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凝聚希望 感恩成就未来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向国泽
■编者按:
10月30日,是希望工程实施23周年纪念日。23年来,希望工程如一粒种子,在广西的深山里萌发,继而在神州大地开出灿烂的花,结下丰硕的果。23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携手努力下,广西希望工程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数万名寒门学子点燃了希望,为壮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广西希望工程创新工作方式,创办全国第一所由希望工程命名的高中——广西希望高中,开展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开行“圆梦号”列车,拍摄第一部希望工程公益电影《希望》等等,把希望工程事业不断推向深入。如今23年再回眸,希望之光暖人心。
感恩党团 爱岗敬业:
希望工程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
她曾经因贫困而辍学,如今是一所希望小学的校长;她教的学生没有一个因贫困失学,周边村屯适龄学童入学率达100%。她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
周标亮出生在平果县凤梧乡仕仁村。务农的父母支撑着这个家,仅维持温饱。1992年,一场大火使这个困窘家庭雪上加霜,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供她上学,四年级时便辍学在家。
1991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周标亮所在的仕仁村小学改建为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平果县希望小学。就在学校和家人为周标亮辍学而焦急万分的时候,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把一笔以“一个老共产党员”名义捐赠的款项转到了百色革命老区,用于救助平果县贫困家庭孩子。
周标亮成为这批受捐助的25个幸运孩子之一,得以重返校园。原来,这名“老共产党员”就是邓小平同志。邓爷爷的捐款成了点燃小周标亮成长的希望之火。
“得知是邓爷爷资助我读书之后,真的感觉像做梦一样。”回忆起当年得到资助时的心情,周标亮依然抑制不住兴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邓爷爷的期望!”
2000年,周标亮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本可以留在县城的她,毫不犹豫选择了距县城60多公里的母校小学。
由于没有编制,周标亮当了一年的代课老师,每个月工资只有105元钱,但是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她:“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我要把这种爱心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把爱心与希望一代代传下去。”
回到母校任教后,周标亮刻苦钻研教学教法,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她活学活用、因材施教。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创新地运用了课文情景剧表演,课堂穿插游戏等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5年,周标亮成为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她深深体会过没学上的痛苦,所以不愿让一个孩子失学。周标亮与学校老师一起走村串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为改善办学条件,她和同事们四处“化缘”求得支持;为带出一个好的教师队伍,她推出示范教学课,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全校16名教师都成为个顶个的教学好手。
周标亮说:“我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当年我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得到了党团组织的培养,改变了我的命运,如今自己是学校的校长,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学校办好,让山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忙点累点都是值得的。”
感恩社会 无私奉献:
用爱心谱写一曲曲大爱之歌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家庭因有爱而温暖。广西希望工程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众多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把感恩化为阳光雨露,滋润每一瓣花朵,用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大爱之歌。
2008年,广西希望工程和教育事业发展史上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万元援建100所希望小学,这是广西希望工程实施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这100所希望小学不仅寄托着捐方的希望,也寄托着百姓的希望。
促成此项捐助的,是广西中烟集团原总经理罗毅。罗毅拥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超前的战略眼光、良好的掌控能力,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他带领企业化危为机,并在关键时刻伸出爱心援助之手,公司毅然捐款5000万元用于资助希望工程事业。
夏懋祥是上海华敏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原为上海某中学校长,他多次来广西考察希望小学建校情况,对广西教育有着深厚的情谊。
在夏懋祥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上海华敏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心系广西山区教育事业,自2005年以来,共向广西希望工程捐资260万元,在广西蒙山、阳朔、融水等10个县各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同时,上海华敏集团也在广西设立了华敏希望小学教育奖励基金,每年提供专项资金20万元至30万元,奖励学校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此外,上海华敏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还将为所有华敏希望小学配备图书室,并对希望小学的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希望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多年来,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在扶贫济困、搭建公益平台和参与社区建设、倡导员工参与等领域实施了多个公益项目,同时也在广西等多所中小学设立奖助基金,鼓励下一代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
