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精准帮扶,助力亢家村脱贫攻坚——记先进驻村干部黄杨
夜雨之后的晴天,碧空如洗。6月5日,在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村委办公室旁,10余名村民在20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里缝制衣物,市纪委派驻亢家村的驻村干部黄杨正与厂房管理人员交流村民们近期的务工情况。而这里,正是去年黄杨联系引进的四川祥和茂制衣集团有限公司亢家村服装加工点。
作为省定贫困村,亢家村基础设施差,产业底子弱,劳动力大量外流。2015年12月,黄杨派驻亢家村后,从了解村情、民情做起,通过产业、教育等全方位扶贫方式,助力亢家村脱贫攻坚。今年,黄杨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 帮扶先进驻村干部,成为内江市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同志。这也是对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最好注解。
◇全媒体记者许秀莲文/图
引进服装加工项目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归家就业
从村公路转入一条小路,前行几十米便能看到一栋崭新的楼房,这就是贫困户代晓丽去年才搬进的新家。
代晓丽今年45岁,与丈夫陈永森同龄,20岁的大女儿陈敏早前一直在外务工,9岁的儿子在亢家小学上三年级。为了照顾儿子,代晓丽一直在家务农,陈永森和女儿则在外务工挣钱,但因缺乏技术,父女俩工资都不高,以至于家里的房屋年久失修,十分破旧,想要重建却没有资金。
黄杨了解到代晓丽一家的情况后,积极为其争取危房改造政策。2015年底,代晓丽家的房屋纳入全村首批D级危房改造计划,去年6月,代晓丽一家便搬进了新房。不仅如此,今年开始,代晓丽还享受到了贫困村公益性岗位,帮着打扫村道,每月可得400元,加上陈永森父女俩的务工所得,去年底,一家人在已成功脱贫的基础上,日子愈发好过起来。
在去年产业引进工作中,黄杨了解到四川祥和茂制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和茂公司)为降低人工成本,有意到农村设置服装加工点。一个需要生产,一个需要发展,双方一拍即合,经过充分协商和实地调查,祥和茂公司决定在亢家村设立服装加工点。
亢家村幅员面积1.92平方公里,辖10个组,共439户12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84人。通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走访,黄杨发现村上产业基础较弱,没有优势产业,大部分是家庭式、零散式人工种养,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维持基本生计。全村劳动力人数788人,外出务工的村民就近600人,留在村上的大多为老弱病残,空心化特征较明显。
祥和茂公司的进驻,让不少村民看到了在家乡也能得到良好发展的希望,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在亲人的告知下,纷纷返乡就业,陈敏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外面工资不高,花费还大,有时候还不够个人用,现在村里建了厂房,有了就业机会,就想让她回来就近上班。”代晓丽说,今年初,她把在广东务工的女儿叫了回来,到村里的服装加工点上班。
“村委负责提供厂房,祥和茂公司租用,所得租金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工人就近招聘,优先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岗前由公司进行统一培训,上岗后计件发工资,村民们既可以在厂房上班,也可以在家里制衣,一点都不耽搁农业生产,村民们在农闲时也能有收入了。”黄杨说,这个项目的实施,有效满足了亢家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需要,确保贫困人口有稳定收入,实现可持续脱贫,同时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黄杨介绍,为方便村民,祥和茂公司服装加工点厂房选址于村委驻地。今年3月,2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可吸纳40-50名村民务工,可实现人均年收入2-3万元。目前,共有20余名村民在此务工,根据个人的熟练程度和时间多寡,月收入800-3000余元不等。
动员社会力量支持
持续教育帮扶解除后顾之忧
临近中午,阳光正烈。黄杨来到亢家村5组,将一桶食用油交到了贫困户王新华的妻子包宗珍手里。记者询问得知,这是市纪委领导将自己的端午节工会福利送给了帮扶的贫困户,王新华家就是其中之一。
王新华今年64岁,妻子包宗珍今年65岁,儿子王家学在外务工,儿媳在家里照顾包宗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6口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十分温馨。不料,2015年,包宗珍在送孙子上学时,被树上掉落的蜂窝砸中,全身被蜂蛰伤,中了严重的蜂毒。
