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工业旅游逐渐成为新兴“打卡地”

内江日报 2022-04-04 06:15 大字

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资料图)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春秀

糖是怎么熬制出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月的甜城,草长莺飞,正是出游好季节。与风景名胜游、乡村旅游相比,内江工业旅游开始“热”起来,更多人开始探寻内江“工业奥秘”。

今年3月,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市民罗女士去市中区龙门镇的“甜源蔗乡”,参观了甘蔗博览馆、曾达一纪念馆、内江糖业故事馆,还体验了古法制糖的过程。

罗女士说:“通过这趟短暂的游玩,我体验了古法制糖,更加深入了解内江为什么叫‘甜城’了。”

内江是一座典型的传统老工业城市,留下了以糖厂、威煤小火车、隆昌气矿炭黑厂旧址、威远红村石油会战旧址等为代表的宝贵工业遗产、工业遗址。它们的存在,不仅见证着内江工业文明发展进程,还延续着内江的历史文脉,讲述着精彩的“内江制造”故事。

如何唤醒“沉睡”的工业遗产?

近年来,内江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积极推进“工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改造老厂房、老厂区等闲置资源,融入“工业再造”“体验经济”“艺文展演”等元素,打造以技术装备、生产流程等工业生产风貌为主题的特色旅行线路,让游客获取观光、休闲、科普等多元化体验。由此,更多人开始关注“工业旅游”。

在隆昌圣灯镇,油气工业发展见证者——隆昌气矿炭黑厂旧址,一年吸引10万余人次参观。通过旧址,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昔日车间机器轰鸣、火花四射、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

曾参观过隆昌气矿炭黑厂旧址的市民张先生说:“尽管天然气槽法炭黑生产工艺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我很荣幸透过这些工业遗产,感知先辈们为甩掉‘中国贫油论’的帽子,利用天然气试制炭黑的艰辛奋斗历程,感受到了国家工业生产发展的巨大变化,既增长了见识,又进一步培塑了爱国情怀。”

作为文化旅游新业态,工业旅游既可以让人们在工业感十足的环境中,领略厚重工业文化,也为内江蹚出旅游新路子。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利用本土工业资源,目前内江已建成汉安糖草·甜源蔗乡、威煤工业遗址等工业旅游项目,并受到广大游客热捧。

乘着工业旅游发展的东风,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川威集团也开始成为工业旅游的“生力军”,科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近日,内江发布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川威集团工业研学实践营地入选。据悉,这是全市首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川内最大规模钢铁工业研学营地,日接待容量可达5000余人。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内江还在规划建设银山镇糖厂老工业基地、华润啤酒厂文创综合体、资中县工业博物馆等“工业+旅游”项目。

新闻推荐

检察官为孩子撑起“保护伞”助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变更监护权

本报讯(何永丽李良骏全媒体记者余力)近日,隆昌市检察院支持起诉变更监护权案获法院判决支持,帮助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变...

隆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昌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