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内江打造为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 全市旅游发展座谈会部分发言摘登
“要把内江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的第三大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李益彬)
面对激烈竞争和挑战,内江旅游业要异军突起,就必须彰显自我特色,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要准确定位内江旅游目的地性质,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和制高点。要把内江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的第三大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只有把性质定准后才能找准自己的特色,在差异化中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
二是内江的旅游形象定位除了之前提过的“大千故里,文化内江”、“成渝之心,川中枢纽”外,还应该把“甜蜜之城,美食之乡”加进去。因为内江美食在川菜中独具特色,内江可以打造出甜城菜系、大千菜系、大千美食等。
三是要深度整合资源,打造精品,寻求引爆点。内江要高起点、大手笔全力打造2~3个在西南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同时完善产品体系,打造出具有引爆力的拳头产品。
四是要坚持“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干线”方针,发展大旅游,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各部门各行业也要通力合作,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整体推动的发展格局。
“内江旅游不妨实施“123”发展战略!”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王冲)
内江旅游不妨提出一个“123”发展战略——
“1”即理清一个思路,建议以“线路统筹、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为内江旅游的发展思路;
“2”即抓住两大资源,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应该突出自然资源;
“3”即突出三个重点,首先依托沱江风光和环内江城区,大搞乡村旅游,把内江人气造出来,其次巧干加精干,推出一批精品的景区,再次是整合营销,塑造品牌,融入川渝。
具体措施为:
——营造氛围,创新机制。
组建一个旅游发展基金;县(区)一把手抓旅游,完善一批规划,用1~2年打造1~2个精品的景区;每1~2年每个县(区)完成一个国家4A或者3A优秀资源、国家或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严格考核,县(区)书记、县(区)长作为打造景区或创建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在城市打造过程中,按照旅游要素来配套,内江城区、各个县城形象就会有大的提升;将旅游纳入到目标考核当中,而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适应市场,调整方向。
第一,既要打造以人文文化为主的景区,更应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以适应中国和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打造更多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第二,开发成渝游客喜欢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第三,以大千故里、范长江故居等人文文化资源为主的景区应以保护为主。
——科学规划,形成“一心、两带、N点”的大格局。
“一心”,就是内江市的旅游中心城市,城市里应完善几条特色商业街、几个城市游憩区、几个旅游集散中心。“两带”,就是“沱江乡村旅游休闲带”和“环内江城区乡村旅游游憩带”。“N点”,就是N个旅游支撑点。
“希望内江旅游业中先有一头‘狮子\’冲出来!”
(北京博大方略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南分院院长、文化旅游产业高级策划师卢加强)
所谓新型旅游经济,即以旅游为导向,实施“旅游+农业+文化+科技+社区”五业并举的经济。内江在发展旅游方面具备文化优势、山水优势、美食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这五大后发优势。
“以新视角求新发现写新文章”。建议内江发展旅游要转变思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群羊不如一头狮子”,希望内江旅游业中先有一头“狮子”冲出来。
——内江发展旅游要实施“一城四景”战略,以打造旅游城市带动大千故里旅游区、隆昌石牌坊、资中文武庙加状元街、威远穹窿地貌四个景点发展。同时,还要实施“景城合一”战略,四景中尤其要重点发展大千故里旅游区,做到“景即是城,城即是景,景在城中,城在景中”。
——内江要在水(沱江)上做文章,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把高科技、文化、美食等元素融合起来,把内江打造成为商机无限、魅力无限的旅游热土,游人结构也可以得到根本改变。
——内江旅游要形成包括川南游人、川渝游人、川滇黔游人、国际游人在内的几级游人结构;形成农业、科技、文化、旅游、产业地产几业拉动的发达产业链条;内江要挖掘资源、依靠政策来抓旅游,实现区域经济明显增强目标;把旅游地和生活地有机融合,把内江建成老百姓期盼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
“‘四个三\’推动内江旅游发展!”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所长、博士陈璇)
内江发展旅游目前存在三方面优势:内江处于成渝经济区中心,拥有川南门户地位,区位优势明显;内江既有书画艺术、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资源,也有沱江、穹窿地貌等自然资源,资源整合度比较好;内江作为四川省重点规划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交通优势明显。
但内江发展旅游也存在旅游定位不很明确,产品有待升级,景区通达性比较差,缺乏旅游资源整合等问题。
因此,建议内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特殊的扶持政策,创造特殊社会环境,点燃市场的力量,让资金、人才、技术,成为推动内江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具体而言就是“四个三”:即“三大转变”、“三大创新”、“三大推进”和“三大融合”。
——“三大转变”:一是以休闲度假为主打产品;二是以大项目支撑带动大发展,大项目主要是指大千文化项目,甜城湖开发,乐贤半岛、穹窿地貌、资中古城等项目;三是以差异化、集聚化、国际化为内江的旅游特色。
内江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抢占先机,把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创新活力三重性叠加,用新思路、新举措、新契机推动内江旅游发展。
——“三大创新”:一是开展改革试点,学习借鉴打造旅游改革试点城市的经验,尤其是在“景城一体”大的行政管理体制上实现突破;二是创立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试验区;三是创新招商引资和投资引进机制。
——“三大推进”:一是开展度假旅游资源转化,打造度假旅游产品;二是实施国家级旅游资源景区化;三是组建国有资产控股的龙头旅游企业集团。
——“三大融合”: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旅游和城镇融合发展,旅游和科技融合发展,综合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元素将旅游业发展壮大。
“高规格高起点打造内江旅游文化!”
