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鸣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土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摇钱树”

南宁晚报 2017-07-17 04:30 大字

在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的火龙果基地里,当地农民在采收火龙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本报记者 刘增璇摄

开栏语

流转规模由零星转为连片;流转时限由短期转为长期;农户增收、农村变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效果逐步显现……近年来,南宁市武鸣区持续推进土地流转,通过招商引资、本地居民创业等方式,发展起以水果、蔬菜、肉猪等为主要产业的现代种养殖业,双桥镇、太平镇、罗波镇等地居民因获得地租、在家门口就业工资、合作社分红等收入而迈入致富奔小康的行列。

从点开始,一条条生态种养产业链将武鸣区的现代种养殖业连成一片,10多万当地居民从中受益。武鸣区是怎样走出这条路子的?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武鸣区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种植养殖业的先进经验。

■本报记者廖欣 实习生陈昱舟

近年来,南宁市武鸣区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将土地进行流转,农民既解决了闲置的劳力又增加了收入。2016年,武鸣区农业领域成绩亮眼:首次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规模化经营明显提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645亩,累计流转土地36.9万亩;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成立专业合作社99家,累计发展489家。

农企青睐武鸣区纷纷落户信心足

武鸣区距南宁中心城区32公里,城区共有耕地面积175.4万亩,是广西糖蔗生产基地县、广西木薯淀粉生产大县、广西亚热带水果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7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武鸣区双桥镇伊岭村的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园区里的红心火龙果苗长势喜人,农民们忙着采摘新鲜的火龙果,工作人员则在车间里进行分拣、清洗、装箱,好不热闹。

“武鸣区区位优势很明显,离南宁市主城区近,我每天在武鸣上班,早上7点多从市区出发,大半个小时就能到公司了。”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方严斌说,在他们公司里,不少职工每天都在上演“双城记”,白天在武鸣上班,晚上回市区居住。

这样的优势也体现在农作物的交通运输上,成为众多农企落户的选择。据了解,目前武鸣区大部分地区的地租为1000~1500元/亩,而南宁市其他县区用于种养殖业的土地地租大部分为500~800元/亩,虽然武鸣区的价格高一些,但地理位置优越。武鸣嘉沃农庄负责人黄志冲说,他们通过土地流转,租下了1010亩土地打造休闲农庄。“我们非常看好,信心十足。”

推进土地流转 培育经营主体

过去农户无心经营甚至丢荒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起了大型火龙果园、休闲农庄、沃柑果园……不仅吸引了客商前来投资,让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就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武鸣区农业局农作物生产股副股长黄勇明介绍,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多。通过土地流转,不但让农民直接从租赁土地中得到收益,还让当地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使土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武鸣全城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39.3万亩,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51.6%,涉及农户78971户,占农户总数的45%。

同时,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6月15日,武鸣区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累计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14家。新成立家庭农场8家,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家场累计达67家。城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良好。

今年城区开展 产业富民活动

今年上半年,武鸣区牵头开展“产业富民”专项活动,建立“产业富民”示范镇1个、示范村5个、示范片区1个。

截至5月底,全城区计划实施“产业富民”活动的210个行政村中,已全部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188个行政村落实了1个以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计划在148个行政村培育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落实155个村,完成计划任务;计划在180个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已完成72个。

下半年,武鸣区将发展提升粮食、甘蔗、木薯、水果、蔬菜、桑蚕、秋冬种及水产、畜牧等传统种养业,培育壮大岭南粮油公司、利源科技公司、佳年公司、金富田公司等1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力争年底前成功申报武鸣砂糖橘地理标志产品,不断增强城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新闻推荐

贫困村抱团做产业

本报记者邓盛龙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产业三村上。在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的脱贫攻坚战中,出现了这样携手共进的喜人局面。7月10日,马头镇玉元村构树基地里,齐膝高的构树一直延伸到大明山麓。“这是种苗,...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