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坝街的纺麻人家
◇杨乙敏
麻绳分为两种。
一种是粗麻绳,这种麻绳在水里不容易被腐蚀且经久耐用,主要用于捆扎各种大型货物。另一种是细麻绳,当时,各个药铺和糖果店用它来捆中药和糖果。由于需求量比较大,内江河坝街纺细麻绳的人家比较多。
笔者小时候路过住家的街道口,总能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那里纺麻绳。她中等个子,身材消瘦,一头短发显得干练,穿一件青色的阴丹蓝布对襟扣上衣,脸无血色,但眼神透着光。她的双手不停地从一个绕线框上绕麻绳,一边添加,一边绕线,不一会儿,光滑的麻花绳子绕出来,成为一根根成品细绳子。
纺麻这一幕总在脑海浮现,笔者于是循着当年的足迹,几经询问,有幸联系上了纺麻人家的后人何淑琴。那时,她家主要以纺细麻绳维持一家人生活。提到当年纺麻的情景,何淑琴记忆犹新,她自豪地说:“我的手脚非常麻利,一天能纺50根麻绳。”
纺麻绳的原料是供销社到农村收购的。那时,有的生产队专门种植黄麻。黄麻成熟后,社员们从麻茎上剥下麻皮,再分离成细条,放到池塘里浸泡,完全浸透后,再捞起来晒干。浸泡后的黄麻更有韧性。
供销社把原料拉回来再供应给麻厂,个体要纺麻绳的,必须通过麻厂才能领到原料。在计划经济年代,各类物资都控制得很严,不是谁都可以得到这份工作的,必须有关系才行。在大家都吃不饱饭的年代,谁不想找一份工作做呀?何淑琴的舅舅是麻厂跑业务的,才能顺利地能做上这份工。最初,何淑琴母女到麻厂用箩筐去挑回原料,大约是制作一个月的量。原料是一捆一捆的,每一捆都要过秤,领走了多少,交回来也得是多少,不能短斤少两。
手工制作麻绳的种类很多,但她们采用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第一道工序,把一个能转动的绕线框固定在板凳上或者墙头,先是粗加工,把毛坯绳放进绕线框,用三根毛坯料绕成一股绳子,在纺绳子过程中,左手不停地绕,右手不停地续添麻坯子,绳子顺势绕在盘线框上。她们一般都是站着操作,手上动作飞快,熟练地转动线框。第二道工序叫做传绳:把刚刚加工出来的绳子通过竹筒绕出来,就是成品了。每绕一根麻绳的长度为三米。
然后, 取一个两头锯开后留有锯齿的竹筒,将毛坯绳从竹筒中间穿进去,一头固定在竹筒锯齿上,绳子再通过竹筒锯齿口拉出。一个竹筒约一尺长,然后用竹筒来丈量制作绳子的长度。先用竹筒一圈圈地把绳子量出来,一尺竹筒丈量三米长度的绳子,每次要量九圈,这就是绳子的长度。每次穿进三根细绳,再在竹筒里一直绕线,合成一股绳子。就这一个简单的竹筒,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完成。
何淑琴母女俩纺麻绳时,母亲进行第一道工序,她进行第二道工序。母亲在纺头道工序时,把每一根要纺的细绳加工出来,然后何淑琴就用三根细绳加工合成一股。刚开始,她一天可以纺20根绳子,后来手脚越来越快,增加到30根,最后能纺出50根,这是很高的产量了。
何淑琴的父亲在家具厂上班,一个月只有30元工资,根本不够全家人用。她的母亲没有工作,就在家里纺麻,她们每天要做到很晚才能休息。何淑琴一边读书一边纺麻,在家里纺麻打顶手,生活还算过得去。
少女时代的何淑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美的向住。为了挣初中的学费,为了过年穿上漂亮的新衣裳,何淑琴努力纺麻,一双巧手在纺麻竹筒的翻滚中开出梦想之花。
作者简介:杨乙敏,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中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会员。有数十篇散文发表。出版有《沧桑人世情》散文集。
新闻推荐
◇内江市第四小学钟引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应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普及,信息化课...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