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芳华献给了山区

南宁日报 2019-10-23 06:44 大字

李小玲认真地工作。(受访者供图)

李小玲,一个平凡的教育者,她31年如一日,默默耕耘育芳华、踽踽前行不言悔。她扎根山区,用青春作墨、爱心为笔,为家乡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谱写了一曲淡定优雅的乡村教师之歌。2018年,李小玲荣获第三届“祥梦园丁”上林县优秀乡村小学教师称号。

一份情怀,为梦想投身教育事业

1982年,高中毕业的李小玲做起了服装生意,收入十分可观。但李小玲真正想做的职业却是教师,那段时间她没有放弃学习。1988年她参加了代课老师考试并如愿过关,走上了讲台。当上代课老师的李小玲月薪只有60元,父母曾劝她继续做服装生意。但父母的劝告、艰苦的教学条件和微薄的工资都不能动摇她当老师的决心,她坚持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片赤诚之心,谱写了别样的人生篇章。

1990年,李小玲和爱人来到明亮镇罗勘小学任教。学校只有2个班87名学生,教师就是她和爱人两人。可面对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多的课程,那么多的作业,即使身怀六甲,李小玲也没请过一天假。临产那天上午,她仍坚持上完两节课,才去医院待产,可还没到医院,孩子就在半路出生了。

“到了医院,医生告诉我,因为产程比较长,孩子可能变成脑瘫儿。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特别对不起我的女儿。虽然我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每当想起女儿,我的心里就特别愧疚、特别酸苦。”李小玲眼里含泪说。

多年来,李小玲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从未请过一天假。家庭负担重、家务烦琐,都没有影响李小玲的工作。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一种坚持,乡村教育舞台“多面手”

在李小玲31年的教学工作中,有25年担任班主任。在学校里,她和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班集体中,用高度的责任心管理学生,用爱心关心鼓励学生,用创新之心引领学生。

她经常把留守学生带回家辅导功课,然后又一个个把他们送回家,给留守儿童慈母般的关爱。在生活、学习上她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名留守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李小玲就买闹钟送给他,从此这名学生再也不迟到。“六一”儿童节,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快乐的节日,学校开展文艺汇演,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李小玲自己花钱上网购买道具送给学生……这些小事,家长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小玲的好口碑逐渐为更多人所知道。

“最令我敬佩的是李老师对后进生的辅导,她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们,有时候辅导晚了还亲自把他们送回家。”李小玲的同事李凤燕老师如是说。

作为母亲,李小玲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要照顾;作为子女,她有父母、公婆要赡养;在家庭和学生之间,她选择了学生。由于农村小学师资缺乏,教学科目多,李小玲所教的课在全校一直是最多的,她现在负责的科目有语文、音乐、体育、信息技术。为了上好体育课,李小玲参加体育转岗培训;为了熟知信息技术,她除了自学,还自掏腰包去参加培训。

一种担当,辛勤耕耘成就乡村教育

和许多乡村教师一样,李小玲长年坚守乡村,成就乡村教育;耕耘乡土,培育国家未来。

李小玲于2005年担任学校教导主任兼班主任。面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深知,要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上任,李小玲就向有经验的老领导请教管理经验。她坚持将制度管理与感情管理相结合,紧密团结广大教师,制定完善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并带头执行遵守。在她担任教导主任的10年里,学校教风好、学风浓、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同事之间和睦相处,教学成绩稳步提高。在每学期末全镇统一文化测试中,罗勘小学老师获奖率均居全镇前列,她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也名列全镇前茅。

人们经常会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来赞美教师的品德。李小玲当得起这个比喻和赞美。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职责感,她一直奋斗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她坚定地说:“我决定把我的一生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这是我不悔的选择和追求。”

新闻推荐

上林县获评“广西十大最美县域”

本报讯(记者冯梓剑)9月23日,广西县促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联合会成立大会暨广西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联合推进会在南宁市召开...

上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上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