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再造新经典访学者、民俗文化专家杨树喆

桂林晚报 2018-04-16 16:36 大字

期待再造新经典dlrb  2018年04月16日 星期一 首页上一期  下一期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版面概览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再造新经典

访学者、民俗文化专家杨树喆

 

杨树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莫俊

杨树喆从事区域民俗、民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如今作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院长,他依然执着于区域文化的深挖。为了进一步挖掘桂林文化价值,探寻桂林文化力量,去年,由杨树喆倡导并拟定建设方案的漓江学院漓江文化研究院应运而生。

对于即将到来的“三月三”假期,杨树喆表示,近年来“三月三”不再只是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它已然成为所有广西人的节日。他说,对“三月三”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仅仅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不够的,他期待在传承的同时或之后,能够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桂林、广西文化。

扎根乡土 激活优秀的民俗文化

记者:您研究区域民俗尤其是广西民俗有什么感受?

杨树喆:1988年我大学毕业时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中国民间文学,这个专业后来划归民俗学。毕业后来到广西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区域民俗学特别是广西民俗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当时身在文学院,我将所在的教研室改名为“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研室”,得到大家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之所以选择中国民间文学为硕士专业,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给我开了一扇窗,原来文学之外还有一种叫中国民间文学的类别,我从小时候就接触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小戏等等原来都是民间文学。大学时了解后,就有了作进一步探究的冲动。

但是说实在的,民间文学乃至民俗文化,看起来简单,做起研究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个学科涉及面太广了,而我只作了一些皮毛。研究民间文学或民俗文化,还要面临的一个困难是,不为所谓的正统学科完全认可,或者说,是由于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学科,更不知道这个学科的意义所在,所以大家不予认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工作有许多可以说是在作科普、培养这个方面的人才,期待有那么一天,知道这个学科及其意义的人多了,这个学科自然会被认可了。

记者:您对壮族师公信仰有长期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积累,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杨树喆:我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壮族子弟,在读硕士研究生时曾以“壮族神话研究”为题完成过毕业论文,对壮族的历史文化有过初步的了解。当时我便体会到,要做好壮族文化研究,壮族民间师公信仰是必须过的“坎”,否则只能是“隔靴搔痒”。

在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时,经过与当时的导师———“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商定,我便以壮族民间师公信仰为对象开始我的博士论文工作。从1998年3月第一次到广西文化厅下属的艺术研究所查阅资料、随后到上林县开展师公信仰田野调查,我对壮族民间师公信仰的关注已整整30年。我的第一篇研究壮族民间师公的论文其实是一篇田野报告,发表在台湾的《民俗曲艺》上。以此为基础,后来完成了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取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发表了10余篇有关论文,其中一篇获得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出版了《师公·仪式·信仰——— 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并再次获得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再后来应中央民族大学梁庭望教授之邀,参加了他主持的《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的调查研究》中“师公部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此书分上下两册已经出版。

记者:对当下如何“扎根乡土、激活民俗”,您有哪些思考?

杨树喆:“扎根乡土、激活民俗”的提法很好,但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所“激活”的民俗应该是良俗,而不是陋俗。今天我们提倡“扎根乡土、激活民俗”,其本质应该是激活优秀的民俗文化,换句话说,应该要激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适应的那部分民俗文化。

最近有学者提出“民间文学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文献”的观点,我很认同。这位学者说的民间文学可以理解为民间文化或民俗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大体分为上、中、下三个层面,上层文化是官方文化,中层文化是市民文化,下层文化是农民及其他下层劳动者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大体与民俗文化相当。官方文化一直都是学人重点研究对象,而对于中、下层文化的关注,一直没达到应该达到的高度,所以我国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立志以中、下层文化为研究对象,是真正意义上的“扎根乡土”。

传扬“三月三”期待能再造新经典

记者:“三月三”民俗文化有丰富内涵,比如多姿多彩的民歌,它与您研究成果丰硕的壮族师公文化有哪些连通的元素呢?

杨树喆:壮族民间师公信仰是壮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壮族民俗文化的根。“三月三”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其本身的内涵也非常丰富,多姿多彩的民歌、歌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许外人不一定清楚,“三月三”首先是大多数壮族祭祖、扫墓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清明节”。因此,在信仰的层面上,壮族民间师公信仰与“三月三”是相通的。

记者:今年是“壮族三月三”被自治区列为法定假期的第五年,对此您怎么看?

杨树喆:“三月三”之所以被确定为广西的法定节日,固然有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初衷,但更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实际需要,所以出现大家所知道的与之相关的文化、旅游、购物等产业也随之发展,“三月三”有成为全民狂欢节的可能。但我个人觉得,就文化层面而言,“三月三”不应该只停留在传承优秀民俗文化,而是期待在传承的同时或之后,能够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桂林、广西文化。因此,无论从文化还是从经济层面,都是值得支持这个法定假日持续下去。

记者:“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您认为,它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杨树喆:首先有一点要说明,“三月三”原本是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但自从被确定为广西法定的节假日之后,它就不再仅仅属于少数民族,更不仅仅属于壮族,而是属于全体广西人共同的节日。

“三月三”作为广西非遗符号,其所承载的内涵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不为过。从保护传承的角度而言,首先必须深入、全面地挖掘并加以展示,其次要认真把握其精神实质或精髓,最后是期待有类似电影《刘三姐》那样的经典文化作品面世。

汇聚研究力量 为文化挖掘加力

记者:请谈谈对桂林民间文学、区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情况的看法。

杨树喆:从二十世纪的民间文学集成编撰,到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认定和“保护性开发”,桂林在民间文学、区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毋庸讳言的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很不够。主要原因是桂林市自有的研究理论不足,但又未能把域内高校的研究力量汇聚起来共同攻关,今后如果能在这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定会使境况有大的改观。

记者:目前桂林正在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在您看来,桂林的文化魅力主要体现在哪里?该如何挖掘?

杨树喆:桂林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或体系,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魅力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是提升桂林方方面面地位的必然选择,特别是桂林建设一流国际旅游胜地的必然选择。

去年在我的倡导下,漓江学院成立了漓江文化研究院,该研究院以漓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开发、漓江流域历史文化及其开发、漓江流域旅游文化及旅游资源开发、漓江流域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漓江流域山水文化及景观建设、漓江流域企业文化与社区建设、漓江流域文化的交叉学科及跨学科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整合与漓江文化对外传播等为研究重心,旨在努力“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经过创意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让往日的清泉滋养今天的幸福之花。

■杨树喆简介

壮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院长、董事。主要讲授《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概论》《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史》《民间文艺学》《田野调查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对民间信仰、民间文学、区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特别是对壮族师公信仰有长期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积累。

新闻推荐

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上林站)鸣金收兵

本报上林讯(记者/杨波)3月25日,为期两天的2018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上林站)顺利闭幕。云南队在阴雨天气中有出色表现,斩获多项第一。24日至25日,150多名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竞逐上林县云里湖景区。此次比...

上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上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