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治水治污的内江行动——内江市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综述

内江日报 2017-06-22 04:06 大字

◇本报记者刘小玲

碧水微澜,九曲十一弯的沱江穿城而过。依水而建,秀美的沱江增添了这座城市的灵动与生机。

然而,内江市作为沱江流域范围内唯一严重依赖沱江供水的城市,随着沱江进入全域污染状态,修复治理迫在眉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江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落实全省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以环境的持续改善惠及人民群众,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

甜城内江,正经历一次治水治污的全面洗礼。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丘陵地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的新路子,朝着“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迈进!

跳出“就水论水”传统思维,统筹结合、彻底治理、提升价值,做好“水文章”

每天傍晚,市民莫小程带着孩子到甜城湖边的清溪湿地公园,一边散步,一边吹着河风,安逸地享受着亲子时光。每到周末,他又会带着家人来到小青龙河景观绿道跑跑步、骑骑车,一家人其乐融融。

休闲的公园、健身的绿道,这些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优美环境与便利实惠,正是内江坚持污染治理与“城市双修”相结合,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取得的成效。

治水先治污。为整治黑臭水体,内江市从2015年起就积极开展排查工作,共识别出寿溪河、太子湖、谢家河等黑臭水体11条,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于2016年8月修订完善《内江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综合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整治各条黑臭水体。

在整治过程中,内江市同步建设截污干管、防洪堤坝、生态栈道、健康绿道,依山就势推进岸线生态整治,将绿道引入其中,把城区11条黑臭水体打造成11个连接城乡的带状公园,为市民拓展绿色休闲空间。

在内江,除了城区段的甜城湖,沱江还有众多支流,包括清流河、小青龙河、谢家河(含五星水库)、寿溪河、玉带溪、太子湖等。盘根错节的支流,与沱江干流构成了内江庞大的水系生态。

作为内江市城镇污水、城乡垃圾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6000万元的桐梓坝大桥至寿溪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人行栈桥工程水下部分建设。结合堤防建设实施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包括了沿江防洪堤和截污管道系统、道路交通、沿江生态景观等建设内容,项目建成后将发挥防洪、截污、交通、景观等多项功能。

事实上,坚持污染治理与“城市双修”相结合,只是内江市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措施之一。内江市坚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跳出“就水治水”“就治理而治理”的思维模式,着眼“统筹结合、彻底治理、提升价值”,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

内江市坚持污染治理与增强经济效益相结合,综合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周边土地整理储备,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坚持污染治理与城乡发展相结合,加快弥补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旅游小镇、生态小镇。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市坚持污染治理与循环利用相结合,把处理后的污水,作为城市生态补水、生活用水,通过再生水厂建设等,推动水资源循环化利用,变“死水”为“活水”。邓家坝和谢家河再生水厂项目将于2017年底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完善前期工作,开展前期设计,预计2019年建成。

与此同时,依托国家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园区,大力发展废塑料高值利用、废弃电器电子拆解、报废汽车拆解等产业,年聚集资源量100万吨,推动固体废弃物有效循环利用。

数据是工作成效的最有力证明。2016年,内江市沱江干流内江出境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水质。

打破“多头治理”传统模式,先谋快动、全域规划、统一包装,捆好“项目包”

在经开区四合镇尖山村旗子山沱江对口滩,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是内江城区饮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的施工现场。

“目前,工程正处于紧张的‘最后冲刺\’阶段,整个工地每天都争分夺秒地抢着工期。”据工程项目部副经理何与建介绍,目前,主体工程取水泵房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剩余的沿江输水管道,也将会按照设定工期,在本月底铺设完成。

取水泵房所在的这处工地,是工程的取水头“主阵地”。位于东兴区汉安大道与兰桂大道交界处的输水管铺设“分战场”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块“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前,不少过路的市民,都纷纷停下脚步,仔细阅读该图,了解这项工程。“这个规模相当大。”市民杨和清激动地说,“为了让我们能喝到更干净的水,政府是相当给力!”

政府“给力”,但不等于全部由政府“买单”。

事实上,这一项目是由政府主导一边建设、一边寻求社会资本合作,待找到合作资本后,再通过置换方式收回政府投入。

目前,内江市已梳理出63个污水处理项目、69个垃圾处理项目,统一包装形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个PPP项目包。

总投资分别约50亿元、18亿元的2个PPP项目包,实现了市、县(区)、镇(乡、街)所有项目彻底打包,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彻底打包。在包装工作中,县级以下的项目,由各县(区)负责前期工作,再交由市上集中打包,既提高了效率,又通过骨干项目带动了小项目。

然而,“缺钱、缺人、缺技术、缺管理”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边建设、边寻求社会资本合作。找到合作资本后,再通过置换方式收回政府投入,既不耽误项目进度,又能增强项目吸引力,快速回收建设资金。

按照这一建设模式,内江城区饮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即将建成投用,内江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也将于9月底建成投用。

就在几天前,总投资713万元的内江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开工建设,这既是改善内江市医疗废物处理方式,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创新工程,同时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民心工程。

