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县城广场散发“泥土芳香”

广西日报 2011-02-06 22:12 大字

本报记者 曾永联  本报通讯员 余燕鸣

2月3日大年初一上午,一台完全由农民们自编自演的“泥土芳香”文艺汇演在武鸣县城文化中心广场热闹举行。来自该县农村的各个文艺队为县城市民献上丰盛的新春“文化大餐”:一首首原汁原味的壮乡民歌,一曲曲令人如痴如醉的旋律,赢得场下观众如潮掌声。 

当天的汇演,形式多样,有歌伴舞、独唱、二重唱,还有节奏明快的现代舞、神秘激昂的师公舞、风趣诙谐的小品等,无不洋溢着浓浓的乡间泥土芬芳,展现着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流露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农民阔步奔小康的喜庆之情。

“以前都是城里的戏团到我们农村演出,今天是我们农民送戏进城,也算是答谢感恩!”参加春节广场“泥土芳香”汇演的太平镇庆乐村文艺队领队黄进贵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武鸣作为广西两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区)之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组织开展“663”文体工程:“6大盛会”即一年一度“三月三”歌圩、新创民歌大赛、“泥土芳香”文艺汇演、千人书画比赛、全民健身周、体育运动会;“6个100”即100支业余文艺队、100家文体中心户、100场文艺演出、100场电影晚会、100场篮球比赛、100场棋牌比赛;“3个一场”即各村委(社区)每个季度举办一场文艺演出、一场电影晚会、一场篮球比赛,逐步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这些活动,犹如一条“红线”,将县乡村三级串连起来,不仅凝聚了人心,增进了感情,还极大提升了农村文化生活水平。

如今,“663”系列文体活动亮点频现,农民自编自演,充当主角;打造一镇一品,凸显特色;实现文化联动,好戏连台。改变了以往简单的“送文化”下乡形式,实现了“送文化”与“种文化”齐头并进。

新闻推荐

我区启动标准化池塘改造工程

本报武鸣讯(记者/袁琳通讯员/毕朝斌)近日,全区标准化池塘改造工程在武鸣县启动,从今年起至2013年,自治区财政将安排1.2亿元资金用于补贴该项工作。凡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和贵港6市内...

武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