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新时代 巾帼展风采

南宁日报 2019-03-08 07:01 大字

李新萍向尼日尔妇女儿童分发宣传资料。 (市一医院供图)张巍(右一)和科室人员进行学术讨论。 (陈郁摄)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岑平(黄衣者)向市民讲解疾病防控知识。 (市疾控中心供图)越来越多的女性医务工作者用智慧、拼搏撑起了南宁卫生健康事业的“半边天”。中间着民族服装的是杜丽群。(市四医院供图)范喜英(右)和同事讨论患者的护理方法。(市五医院供图)樊冰琳给乡亲诊疗。(上林县卫生计生局供图)

岁月流金,巾帼争辉。

她们,用勤劳和汗水书写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彩人生;她们,用智慧、拼搏撑起了南宁卫生健康事业的“半边天”。

一直以来,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女性医务工作者铭记誓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巾帼不让须眉,在一线岗位上展现了别样女性风采。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第109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如期而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优秀女性医务工作者,感受她们的风采,聆听她们的故事。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调研员李新萍

“我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也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友谊使者”

“虽然援非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那段难忘的时光依然历历在目。”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调研员、主任护师李新萍说,参加中国第18批援尼日尔医疗队是她至今最难忘的事情。

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受国家委派,李新萍担任中国第18批援尼日尔医疗队总队长,带领医疗队赴尼日尔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按两国协议,医疗队分别在尼亚美国家医院、津德尔国家医院、马拉迪中心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援助专业有普外科、创伤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眼科、儿科等15个专业,主要参与受援医院的门诊、急诊、手术、教学、培训等工作。

在当地,李新萍与队员们居住在渗水的民房里,生活起居极其不便。作为队长,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队员。疟疾是尼日尔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尽管已经做好足够防护,但李新萍还是6次患上疟疾。“我是队长,我不能倒下,如果我不能坚持,那么我的队员怎么办?”靠着强大的精神信念和队员们的帮助,李新萍挺过了最难熬的患病日子。她的坚守也鼓励着医疗队的队员们。“我们的队员没有一个人萌生退意,因为没有比看到病人经过我们的治疗重新恢复健康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尼日尔的城市安全形势严峻,即便如此,医疗队仍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到贫民区为饱受战乱、疾病、饥饿困扰的人群看病,发放抗疟药和宣传资料,给贫困人群捐款及送衣服、棉被、食品等。两年多来,医疗队共接诊20多万人次,完成手术1.3万例次,让56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在为当地群众治病的同时,李新萍还带领医疗队发挥优势,举办各种交流活动,促进中尼友谊。2015年,医疗队成功举办了中国—尼日尔首届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会,中国驻尼日尔大使、尼日尔卫生部部长及来自中国、尼日尔、古巴、尼日利亚等国家的150多名医疗专家参加会议,本次活动使中尼学术交流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尽管危险并行,但能够代表国家医疗行业的人员到非洲传递兄弟情谊,展现中国对非洲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新萍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在国外,我不仅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更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友谊使者,能为非洲的人民做点事情,我感到非常荣幸。”

由于表现优秀,2018年9月20日,37名中国第18批援尼日尔医疗队队员被授予尼日尔共和国卫生荣誉勋章,李新萍获得唯一的金质勋章。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张巍

“最美的样子就是认真拼搏的样子”

女人最美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是她认真拼搏的时候所释放出的光芒”——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张巍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80后”的她2012年研究生毕业时,听说医院准备引进介入性超声技术,便主动请缨到北京301医院进修学习超声微创技术。当时她怀有6个月的身孕,但为了熟练掌握介入性超声技术并尽快将该技术引进广西,她说服家人,并克服妊娠期的种种不适,赴北京跟随我国介入性超声创始人、著名超声医学专家董宝玮教授学习。凭着一股子韧劲,她得到董教授的认可和器重,收获了微创介入技术的真传。这个大家眼里很拼的姑娘,进修回来后马上投入介入超声科的筹建,直至临产的前一天,她还奔走于科室成立前的每一个筹备现场,忙着协调和布置。产后不足两个月,她便回到科室上班。在她的努力下,2013年1月7日医院介入超声科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广西首家将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融为一体的临床科室。2016年,科室与超声诊断科整合为超声医学科,为了科室改革创新,她又致力于调整病房布局、推进特聘专家工作、挖掘服务空间等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5年时间,科室年介入治疗量实现了从400多例到4000例的快速发展,许多疑难疾病经过介入性超声获得明确诊断。率先在广西开展的子宫肌瘤、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消融治疗,实现了不开刀治疗肿瘤的好效果,肝癌、肾癌等恶性肿瘤介入性消融治疗更是取得了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

