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支书的“城市梦”
自2004年当上市中区白马镇董家村村支书以来,尤永一直致力于将董家村打造成“农村中的城市”,让村民过上“市民的生活”——
◇本报记者 兰萍
修建白马“绕城路”
打通村民致富大道
董坊路,全长1128米,连接内江至凌家主干道、白马镇沿河公路,三段路连通后绕白马镇总长达5公里。镇上的居民喜欢饭后在该条路上散步,他们说这就是白马的“绕城路”。
2009年前,崎岖的道路成为村民出行和发展生产的最大难题。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连几岁的小孩都会说,尤永更深知其中的道理。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将这一情况反映给镇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政府决定修路,但村民还得集资近6万元。
要筹资并不容易,有村民认为修路“只是为了有车的尤永”,对他们并无多大益处。通过做思想工作,修路涉及的两个组近400名村民,每人交了应交的修路费。村里的一些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生活困难,尤永就替他们交了修路费。通过集资筹得4万多元,可还差1万多,尤永毫不犹豫地说:“我出!”
路修好了,村民乐了,抱怨没了,村里一下多了十几辆小车。受益最多的还是菜农,尤永告诉记者,董家村的主要产业就是种植蔬菜,没修路前,村民要将菜运出去不容易,现在车可以直接停在菜地旁,非常方便。
通天然气建小水利
生活生产更方便
寒冷的冬天,背着背篓上山砍柴,被冻僵的手有些握不住柴火……想到以前上山砍柴的情景,董家村3组的村民江志元说:“太麻烦了,还是现在用天然气好。”
2010年的一天,有村民找到尤永,“尤支书,我们这里什么时候能通天然气啊?”
这句话问到了尤永的心坎里:是啊,烧柴做饭不仅麻烦,还污染空气破坏生态,要是能用上天然气就好了。
纸上谈兵不行,尤永立即与天然气公司和有关部门联系,并向村民大力宣传。听到这个好消息,村民十分积极,都表示支持。这也使得董家村成为白马镇第一个通上天然气的村。
生活方便了,可生产对于村民来说还是个难题。在许多村民的意识里,种地就是靠天吃饭,天气好就丰收,天气旱,那就只有“仰天长叹”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董家村搞起了小微水利建设。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早日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尤永在缺资金的情况下,私人垫资20万保证工程建设。
自从搞了小微水利,村民生产用水得到了切实保障,种出来的蔬菜产量更高质量更好了。
建设休闲锻炼场所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饭后散步、锻炼身体,这些城里人做的事,董家村的村民也能做了。
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今年11月,尤永将村委会门口自家的土地“贡献”出来,硬化成平坝,并栽上绿化树木。
听说董家村1组村民想修建休闲场所,用于跳“坝坝舞”、停车,尤永表示赞同,还出资3000元支持修建。
休闲场所建设好后,村民平时可聚在这里跳舞、聊天。可尤永总觉得缺点什么,“对了,再安几个健身器材,就和城里的广场一样了。”尤永多次联系朋友,终于获得了10个健身器材。
12月25日,在村委会门口的坝子内,3名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看到尤永过来,都热情地招呼他。
“道路通了,休闲场所有了,绿化搞好了,许多市民散步都会经过这里,这样就有了人气。有了人气,还害怕没财气吗?”尤永憧憬着,“我相信董家村会越来越好的。”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邓明威文/图如今,团购套餐因其实惠的价格以及简便的支付方式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但不少消费者向本报反映,团购套餐虽便宜,但用餐后向商家索要发票却成为难事。市民:团购...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