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兴”字打头 县区呈现新气象—— 内江市县区发展成效显著

内江日报 2013-08-02 04:56 大字

◇本报记者 李仁胜 实习生 徐艳梅

成效篇

产业“兴”, 新兴产业全面开花

纵观内江的发展历程,工业兴、城市兴,工业发展决定内江在全省的地位,工业发展水平影响着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内江100多户国有企业正是由于缺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内老三”的优势一度成为历史。

如何紧抓县区发展振兴的机会实现全市工业经济的壮大,内江通过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战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找到了出路。

2012年,内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8.18亿元,增长13.6%,差一点就闯入“千亿元阵营”。

2012年,内江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完成103.2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实现502.70亿元,增长17.1%。继成都、德阳、绵阳和宜宾市后,内江成为四川省第5个规模工业增加值超500亿元的市。

简单的数据背后,则是一个个工业创新、产业转型的生动缩影。

2013年4月,内江被正式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绿色产业”的崛起再一次成为内江市工业的一大亮点。

摒弃“黑、老、粗”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瞄准绿色、环保发展之路,在各县区的努力下,内江的工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2012年6月29日,总投资为106亿元,内江市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工程项目、全省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川威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功点火。同年年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内江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3年4月,在市中区白马镇正在建设的“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内,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洁净煤发电机组成功投入运行。它的运行可以有效利用国内大量低热值煤炭,大幅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并引领着清洁高效利用煤的发展方向,对改善雾霾天气、减少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作用。

昔日脏乱差现象突出,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常年困扰的牛棚子“变脸”重生,转型升级为规模占地5000亩、投资34亿元的中国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包括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项目、污水处理厂等多个中心和分区,具有了再生资源集散交易、物流运输、回收分拣、示范加工、污染处理等诸多功能。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全国首批7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

……

新产业的集聚发展,圆了全市工业“绿色发展”梦。

在“绿色产业”崛起的同时,一大批重量级的央企、民企、外企纷纷抢滩登陆内江,为内江市各个县区的工业发展之路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美国惠普、中国建材、韩国SK等15户世界500强,中铁重工、中国节能、中冶科工、大连万达等27户央企国企及15户知名民企,外来投资总额近千亿元。

随着惠普、巨腾国际等知名电子信息企业的入驻,内江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现已被列为“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成功融入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内江汽配业荣膺全国第九、四川唯一的“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后,通过引进天津物产等世界500强,到2017年,汽配产业将跨过500亿元大关。

……

目前,分布于内江市各县区、总承载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七大工业园区,正以新兴产业为依托,逐步形成以现代物流、医药化工、冶金建材、食品饮料等产业为代表的特色园区。

城乡“兴”,小镇农村迎来新气象

作为县区发展振兴战略的突破口,新区、新镇、新村、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内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载体、主阵地、主战场。在县城、小镇和农村,处处透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各县区科学定位发展,综合考虑区位、资源、人文、产业等特点,高水平规划和建设新城区,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新镇呼之欲出,各具特色的新村聚居点和新农村综合体正在形成。

目前,资中县编制完成了38平方公里县城总规,和凤凰岭、明心寺等5个片区控规,银山、球溪正在编制城镇建设总规和控规。

威远县县城总规(2010-2030)已经省上批复,正在编制控规、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连界镇总规已通过市上审批并取得批复,镇西镇已编制总规。

隆昌县已编制完成5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界市镇高铁新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龙市镇正在编制完善5.1平方公里总规。

市中区城南·乐贤新区总规第二阶段已完成,白马镇控规方案已基本形成,凌家镇在对新镇规划做进一步完善。

东兴区椑木镇椑木片区117平方公里城乡统筹发展总规、22.58平方公里控规已获通过,田家镇编制完成了总规和重点地段控规。

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内江市各县城新区和重点乡镇的建设中,已完成投资3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0%,新增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0%,超额完成了半年建设任务。

作为城市、乡镇的重要延伸,全市的新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今年7月7日,内江首个新农村综合体——“尚腾新村”开村,吸引了众多城乡居民参观旅游。

摘葡萄、赏荷景、观书画、游画乡,前来观光的游客可以体验新农村的风土人情,而村里的百姓也借助种植葡萄、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等实现发家致富。“尚腾新村”也成为内江市在四川省市州中率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途径的典范作品。

“尚腾新村”不是个例,目前,东兴区的赵家坝、资中县的平安寨、隆昌县“群乐人家”、威远县四方村等4个新农村综合体正在加紧实施中,预计今年全面完成,而更多的城市综合体也在规划、建设之中。

继成都之后,从2012年9月3日隆昌县古宇村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起,内江在全省所有市州中率先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内江而言是个新事物,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创新不断。“三自一引”原则, “五步”工作法,城乡统筹目标考评体系,城乡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1+4”工作方案,基层民主制度、户籍制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

这些独具内江特色的工作方法,让内江市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稳健推进,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住在农村,空气好,花草树木也多,比城里的小区还方便,大家都往乡下跑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市中区永安镇太平寺村2组的潘华金开始谋划以后的新生活,“依靠乡村旅游,我们也能搞农家乐创业增收了。”

2013年,内江市又启动24个乡镇、406个村、4294个组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规划,到2015年,内江市将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而内江的广大农村,也将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焕发出新的活力。

民生“兴”,人民福祉迈上新台阶

加快实现县区发展振兴,落脚点在发展为民。

实现县区发展振兴,最终的目标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新区建设重塑经济版图,新镇建设拉动镇域经济,新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每一个新项目的“开花、结果”,都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效益:收入增加、环境改善、幸福感逐渐增强。

在“2012·内江市十大民生实事”评选结果中,涉及各县区的民生工程就占有九项。

——内江旧城面貌大幅改善,城市形象、城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全市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市新建成保障性住房9737套、60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

——内江市城镇低保保障标准由235元/月提高至280元/月,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1200元/年提高至1500元/年,确保了内江市城乡低保对象的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有效缓解群众“出行难”。2012年,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水泥路)1810公里,完成投资14.32亿元。

——内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新突破。在2010-2012年度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竞赛中,内江市水利项目和农建综合管理项目双双获得二等奖,为全省开展该项竞赛16年来内江市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创新构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工作中,内江市企业全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维护了职工的权益。此项工作被推荐参与2013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

——2012年,内江市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386.84公顷,绿地率达到33.02%,“城市绿肺”基本形成,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顺利通过“四川省园林城市”验收。

——全面落实教育助学。投入资金2.41亿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惠及35.9万学生。

——新农合受益程度创新高。2012年全市共投入医改资金8.9亿元,323.59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的民生目标,内江市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据悉,今年内江市民生工程共10大项137小项,较去年新增34小项。1~6月,已完成年度目标的有30小项,占项目总数的21.9%;超进度或按进度推进的有98小项,占项目总数的71.5%。全年全市民生工程计划安排资金59.1亿元,较去年增长38.7%。截至6月底,预算执行3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4%。

新闻推荐

小河镇加强重点项目监管

(杨林)威远县小河镇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响五路硬化工程、供水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停车修车洗车综合体建设、小河镇污水处理厂等12个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