这份业绩的背后,是张巍对学术的执着探索。科室短短几年引进新技术填补医院空白3项,成功完成1700余例高频超声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内侧半月板突出的关系、42例联合术中超声的硬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22例联合钬激光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镜胆管取石(PTCSL)微创精准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技术的技术攻关。扎实的临床经验,使得科室成为全国仅有的5家介入超声培训基地之一、超声造影优秀单位、国家级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培基地等。她个人受邀在全国各大学术会议上作专题讲座达50余次;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厅市级科研课题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先后引进新技术19项,其中12项填补了医院乃至区内医疗技术空白;先后副主编了《乳腺、甲状腺介入性超声学》及参与编写《中国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中国介入性超声指南》、《超声医学》研究生规范化教材等。获得了《中国超声医师科技新星计划》资助,成为全国6位获得者之一,还被评为当时全国仅有5位的(广西唯一一位)“中国优秀青年超声医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张巍对自己的要求。学科的飞速发展让她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2017年,凭着优异成绩,她争取到赴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的交流机会。在为期1年的交流期间,她系统学习了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知识,参与学校多个研究项目。目前张巍又投入了首都医科大学的读博征程。她说,让微创技术更多服务于诊疗,让疾病治疗更便捷,就是超声学科医者工作的意义。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岑平

坚持,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执着

“她如阳光,永远以饱满的能量投射到工作之中;也似微风,将爱与温暖吹进需要帮助的人的心房。”这是大家对岑平的评价。这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牢记着“健康南宁,疾控先行”的信念,奔忙在为疾病疫情把脉,为群众生命健康服务的路上,这一路的奔跑中,她更是执着于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温暖更多有需要的人。

由于长期从事性病艾滋病防控工作,岑平接触到很多艾滋病致孤儿童以及困难群体,他们的不幸及困难是她心底挥之不去的牵挂。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更多帮助,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一直坚守的执着。

她化身为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帮助艾滋病孤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她是孩子们的“临时妈妈”,亲力亲为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嘘寒问暖,关心着他们的学习生活。

2014年春节,岑平心里一直放不下那些因为艾滋病失去了父母,并感染上了艾滋病的孤儿们。除夕夜刚过,她便从老家赶回南宁与艾滋病孤儿们过年,孩子们看到她回来了,都围着她开心地喊着“姨妈,姨妈,我们可想你了”!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们过年,她自己出资在酒店订了三桌饭菜,在寒冷的春节里,她一直陪着孩子们,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母亲的温暖。电话的那头传来年幼儿子对妈妈期盼的哭声,她只能内疚地说:“对不起,儿子。”

每年的“六一”节,她总是放弃与儿子过节的机会,选择跟艾滋病孩子们在一起,并牵头组织科室的志愿者们自费带孩子们去动物园游玩,陪伴他们在游乐场度过快乐的儿童节。即使在外地出差,她也不忘及时给孩子们寄回节日礼物:夏天送水果、冬天送衣物,她一直不遗余力地让艾滋病孤儿体会到爱的关怀、家的温暖。她用微薄的工资全力帮扶艾滋病孤儿30多人,捐款捐物数万元,孩子们的笑脸多了,她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无私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情怀体现在她的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中。2017年,岑平在武汉大学访学研修期间,奔赴云南红河州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调研,接触到当地一名老人。老人在承受失去女儿之痛的同时,还要在花甲之年独立抚养女儿留下的小外孙。握着老人的手,岑平很心疼,她带着老人孩子去买衣物,耐心地陪着孩子挑选,直到孩子满意为止。她还给孩子送去爱吃的水果,给予孩子缺失的母爱。孩子抱着她哭了,动情地说:“漂亮阿姨,我能叫你妈妈吗?”她哭着直点头。在当地的调研工作结束后,她们之间的联系一直延续着,岑平依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孩子,不时与孩子视频,关心她的学习和成长,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常说,这份工作是艰辛的也是值得的,她会坚持下去,让更多艾滋病致孤儿童以及困难群体享受到阳光下同样的温暖。