总投资约3.9亿元的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处理沱江左岸的全部污水,收集范围包括沱江左岸城区和高桥片区。目前,项目已完成10.5千米厂外管网安装工作,厂内主体工程正在平场。

于2016年底竣工的东兴区垃圾压缩站及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谢家河湿地公园北段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已经竣工的、即将竣工的、正在推进的,在内江,治水治污的工程还有很多。

实际上,治水治污,内江一直在努力。

践行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根据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精神,2016年11月,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作出的《关于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作为“世代工程”。

早行动、早起步。由此,全域规划工作提上日程。

2016年,内江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水平编制完成《内江市水系统综合规划》《内江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由于扎实的基础工作,今年内江市获得省黑臭水体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居全省第一。

围绕省上“三年推进方案”目标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全域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迅速制定出台《内江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实施方案》和《内江市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年度计划、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内容,推动省上两个“三年推进方案”在内江落地落实。

目前,《内江市生态修复规划》、《内江市山体保护规划》、《内江市绿地系统规划》、《内江市城区市容环卫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也正在加快编制。《内江市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正在编制重大项目规划、投资负面清单,筛选出重点项目567个、总投资达1304亿元。同时,内江市正积极争取将内江纳入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地区。

突破“政出多门”传统机制,高位推动、联动治理、联网监测,打好“组合拳”

小青龙河是沱江北岸一级支流,流经东兴区10余个乡镇。东兴区正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垃圾站(点)等设施,实施河道整治、农村综合整治、沿岸生态景观和上游污染治理等工程,促进水环境持续稳定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工程实现了向农村延伸,推动了农村环境改善与提升。

从城区到乡镇,再到农村,城乡生活垃圾设施的建设也将惠及城乡群众。

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县)处理”模式,内江市正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从投放源头至市(县)垃圾处理的收运、处置体系,主城区、县城、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85%、70%。同时,通过三年行动,有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确保主城区、县城、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90%、50%。

甜城尽显优美生态,群众尽享优美生活。

6月18日,周日。市民董兴一家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小青龙河边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小青龙河景观绿道建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来这里度周末,昔日散发着刺鼻气味的“臭水沟”变成了城市的生态风景,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家园梦想越来越近。

“内江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市民纷纷点赞。“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的肯定,缘于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政理念,缘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缘于抓铁见痕的非常规措施,缘于全市上下打赢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和《四川省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要求,坚持高位推动、精心谋划,成立内江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如何打破“条块分割、多头治水”的传统治理模式,解决体制不顺、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等问题?

直面建设20个涉水项目的艰巨任务,内江市成立了“涉水办”,统筹推进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从相关单位抽调骨干人员60余名,成立项目综合推进中心,建立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创新“项目生成、评审提升、综合推进”三大机制,采取“条块结合、分线作战”的方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建立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例会制度,每周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召开例会,督导项目进展,解决困难问题,保障项目建设。明确主城区、县城、乡镇排水系统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以及行政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统一由住建部门承担,有效解决体制不顺、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等问题。

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如何加强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监管?

面对信息管理的复杂任务,内江市设立了一个市级、三个县级城镇污水处理运行监督站,将于年底前建成启用。同时,建立污水处理信息化监管系统,对城乡污水处理厂从进厂水量水质、处理工艺、技术参数、设备运行状况、能耗药耗、出水厂水量水质等,开展全过程在线监管和数据记录,分析和监控运行状态,提高预警水平,并将数据传送到省住建厅管理平台,实现全省联网。

结合落实河长制工作,全市将形成科学治水、系统治水的大氛围,变“末端治污”为“源头控污”。

内江市出台了《内江市2017年河(库)长制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内江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规则》、《内江市市级河(库)长工作推进机制》等制度,及时编制“1+1+4”工作推进方案。落实各级河库长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责任,发挥40名市级河库长、157名县(区)级河库长、787名乡镇(街道)级河库长、3380名村(社区)级河库长的作用,推动全市纳入河(库)长制管理的213条河流、356座水库水环境持续改善。

治水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只有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才能真正根治污水。

下一步,内江市还将按照“1+5”方案,继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内江行动,实施重点工程造林绿化、生态脆弱区治理、水系绿化、城市森林建设等八大工程;加快省环保督察反馈的66个问题和内江市自查的30个问题的整改等工作。

城市景观随着水质清亮而清晰起来,人们轻盈地呼吸、明亮地生长。傍晚,夕阳辉映下的甜城湖,波光粼粼,健身娱乐的市民欢聚于一个个湿地公园,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事实上,这仅仅是破题、起步、开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不少困难要克服,还有很长的路要坚持走。内江,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人与水的故事,已经揭开了新的篇章。

我们相信,通过一场治水治污攻坚战的全面打响,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全面提升,环保设施条件的大力改善,流域污染的全面治理,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新闻推荐

深化残健融合 展现艺术才华内江举行《健康欢乐颂——推进残疾预防 健康成就小康》公益文艺汇演

(记者徐静)6月20日下午,由内江市残疾人联合会、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健康欢乐颂——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公益文艺汇演在沱江剧院举行,残疾文艺爱好者和大学生同台表演,为市民带来...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