苏蔷华女士是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2008年负责广西希望高中“金光希望之星”项目以来,她连续4年亲自探访受助贫困生,与他们交流互动,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苏阿姨”。
感恩长辈 立志成才:
走不出那充满期盼的目光
每一个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都是一部奋斗史,充满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有社会的关爱,有好心人的赞助,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撑。
苏辛是广西希望工程资助的第一位博士生,现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曾公派留学加拿大一年,获希望工程资助长达11年。
苏辛12岁时,父亲突发脑溢血,匆匆离开人世,留下了她和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母亲病退后在南宁市秀灵路摆起了地摊卖鞋子。
然而,平静的生活才过了不到半年,母亲的病开始复发,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住了5次院,其中有3次下了病危通知书,经住院检查,母亲患的是喉部淀粉样瘤,由于病瘤已经扩散到支气管,连呼吸都十分困难。
为了照顾母亲,她经常要往返学校和医院之间,但勤奋好学的她从来没有把功课落下。在2000年的高考中,苏辛取得了620分的好成绩,高出本科线10多分。但由于给母亲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她最终因交不起学费而没有跨入大学的校门。
苏辛不甘心,坚强的她一边帮母亲摆摊卖鞋子,一边复习,第二年高考成绩又提高了60多分,被天津财经大学录取。这一次,苏辛得到了希望工程“希望之星”助学金的资助,踏上了北行的火车。
在大一的下学期,苏辛的母亲永远离开了她。那一天,苏辛刚刚领到学校的一等奖学金。她拿着钱悲痛地说:“我本来想给妈妈买些好吃的,可妈妈永远也吃不到了……”
苏辛的母亲去世后,广西希望工程办公室以及社会上许多热心人士,给了她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最终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
来自博白县大垌镇农村的廖柳凤在家里排行第二,和这个年纪的学生相比她稍显瘦小。由于家庭生活拮据,小学时廖柳凤就有了外出打工的经历。小学六年级时,为了攒够上中学的钱,她和亲戚到广东东莞的一家毛衣针织厂做小工。由于不熟悉工序,劳动强度又大,她吃了不少苦,经常被老板训斥得直落泪,但坚强的廖柳凤还是挺住了。3个月下来,她靠省吃俭用攒下了1000元钱,上初中的学费终于有了着落。
中考时,廖柳凤考出了572分的好成绩,但不低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她倍感沉重,也许从此将无缘校园,她也将和农村的许多女孩一样成为打工族里的一员。但她是幸运的,当接到广西希望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时,她喜极而泣。
经过刻苦学习,廖柳凤考上了广西医科大学。随后又考上研究生,今年毕业后进入广西肿瘤医院工作。面对如今的生活,廖柳凤动情地说:“我能够做的就是加倍努力工作,用行动来报答所有人对我的关心和资助!”
感恩母校 自强不息:
学校托起我们的希望与梦想
母校,是一个温情的字眼,莘莘学子在这里洒下了汗水和青春。母校的塑造和恩师的栽培,为年轻的希望插上腾飞的羽翼。很多获希望工程资助的毕业学子,都践行着那句誓言:昂首走天下,母校留心间。
苏玫瑰是广西希望高中2010届毕业生。现在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谈到自己的母校,她动情地说:“对于我来说,希望高中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苏玫瑰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希望高中吸引她的地方,也在于学校的学习氛围。2007年中考过后,她来到武鸣县姑妈家做客,姑妈带着她到县里的几所高中去走走。希望高中得知她的家境贫困、但是成绩优异后,便破格录取她为公费生。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高一年级,她经过不断的努力,由一名公费生变成了全免的资助生。她心里暗暗知道,成为一名资助生,需要的是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永不止步的态度,来回报母校和奉献爱心的人士。
3年的高中生涯,苏玫瑰认为最感谢还是那些为了希望高中的成长而奋斗的人。这些人当中,不仅有威严的校长,还有辛勤育人的老师们,尤其是高三的老师,一年的时光,不知又添了多少白发和皱纹。同时还有可敬的校友,给了后来者不断追赶超越的勇气、信心和动力。
苏玫瑰回忆,在2007年希望高中的校园,还有一片片黄土地、干枯的草地,还有野生的松树林,校道上的小树挡不去军训时的酷热,当时我们抱怨过,为什么要来这样偏僻荒芜的地方……
而今,苏玫瑰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因为,她叫希望高中!她说,我们爱她,这是我们的家,她承载了我们精彩、充实的高中生涯,值得一生铭记!
感恩家乡 情牵故土:
永远割舍不下的故土情怀
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相助倍感恩。获得希望工程资助的学子,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在他们学成就业时,首选回到家乡建功立业,有的仅仅拿到第一份工资,便捐给希望工程。
现就职于钦州灵山中学的郭春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来自百色凌云县加尤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2002年秋,郭春芬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挑战——中考。她担心自己即使考上了,家里也没钱供她上学。
幸运的是,当考上了重点高中的郭春芬悲喜交集、绝望无助时,希望工程为她搭起一座通往梦想的桥梁。回想高中的时候,每每回家,郭春芬都是亲人、老师、朋友赞赏、注目的焦点。
郭春芬心里充满高兴、自豪、感激和责任。她知道,在家乡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只能通过栉风沐雨辛劳耕作填饱肚子,在有时连吃盐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有钱送孩子读书。
郭春芬感叹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希望工程的资助,自己成了“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大学期间,她在勤奋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还节衣缩食,帮助了比她更困难的同学圆梦贵州师范大学。
在广西希望工程受助者中,像郭春芬这样的学子不胜枚举。
第一届“金光希望之星”覃贻升,2011年从湖南科技学院毕业至今,每月都向广西希望工程赠款100—200元。他还和广西希望高中的一名贫困学子结对子,在物质和精神上帮助他实现梦想。
杨梅是罗城县人,2005年以655分的成绩名列广西希望高中高考理科第一名,被武汉大学水利水电专业录取。毕业后面临众多选择,但她还是坚持回到广西工作,用她的话说:“家乡这边故土,给了我太多太多,是该回报的时候了!”
新闻推荐
为方便广大群众兑换小面额现金,我行组织南宁市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小面额现金兑换工作,指定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营业部、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营业部为小面额现金主办银行,承担数额较...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