爱是什么?也许你曾听过关于爱的很多种解释。但说起对一份职业的爱,在卫生健康系统的特殊护理岗位上,就不得不说这两位护士长——杜丽群和范喜英。这份沉甸甸的爱是她们对患者的关爱,对医疗工作的热爱,是她们一颗善良心,更是她们一双温暖的手。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

“我的目标就是尽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奋战在抗艾一线十余年,护理艾滋病患者超过万名——她是杜丽群,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

在医院筹备开设艾滋病病科之初,人人均“谈艾色变”的时候,很多护士都不愿意从事艾滋病的护理工作。面对高压力和高风险,杜丽群毅然放弃了熟悉的结核病护理工作,成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选择艾滋病护理工作。14年来,她带领全科室护理人员,用心呵护着每一位艾滋病患者,迄今为止她参与救治了几千名艾滋病患者,挽救了许多濒临破裂的家庭。

艾滋病患者大多数每天需要静脉输液多次多瓶,如此大的工作量增加了职业暴露风险,杜丽群和她的团队每天像“在针尖上起舞”般护理着艾滋病人。

“最难的就是护理皮肤长满水疱、大面积溃烂的病人。”杜丽群说。

2005年杜丽群刚到艾滋病科,就遇到这样一位患者:全身长满水疱,最大的疱疹直径达十几厘米,稍有不慎碰到便会破裂、渗液、溃烂,皮肤粘在床单上,恶臭阵阵。经过杜丽群十多天的细心护理,患者的水疱病情才逐渐好转。“有时候被恶臭熏得实在受不了,就到病房外透透气,缓过来再回去接着护理。”杜丽群说。

杜丽群用她的妙手,参与护理了逾万名艾滋病患者。除了身体上的伤痛,她还护理着每位患者的心理创伤,“不少患者一说到病情就想到死亡,心理压力很大,特别需要鼓励。还有相当部分患者被亲友抛弃,需要关怀。”她说。

从科室成立到现在,杜丽群已坚守了14年。重症患者创面清理、吸毒患者毒瘾发作、绝望病人试图轻生……她带领着她的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杜丽群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奖章、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全国“最美医生”等50余项称号。

载誉无数,不忘初心。“艾滋病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艾滋病患者是需要特别关心的群体,我的目标就是尽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杜丽群的决心。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护士长范喜英

“他们或许想放弃自己,但是我不能放弃他们!”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是一所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数是不愿意接受治疗且无自控力的特殊群体——精神疾病患者。在封闭的特殊空间里,当患者症状发作时,可能就会发生伤害自己、伤害病友、伤害医护人员的行为。尽管日常的护理工作充满风险,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的医护人员谈五医院色变,但范喜英却陪伴着患者一路前行。这条走进患者的心路,她一干就是30载,为许许多多患者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希望的心灯,被誉为“心灵灯塔”的守护者。

医院成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面对简陋的工作环境和精神障碍患者这群特殊的护理对象,范喜英有过恐惧。一些受幻觉妄想支配怀疑饭菜有毒而拒绝进食的患者,经常把食物喷吐到她的脸上、身上,一些有暴力倾向的患者趁她不留神时施以拳脚。但目睹了患者的痛苦和迷茫之后,对精神疾病患者的那份同情让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她总是带着微笑耐心地劝、哄病人,继续喂食,直到他们吃好了,自己才去换件工作服,把脸洗洗又继续工作。

