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栽桃育李果压枝

广西日报 2012-04-06 19:22 大字

本报记者 周仕兴 中国教育报记者 周仕敏

免!

一个字,折射出近年广西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一路历程。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到中职免费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再到农村寄宿生的“免费午餐”……相比于过去乡村斑驳陈旧的学校外墙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如今的外墙已被崭新漂亮的瓷砖墙替代,“再穷不能穷教育”也从墙上走到了现实。

近年来,我区大力发扬“苦抓”、“苦干”、“苦战”、“苦帮”的“四苦精神”,使得各类教育驶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义务教育跨入均衡发展新征程、高中阶段教育跨入协调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加速发展新行列、学生资助工作跨入全程覆盖新时期的“四大跨越”。

义务教育日趋均衡

农天奎是龙州县上龙乡上龙村村委副主任,也是远近闻名的种养大户。可他总是“羡慕”读初中的儿子:“两免一补、义教全免、寄宿生有补贴,他都‘赶上\’了。一学期我只给他掏50块就行。当年我上学的时候,一学期1500块都打不住啊。”

重重大山,挡不住孩子们艰难的求学之路,也阻挡不了各级政府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在广西,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教育都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高枫如是说。

“两基”攻坚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必须攻下这个堡垒!”在“两基”攻坚当中,我区各级领导干部废寝忘食、齐心奋战。自2000年以来,自治区先后为实施“两基”投入6.22亿元,打了“边境建设大会战”、“革命老区建设大会战”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三大战役。

从1987到2007年,广西人民用了整整20年时间,使“两基”从艰难起步到凯歌频传。2007年6月,我区“两基”工作通过国家检查评估验收,广西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两基”检查验收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两基”达标后,为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学前教育“入园难”等突出问题,自治区教育厅通过持续开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促进年”、“专项教育年”、“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年”和“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年”活动,积极破解基础教育难题,通过抓管理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现教育质量的大提升。

随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拉开,撤点并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了长期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2011年,自治区政府与教育部签署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分三步走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保障措施。自治区确定南宁市柳州市和武鸣县等12个县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为确保农村学生营养,我区积极开展营养工程改善计划。2011年,田东等29个县被列为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截至去年10月,已有8个市在所辖的25个县(市、区)中开展试点工作,受益学生达34万人。此外,2012年秋季学期起,广西将国家营养试点未覆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边境县、民族自治县11个区级试点县纳入试点范围,受益学生达24万人。

职教渐成“一流教育”

2007年底,“两基”攻坚刚结束,自治区党委、政府便出台《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打响了为期3年的以培养“未来蓝领”为目标的“职教攻坚战”。

攻坚3年,全区累计投入职业教育建设经费110亿,超过攻坚实施以前10年的总和。“十一五”期间,职业院校新增校园面积1.5万余亩,新增校舍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新增教学设备价值20亿元,新增图书300万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92万人,比2007年的62.9万人增加了28.8万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1.2∶1。

2009年3月,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协议,我国首个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落户广西。目前,南宁、柳州、钦州、崇左4市职业教育园区已经建成,50个县区职教中心正掀起建设高潮。

为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职业教育,我区设立了一系列职校生资助政策。攻坚3年,全区累计筹措投入专项资金22.48亿元,资助和免学费学生数近150万人次,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招生人数从2005年的19.9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32万人,增幅达61.7%,连续3年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任务。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大量贫困学生学到一技之长,顺利就业,最终得以“教育脱贫”。大力提高职校生就业率,近4年全区职业院校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00多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5%以上,年均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等任务超过200万人次。

“两高”攻坚破解发展“瓶颈”

2010年9月,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广西的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已成为广西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未来几年,广西要坚决打好“两高(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攻坚战”。

10年内普及高中教育。《广西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为此,从2011年起,我区启动实施为期两年的“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年”活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今年秋季学期,将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结合高中新课改,积极争取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重点扩大本科及研究生招生规模。

高校办学空间得到大拓展。目前,我区共有高等学校76所,全区13个地级市都设有高校,其中12个市有普通本科高校。高校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取得新突破,2011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个。此外,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桂林理工大学“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刷新了我区高校国家级科技发明奖获奖记录。

与此同时,助学新机制的实施,使我区国家助学贷款在审批人数、合同金额、实际人数和发放款总额等方面,均超过前4年总和的8-10倍。去年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0.8亿元,惠及18万多学子,贷款总额占全国的1/10,放贷人数和金额列全国第二位。全面建立健全了高校“奖、贷、助、补、减、免”等多元资助体系,“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在八桂大地得到不折不扣的践行。

掀起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高潮。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区把高等学校的战略核心从“扩量”转移到“提质”,启动实施了“广西高校质量建设行”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活动,吹响了“广西教育服务广西新发展”的号角,掀起了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高潮。仅在“高校服务广西产业新发展深化年”活动中,各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共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00多项,向企业选派了500多名科技人员开展实用新型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高校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

新闻推荐

南宁市武鸣县各族同胞载歌载舞一起跳竹竿舞欢庆三月三

南宁市武鸣县各族同胞载歌载舞一起跳竹竿舞欢庆“三月三”(3月24日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人口最多,而少数民族人口又占全区总人口5002万的38.5%。长期以来,汉族和11个世居少...

武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栽桃育李果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