及时送医后,因为病情过于严重,包宗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近3个月,才转到普通病房。包宗珍住院治疗近半年,医疗费用高达40万元,尽管新农合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报销,郭北镇党委政府也积极为包宗珍一家捐款,但余下的医药费依然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沉重一击。蜂毒导致了听力障碍和时不时的头痛,包宗珍病愈后,不仅失去了劳动能力再也无法做农活,还需要人照顾。
鉴于王新华一家的特殊情况,黄杨通过帮扶部门,结合王新华的养牛特长,特意为他家送去了两头品种优良的幼牛,帮助他发展养牛产业,并对包宗珍实行低保兜底,助力王新华一家能在今年底脱贫。
不仅如此,去年底,王新华的两个孙子王文和王杰还因成绩优秀,获得了平安成长奖学金共计800元。
原来,因为亢家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较多,为了保障贫困学子不因贫失学,黄杨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全力促成了平安金服内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金服公司)到亢家村开展爱心助学暨教育扶贫活动。
2016年8月29日,在东兴区直机关工委的帮助下,实现平安金服公司集体募捐3万余元,资助亢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所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中小学阶段21名,初中阶段5名。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协助下,平安金服公司现场组织发放了助学金和书包、文具等,捐助款物累计14000余元。
同时,为体现长期激励和持续扶贫,亢家村设立平安成长奖学金,对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和升学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贫困学生,再次予以资助。去年底,亢家村共有11名取得优异成绩的贫困学生获得“2016年秋季学期平安成长奖学金”,共发放奖学金4400元。其中王文和王杰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奖学金分别为600元和200元。
实施个性化帮扶
根据贫困户需求制定帮扶措施
今年春节刚过,亢家村的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单位就为全村贫困户送上了一份高含金量的脱贫 “大礼包”——由黄杨牵头各帮扶单位制定的《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个性化帮扶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脱贫也要因人而异,根据贫困户自身的经验和需求,瞄准贫困户的脱贫缺口,量身定制帮扶措施,缺啥补啥,更加精准地实现户脱贫、村退出。”黄杨说,《规则》力求激发群众主动脱贫的积极性,采取尊重群众意愿,群众出“小头”、帮扶出“大头”的模式,由村两委履行事前审核和事后验收职责,对贫困户脱贫所需的生产、生活、住房、教育、医疗、意外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全覆盖。
亢家村4组贫困户曾开发就是个性化帮扶的受益者。
曾开发今年49岁,因妻子李连英5年前患上了胸膜炎,治病花费近9万元,不仅掏空了家底,还欠下了债务。手术后,李连英在家里“瘫痪”近一年,其间全靠曾开发照顾,病愈后,李连英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做一些轻巧的事情。儿子和儿媳在外务工,孙女和孙子还小,也都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曾开发只能想办法在家里发展产业。
“我当时就想养鸡,政府扶持我把产业发展起来,但也要我自己努力、肯干,才能实现脱贫,不能一味地让政府给。”曾开发说,通过黄杨与帮扶单位的帮助,今年3月底,他用落实下来的4000多元扶贫资金购买了110只肉鸡,并在屋后的山上围起了简易鸡舍。
“等这批鸡长大卖了,再去买一批来喂,以后我就安心干这个了。”记者到达曾开发家里时,他正在屋后的鸡舍里喂鸡,院坝里还有20余只鸭子“嘎嘎”地叫着。蓝天白云下,曾开发脸上洋溢的笑容格外耀眼,相信今年底如期脱贫后,他的笑容会更加灿烂。
新闻推荐
市中区“黄氏吹糖人”制作技艺展示:“糖人”二次亮相非遗节,游客体验秒变“粉丝”
(全媒体记者黄彬鹏)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当天,在内江展馆,市中区“黄氏吹糖人”制作技艺区成为不少游客争相体验的区域。“这个惟妙惟肖的‘小猫\’‘小牛\’糖人竟...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