(内江市佛教协会会长、圣水寺主持智海)
内江要发展旅游文化,可谓资源优势明显。首先,一江两岸两塔六寺集聚在城区10公里范围内,这种集聚优势在其他城市相当少见,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其次,内江的穹窿地貌极富地域特色,浓厚的大千文化已声名远扬……
内江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不言而喻,可亮点建设很少,吸引力不够,没有一张响亮的名片拿得出手。因此,要加快内江市旅游文化发展,就必须在思想上重视,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并采取具体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内江市各大旅游景点都属于远距离观光,不能深入体验,这对旅游的发展十分不利。建议政府在旅游文化建设方面,应拟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整合周边资源,凝聚旅游优势,挖掘文化内涵,高规格高起点规划设计后,将项目打捆打包引进企业资本,利用“借鸡生蛋”的形式,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同时,媒体应积极引导市民充分认识内江市旅游优势,亲身体验我们自己的资源。任何东西,只有自己感觉好才会舍得去宣传。同时,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内江市的资源优势,切忌将旅游发展停留在文字和汇报上。
圣水寺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具有千年禅林文化,已经成为内江的一张名片。建议要高规格高起点规划建设,突破滴水为界的历史瓶颈,协调周边环境,将圣水寺千年禅林的品牌打造出来。
“内江旅游最大的亮点就是水。”
(内江诗词学会副会长、民间艺术家协会顾问甘光地)
一座城市要发展旅游事业,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旅游品牌,内江旅游最大的亮点就是水。
如何发展内江旅游业?
首先,内江最大的自然优势特点就是一江两城,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打造。
其次,打造内江的人文景点。一是打造水中观光。目前沱江的旅游观光景点十分单一,且水中没有亮点,无景可观。建议在水中打造观光景点,在游船内设置统一的景点解说词,同时通过广播进行宣传介绍,让游人有可观可赏可宣传的景点,更加清楚地了解内江旅游文化。二是打造岸上观光。沱江两岸景观亮化是有口皆碑的,可观光景点还缺乏自身特色和亮点。可在岸边打造内江十大文化名人雕刻和景观亭,这样不仅彰显了内江的文化,游人还可在景观亭观两岸风景,这样就形成水中岸边资源共赏的效果。内江的文化底蕴浓厚,在城区应选四个点,打造四处匾额,并刻上具有内江文化特色的四个主题词:“天开文运”、“汇澜有斐”、“龙藏瑶函”、“腾蛟起凤”。
沱江两岸风光好,有西林寺、大佛寺、圣水寺、兰桂大道等。建议可以借鉴西湖打造经验,整合沱江沿岸的寺庙、山等资源,充分利用水优势,把内江变成一个大的风景区,将内江旅游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业内人士如是说——
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胡红雨:
要区分旅游群,打造独特的旅游方式。内江旅游应以活动为载体,如举办大千龙舟节、三月闹婆城等民俗活动。要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永久性的会址。如以张大千为代表的全国乃至世界书画平台、以范长江为代表的全国新闻记者论坛、以甜城糖业为代表的糖业论坛等,用活动带动旅游。
范长江纪念馆馆长段瑞明:
文化名人是影响一个地域、一个行业、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发挥名人效应,树立旅游文化品牌,可以扩大内江对外影响力。内江继“张大千”品牌之后,可以利用东兴区红色革命老区的优势,结合文化产业,大力打造“范长江”这一人文地理景观,并争创典范。
隆昌“三古之旅”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真喜:
要从游客角度出发,明确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和挖掘现有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产业的打造上,突出重点;加大旅游商品和旅游路线的“捆绑”,开发出更多的富有内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内江市旅游业应该走市场化道路,独立组建自己的旅游平台和资源,招商引资。同时,旅游产业不仅要抓好建设,还要抓好营销。建议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可组团进行捆绑营销,争取一炮打响。
内江走天涯户外俱乐部总经理 朱武伟:
旅游资源可以“无中生有”,内江可以借鉴其他城市,发展“无中生有”旅游资源,比如修建大型娱乐场等。
市旅游协会会长、运亨大酒店总经理张岩:
内江旅游应多元化发展。内江是“成渝之心”,旅游业有很多大的发展机遇。在组织大型旅游活动的同时,内江应打造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名片。
(本报记者 兰萍 实习生 包中强 杨彩红 整理)
新闻推荐
2013年台商在川项目 投资达123.91亿美元内江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内建立台商工业园
记者2013年12月30日从省台办获悉,2013年四川省对台招商引资稳步向前发展,2013年新增60家台资企业。截至2013年底,全省已累计登记注册台资企业1656家,项目投资总额123.91亿美元,利用台资106.25亿美...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