“他们或许想放弃自己,但是我不能放弃他们!”范喜英经常跟团队坚定地说。她手上的一道伤疤是在抢救病人时被抓伤留下的,当时她死死抱住一名想撞墙自杀的病人,病人发疯似地踢打她,她疼得嘴唇都咬出了血,还是没有松手。最后病人被救下,她累得瘫坐在地上。还有一次,一名被评估为自杀高危的抑郁症患者的家属到走廊打电话,范喜英在护士站看到这一幕,赶紧走到病房查看,发现抑郁症患者将头没在水桶中企图自杀,若晚5分钟发现后果不堪设想。30年来,她挽救了上百名自杀高危的病人,将他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平时工作中不管多忙,她总要抽出时间到病人的床头仔细查看,生怕遗漏了危险物品。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让她在担任开放式病房护士长5年期间,科室没有一起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治愈之后,还需要一定的康复护理才能回归社会。为此,范喜英推出了“心灵灯塔”系列心理康复护理服务“套餐”,组织一对一互帮互助活动、心理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同时开展回归社会的模拟训练,为患者回归社会做充足的准备。

范喜英说这份天天和精神疾病患者打交道的工作,做着做着就习惯了,也就有了感情。最让范喜英欣慰的是,她的护理队伍越来越壮大,社会对她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也更多。在这条很多人望而却步的路上,范喜英和她的姐妹们走得坚定,她们要去点亮更多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灯,让希望照亮他们未来的路。

上林县大丰镇皇周社区卫生室医生樊冰琳

“只要百姓需要,我愿意一直做他们的健康守护人”

提着一个药箱走村入户,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医务站”——这是基层乡村医生的真实描述。

樊冰琳是上林县大丰镇皇周社区卫生室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她27年如一日,甘当基层百姓健康的守护人。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这是樊冰琳就读医学专业时的誓言,也成了她一直坚守的信念。从山村走出来的樊冰琳,太清楚基层医疗资源匮乏、专业人才紧缺的窘状。1992年樊冰琳中专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回到家乡的乡镇诊所从事门诊医疗工作。“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要回报这里的父老乡亲。”

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进取精神,在基层一线岗位工作的日子里,樊冰琳勤奋好学,从一名初出茅庐的乡村医生成长为一名医术精湛的执业医师。在樊冰琳看来,乡村医生不只是为病人看病,还有为民保健的职责,在20多年的工作经历里,她走遍了社区所有的家庭,为社区群众的健康护航。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繁多,不管是在防控“非典”、H7N9流感、艾滋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还是入户提醒孕产妇定期到医院孕检的日常工作,樊冰琳总是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做好服务。

“有时候一天要随访多个慢性病人,端上饭碗吃不上几口饭就要继续工作,节假日也不例外。曾经有人问我,收入不高,我为何坚守这个岗位这么久?我的回答是做人良知和医生的职业道德。”樊冰琳这样讲述着自己的从业选择。

“樊医生很有责任心,不管是寒冬酷暑,还是白天夜晚,她都随叫随到,从不推诿,毫无怨言。”上林县大丰镇皇周社区村民覃大姐说。

沐新街道的莫阿婆患腰腿痛风病多年,痛得厉害的时候走路都成问题。只要莫阿婆打一个电话来说身体不适,樊冰琳就会赶到阿婆家中为她理疗送药,从未间断。

说起樊冰琳,皇周社区的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有樊医生在,我们放心。”皇周社区常住人口超过4000人,高血压患者登记人数222人,糖尿病患者登记人数35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档数413人。针对这类特殊人群,樊冰琳每季度都坚持100%入户随访,健康管理率达100%。她还经常协助乡镇卫生院进行村民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手足口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入户消杀防治工作,以及结核病入户随访和督导工作,积极主动进行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

“既然选择当乡村医生, 就要认认真真地做,才对得起群众对我的信任,对得起身上这件白大褂。”樊冰琳说,“我会一直坚持,当好基层百姓健康的守护人。”

本版审核:陈璐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李静 通讯员何胜 覃楚琳 徐静 李亚娓 韦露丝 石喜艺

新闻推荐

无业男子利用现代品 冒充古董诈骗29万余元

本报讯(记者蒋爱云通讯员农东燕)你以为你出点鉴定费、手续费,将价值上亿元的古董卖了钱,你就可以分一杯羹?你以为自己捡了一个...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