通讯方式发达,家访也不仅仅局限于老师上门家访,“有家长会主动到校来接受家访,我也常打电话,甚至通过QQ聊天的方式跟家长们沟通。”李婧雪介绍说。
在李婧雪的QQ主菜单分组栏里,笔者看到有“学生家长”这样的分组,通过此种方式,她已与10多个家长取得了联系,这个学期,李婧雪正在收集更多的家长网络联系方式,准备建立一个QQ群。
据笔者了解,像李婧雪这种通过电话、网络联系家长的方式,目前对城区的老师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多样的家访形式使家访工作开展得更为容易和轻松。
1998年参加工作的内江市实验小学张可老师认为:“年轻一代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家访,他们很乐意跟老师聊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
通过采访,笔者发现,伴随新型家访方式的普及,年轻的老师们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生于1990年的谢静,是威远县小河镇中心校惟一一名外地教师,班上59名学生中,有20个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成长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自尊心更强,也更容易受到伤害。作为一名年轻的乡村班主任老师,平时除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谢静更要关心班里孩子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出行安全等。在谢静看来,老师不仅能提供给孩子们知识,也能给他们提供精神慰藉。
成绩好的要予以表扬鼓励,成绩差的要找出优点激发信心,活泼好动的要发挥特长,三年来,谢静挨家挨户地对班里的孩子进行家访,一个孩子都没落下……
一旦有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不佳,她就要及时家访,排查情况,给学生最恰当的精神抚慰。
上学期开学的时候,谢静发现班里有一个小女生突然变得不合群,上课精神不集中,老爱在纸上胡写乱画,下了课也不再和往常要好的小伙们们一起玩耍,而常跑到初中部去找一个高年级男生。
“莫非是早恋?”谢静心里咯噔了一下。
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问题,谢静不敢声张,而是一边悄悄和女生的妈妈联系,让她多注意女生的心理变化,尽量和爸爸一起多关心她的日常生活,用家庭的温暖感化她,同时再三叮嘱家长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声张,注意尊重、保护孩子的隐私;另一边,谢静让班上几个女生主动找这个女生玩,慢慢地把她的注意力拉回到了纯洁的友谊中。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之后,谢静发现,这学期,这个女生的状态又变得正常了,成绩也恢复到了以前良好的状态。
新闻推荐
(彭宇记者徐静)9月9日,威远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全县150名优秀教师、50个先进集体受到通报表彰。收获荣誉的同时,县委、县政府“亮”出的教育成果,更让在座的教师们倍感欣慰,信心满怀。据介绍,威...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