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阳明在南宁的足迹

南宁晚报 2015-08-12 15:53 大字

南宁,被不少人认为是王阳明人生最后一站的地方,也是明朝最后一个传播阳明心学的地方。当时他的声望已经极高,已经成为南方影响力很大的人物了。

至今,广西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纪念王阳明的痕迹:南宁青秀山的“阳明洞”以及“阳明先生过化处”、南宁人民公园内的王阳明像、平果县的阳明洞石刻、武鸣王公祠及阳明书院遗址、平果县旧城圩驿站遗址、靖西县望江亭对刻等总计有100多处。历史上的阳明书院就是位于南宁武鸣的府城中学,笔者曾经专门去考察,府城中学内的有关印记虽然已经斑驳不堪,但由于靠近大明山,三水合一,水流清幽,确实是风水宝地。换句话说,当年凡王阳明所到之处均有纪念。究其原因,封建统治者把王阳明当成“开化广西”之功臣,欲使其“万古流芳”。

在今平果县码头对岸的右江南岸。该河岸有一岩洞,洞内可容数百人,洞壁刻有“阳明洞天”几个大字,洞前峭壁刻有王守仁(王阳明)“征抚思田功绩文”一篇。

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王阳明已死33年后,左江兵备佥事欧阳瑜因崇拜王阳明,特为其歌功颂德,请人在南宁青秀山撷青崖上刻了“阳明先生过化之地”几个字,即今人所称的“阳明洞”。王阳明曾经在此讲学,后又扩建成了敷文书院。王阳明在此宣扬儒学,修文偃武,兴办文化教育,南宁城内外的老百姓从此便有了接受儒家思想教化的机会。王阳明在他写的《敷文书院记》中说:“凡乱之起,由学不明。人失其心,肆恶纵情。遂相侵暴,荐成叛逆。中土且然,百况夷狄?不教而杀,帝所不忍。孰近弗绳,而远能准?爰进诸生,爰辟讲室,决蔽启迷,云开日出。”后人评价王阳明时,对他在上石牌坊设坛讲学多是加以肯定的。从现有史料看,儒家思想在南宁传播,其源头就在此。

20世纪30年代,新思想冲荡中华,南宁的敷文书院也被改建成广西省立南宁女中,但里面还是修建了为纪念王阳明讲学而建的纪念亭。只可惜不知何时,纪念亭被拆毁了。而广西省立南宁女中,则在南宁的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一道不深不浅的痕迹。

关于书院,王阳明将其定位为“匡翼夫学校之不逮”,认为书院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补救官学的流弊,而讲求古圣贤的明伦之学。也就是说,书院是在官学“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的情况下,替代官学去讲明伦之学的。此即所谓书院之设,“所以匡翼夫学校之不逮也”。

说一下南宁的敷文书院。1528年王阳明于南宁城北门口县学旧址建书院。日集诸生,讲学其中,论辩“致良知学”,相传王撰记,并手书匾额“以宣扬至仁,诞敷文德”,故名。至民国初年书院犹存,名为文成公祠、文成公讲学处。亭碑上有石刻王守仁画像。画像现移至南宁白龙园炮台内。旧址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储备物资管理局。 其中有名联为:

心学揭良知,忆当年息马投戈,顿化遐陬成泮壁。

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横经鼓箧,共歌乐职布中和。

另外直接以阳明书院命名的有位于武鸣的阳明书院。相传为王守阳明讲学地,因多榕树,故名榕树园。1969年9月改为武鸣县府城高级中学,办学至今。有名联为:

服其教、畏其神,故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遍为尔德。

官先事、士先志,有君子之词,而无君子之行,莫入吾门。

还有在隆安县城北门内,有阳明书院,后改名兴文书院和榜山书院。中建讲堂,后为杰阁,上祀魁星,下奉王守仁神主。旧址今为隆安中学。

还有其他的直接和王阳明有关的书院,在广西的总计有十余座。足见王阳明对广西的文化影响力,特别在书院讲学这方面,成为广西颇大的文化资源。

可以说,乘着新时代文化战略的东风之势,阳明书院的重建和恢复对广西具有划时代的文化意义,对南宁更具有无限的文化品牌提升的价值。善莫大焉!

因此,近年,很多专家呼吁从王阳明入手,在南宁系统建设心学文化。其中具体的措施有,在青秀山恢复和重建阳明书院。青秀山是南宁的城市内山,环境清雅,具有比较好的自然风景,以阳明书院作为去青秀山的核心推广。把南宁敷文书院、武鸣阳明书院、隆安阳明书院等的部分遗迹,局部恢复当时的面貌,并把相关书院的存物统一归类到新的书院来。另外,在南湖广场中央和民族广场树立巨大王阳明雕像;建一个阳明博物馆和阳明文化展览中心;在合适的地方划出100亩地建立阳明文化公园。

敬凌

新闻推荐

记者覃琳近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明确武鸣撤县

本报讯(记者 覃琳)近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明确武鸣撤县设区后相关政策的通知》。武鸣撤县设区后将获5年过渡期(2016—2020年),过渡期内,武鸣在享受市辖城区相应政策的同时,继续保留原武鸣县经济社...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