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宁:创国家森林城市 展生态宜居芳容

广西日报 2011-09-25 20:29 大字

人在城市中,城在森林里。多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2010年,全市GDP完成1800.43亿元,增长13.5%,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增长41.87%;财政收入300.88亿元,增长30%。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南宁市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43.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6%、绿地率35.1%、人均公共绿地12.95平方米。相继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当“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新理念时,南宁市委、市政府就已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工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投资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彰显城市个性魅力、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切实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让南宁更加宜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宁市就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

2006年,南宁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路。经过6年的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工作效果明显。2006年以来,全市财政投入35亿元,社会多渠道投入19.45亿元,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50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16万亩、绿色通道工程16万亩、珠江防护林工程3.4万亩、城市绿地工程1.8万亩、沼气池建设工程13万座;共新增造林168万亩,年均增加28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6%、绿地率3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5平方米,各项指标都已经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自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有关文件25份,全市上下真抓实干,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一直保持高位推进。

全面提升森林南宁品位

南宁市的城市建设,从来没有离开过“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建设理念。今年该市进一步全面实施五大森林工程和“绿满南宁”工作,在“绿城”的基础上建成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

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建设森林街道45条,共230公里;建设森林公园15个,共1330万平方米;建设森林单位庭院783个;建设森林县城6个(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和隆安县)。 

实施农村森林工程:加强村屯绿化,建设生态文明村800个、风貌改造村60个、乡村旅游村90个,“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工程植树种果1500万株。加强乡镇建成区绿化,改善65个乡镇建成区绿化,增种大树3.5万株。加快山上绿化,新增造林168万亩,退耕还林116万亩,石漠化治理3万亩,速丰林基地430万亩。

实施通道森林工程:实施公路、铁路、河道两侧林相改造及绿化美化20多万亩,将30公里机场高速、45公里快速环道、82公里高速环道打造成为亲近自然的森林风光带,全市公路绿化率已达84.2%,铁路绿化率达98.48%。

实施水系森林工程:共完成水系森林工程造林6万亩,水岸绿化率达85%。其中,邕江两岸造林4万亩,内河两岸植树1万亩,堤路园工程造林1万亩。

实施生物多样性森林工程:重点完善1个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西津湖等5个自治区级湿地森林建设,实现综合物种指数超过0.5,本地植物指数超过0.7。

同时,南宁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南宁市2011年“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工作方案》,重点抓好通道绿化、城镇绿化、乡村绿化、单位园区绿化和山上绿化五个方面,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和示范点,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截至今年9月10日,南宁全市通道绿化已落实土地107.24公里,完成绿化2945亩;14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已绿化275.88万平方米,种植树木18.37万株;20个“生态园林单位(小区)”已通过初评,达到市政府规定的绿化指标;32个乡镇建成区绿化已全部完工,种植绿化大苗4.36万株,绿化面积723.5亩;57个村屯绿化已完工50个,种植绿化大苗2.8万株。完成山上植树造林21.9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211.7万株。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南宁

近年来,南宁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总体目标,在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狠抓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着力构筑“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风貌,全力推进“水城”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南宁市河流众多,径流丰富,邕江、18条内流河和众多蓄水库、湖泊、池塘,构成了南宁庞大的水系网络。为了让南宁更加宜居,2010年以来南宁市掀起了一场“水城”建设攻坚战,加快构筑“一江、两库、六环、十八河、一百湖”水网体系,全面规划、整治市内18条内河;相继启动一批“水城”建设项目,如今,民歌湖、明月湖、相思湖、青秀湖四大河湖主题公园已基本建成。“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核心水系景观已初具雏形。

现在,你可以到民歌湖游船畅览两岸美景;体现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特色的民歌湖酒吧街将于10月1日正式开街;“水城”建设中的“百湖”之一——贤宾湖将于9月30日形成“绿屿迷踪”的湖面景观。这就是作为南宁“水城”建设的重要区域——南湖—竹排江水系,它被规划为“一轴两带三段七节点”,即以竹排冲水系建设为三个景观区域,包括生态科普区游憩区、时尚休闲区、居住休憩区。其中依据各段周边的城市功能,规划建设7个景观节点,包括茅桥晨影、绿屿迷踪、繁灯夜雨、水岸情怀、汇歌唱游、假日都市、竹影余辉。贤宾湖就是“绿屿迷踪”景观节点。在不久的将来,南宁市将通过三期工程至2020年建成“水城”,着力改造连通城市核心区域的内河水系,建设“百湖之城”,构建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现代亲水城市,真正实现“水城”的梦想。

“水城”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南宁的生态宜居环境。而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极大提高了南宁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由此带来城市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城市魅力更加彰显,为南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民共建绿色家园

共建共享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大众的参与、支持和体验。在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甚至居民的阳台,都能觅到清新的“绿色”,或一个景观、或一片绿地、或一个花园,形成一处一景的景象,全民参与同创“森林城市”的热潮全面掀起。

如今,置身南宁,宜居之韵触手可及,各类小区绿树浓郁、花团锦簇,惜绿如金的市民将城市绿化“立体”起来,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和垂直绿化将绿城装扮得靓丽多姿。

在兴宁区居民庞庆玉家,小小的阳台被布置得生机勃勃,角堇、天竺葵、一叶兰、橡胶榕、月季等盆花挤满阳台,俨然一个“袖珍花园”。从屋里往阳台望去,五颜六色的花和青翠的植物,让人心旷神怡。“养花好啊,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陶冶情操。”庞庆玉说,她养花已有好几年的历史。在她的带动下,小区里不少人也开始用植物来装扮自家的阳台。 

“一花香不如百花香”。近年,南宁市绿委办和南宁市妇联在全市开展“南宁市‘绿化阳台,美化南宁\’———‘最美阳台\’”评选活动,让绿色走进千家万户,活动吸引了数千户家庭的积极参与。今年,又有42户绿色家庭被评为“最美阳台”。

今日南宁,各小区采取规划建绿、拆房增绿、拆违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以及屋顶覆绿等方式,在居住区、单位庭院推广种植成片树林和高大乔木。大力推进旧城区绿化建设,整治旧城区生态环境。2010年,全市建成60个“生态园林单位(小区)”。通过“生态园林单位(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全市单位庭院绿化建设水平。

在县城,绿化美化同样得到重视,通过加强县城所在地的街道、单位、小区和公园的植树绿化,如今已建立起总量适宜、分布均衡、植物多样、特色鲜明的城镇绿地系统,构建完整的城镇森林生态体系。南宁市武鸣县濑琶村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马山县形成了以生态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弄拉模式”。现在,南宁正逐步把乡镇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自然和谐的绿色乡镇。

森林城市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全面提升了南宁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绿色生态宜居已成为南宁市迈向国际的通行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南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坚持绿色生态建设的理念不动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一个突破口,借助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东风,必将把这座城市带到更高的层次,给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版图文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供稿)

新闻推荐

开放创新 争当跨越发展排头兵

本报记者杨波“争当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排头兵,南宁如何做表率?”1月8日和9日,出席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南宁市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信心十足,表示要弘扬“广西精神”,把各...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