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纵横筑铁壁 共奏平安曲——“平安东兴”建设纪实

内江日报 2013-11-01 04:21 大字

◇本报记者 钟雨君 文/图

平安,是心灵深处共同的呼唤;平安,是每个家庭永恒的期盼;平安,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

近年来,东兴区委、区政府在“平安”上大做文章,不断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去年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区公众安全感已达到了95.3%。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重心下移

夯实基层基础

东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主任,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 60余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东兴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综治工作、“大调解”、铁路护路、三电保护、群防群治、社区建设等经费按照上级要求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同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平安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把抓平安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受到群众普遍认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因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群众反映强烈和造成重大影响的地方和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大调解”协调中心建设,配齐配强综治办人员、大调解人员,做到了“三个百分之百”和“五有”。继续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向基层延伸,实施大调解“五进工程”。先后成立了中国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人民调解委员会、内江市森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人民调解委员会等20余个小区、市场、车站(码头)、园区(景区)调委会。投入3634万元,区人民法院审判庭建设项目,已正式动工。区人民检察院投入11万元,在东兴街道启动驻乡镇检察室建设,已建设完工。区公安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已完成项目选址、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征地拆迁有序推进,主体工程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全区已建成太安乡钟家大院、田家镇正子村、都堂村、高桥镇松柏村、椑南乡红庙村刘家碾坊、椑木镇团结村等特色农村大院500余个。每个城市社区配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1个公共服务站,按5~8人的标准配备社区“两委”人员、3~5人的标准配备社区公共服务站专职人员,负责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并逐步完善社区居民代表、居民监督、居民议事等居民自治制度。目前,全区61个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面积达350万平方米,32个小区已成立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达35家,管理人员900 人以上,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达100%。

“六大工程”

筑牢平安网络

——全域防控“六张网”工程。在有效对接全市“110”指挥中心扁平化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抽调专门力量成立了街面专业巡逻防控队,全天候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切实做到了“警车动起来,警灯闪起来,警察走出来,口子扎起来”,实现了指挥的高效运行和城区警务联动的快速运转。在已有的260个视频监控探头的基础上,今年新增视频监控点500个,使监控网络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扫除死角和盲点。同时,积极开展网上视频巡逻,利用视频探头对全区进行影像巡控,实现与地面巡控警力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社区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大力提升实有人口的管控能力,成立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组织,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及时掌握反馈外来人口活动信息。对外来人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严、服务好”。有效推进大型商场、宾馆、校园和小区的内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在大型企业、商场、宾馆、校园和小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形成了“1+N”(1名治安民警和数名保安人员)社区警务新模式,对“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实现了准确防范、精确打击。强化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重点对高危人群的涉网信息进行全面采集,逐人建立台账,实行动态化管理。在全区67家网吧统一安装实名制管理系统和二代身份证阅读器,实行二代身份证刷卡上网,牢牢控制网监主阵地,为管理互联网信息、打击网络犯罪、侦破疑难涉网案件等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区域警务协作工作。

——实施“管理创新”工程。掌握人、地、物、事基础信息,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对重点人口的动态管理、控制能力。对全区登记在册的高危人口,对其社会危害性进行风险评估,实行“红橙黄绿”四级预警管控。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科学安排,扩大巡逻防控范围,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到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最需要的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上,有效挤压犯罪空间。还在城区依托15个社区警务室建立了由88名统一佩戴“治安巡逻”字样“4050”人员组成的社区巡防“红袖标”队伍;在各企事业单位由保安服务公司向其提供了302人的保安服务力量;在全区各乡镇建立了30支由4500余名“4050”人员和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社区巡防队伍;在农村完善了警务室主导下的“三位一体”防范网络,基本形成了“全面防控、精确打击”的工作格局。

——实施“源头治理”工程。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信访稳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制度大畅访”理念为指导,不断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领导包案机制,实现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向“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的真实转变。群众信访量连续4年明显下降,越级上访明显减少。 

——实施“阳光关爱”工程。积极协调就业、卫生、教育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为区内暂住流动人口就业、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对全区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了排查摸底。建立“留守学生(儿童)之家”57所,其中村级“留守儿童之家”4所。成立了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1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个。严格落实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全区发放生活补贴26.5万元/月。

——实施“政法保障”工程。全区新招聘协警80名,与原有的50名协警一起共同承担辖区巡逻防范、流动人口管理、协助调解纠纷等基层基础工作,所需经费按照市上关于“协警人员工资福利每人每年2.6万元和服装费每人2720元纳入区财政预算。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警民亲”、“三访三评”、 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活动,打造“政法铁军”。认真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

“六大行动”

清除稳定隐患

——集中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大排查”行动。针对热点、难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

——集中开展机关干部“大下访”行动。全体机关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每月不少于一次到基层走访,协助基层及时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力争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集中开展涉稳问题和信访积案“大化解”行动。严格执行重大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制度,实施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对城市“五乱治理”、棚户区改造、企业改制等重大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专题评估。妥善处理了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环境污染、劳动社保、复员军人、企业军转干部、企业伤残军人、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小区建设等引发的突出问题。

——集中开展重点人员“大管控”行动。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项措施。积极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全区已投入78万元在乡(镇)、街道挂牌成立了9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和21个社区戒毒(康复)站,同时,区财政按每年65万元的标准划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费。继续完善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安置帮教工作机制,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个人档案,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区矫正“司法E通”信息管理系统,对纳入系统管理的矫正对象实现了24小时监控。

——集中开展公共安全“大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有效打击遏制了爆炸、持枪犯罪和重特大爆炸事故的发生。排查整治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有效遏制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深入开展清查文化娱乐场所和网吧专项行动,净化全区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联合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集中开展整治“三超一疲劳”、“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清除安全隐患。

——集中开展正面舆论“大引导”行动。充分借助广播、电视、电台、报纸、刊物、手机、LED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宣传媒体,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诉求、重大突发事件、重大警务活动、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把平安建设宣传与“六五”普法有机结合,对平安建设及信访稳定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广泛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值班制度、网络舆情引导员制度、网络舆情报送制度、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制度,强化了网络安全管理、网上阵地控制,对网络负面舆情做到了实时掌控、依法处置,及时维护了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增进了社会公信力。

横到边、纵到底、空中网、硬手段、软平台……纵横交错的平安网络,保证了东兴区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也让东兴人民生活得更加平安、幸福。

新闻推荐

内江台商工业园——两个项目投产 还房工程动工

◇本报实习生徐艳梅张小丽张辰文/图【项目概况】今年7月,省政府批准在内江经济开发区内建设台商工业园,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9月14日,台商工业园授牌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内江经济开...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