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搞得风生水起,告别看天吃饭跟致富达人奔小康 上林村民如何致富 三个故事娓娓道来

南宁晚报 2017-06-14 04:55 大字
上林县三里镇云姚村拉约庄建起蔬菜大棚基地 (上林县供图)

■本报记者 彭媛媛 通讯员 张林忠

过去上林县三里镇的拉约庄很穷,“姑娘不来也不约”。现在的拉约庄搞起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留住青山门前的美丽家园。

拉约庄的脱贫故事只是上林县发展产业扶贫中一个典型缩影。如何推动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工作,三个典型经验讲述上林县落实***精准脱贫方略,下足绣花的功夫,让贫困村村民改变生活取得成效的故事。

“拉约”故事

过去姑娘不来也不约

现在蔬菜大棚收成好

上林县三里镇云姚村拉约庄是个典型的瑶族小村落。村里88户人家就有60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的拉约庄,出行难、增收难、娶妻难十分突出。这个小村庄命运的转变要从2015年一条四级公路的开工建设说起。

2015年底,拉约庄被列为市级***示范点,项目总投资483万元。这笔钱如何用?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拉约决定做两件大事。

一是拉约庄村貌改造。2016年,原本住在山坳里的拉约庄村民搬出山涧在平洼地修造房子。如今,这里的房屋修造成瑶族村寨的模样,别有风味。过去杂乱的屋前屋后,现在变成庭前院后的小花园和小菜园,原本散落在山涧的大石板变成村民纳凉的长条凳。

二是要致富先修路。2016年拉约庄已通路,像很多贫困村一样,拉约庄因地制宜地搞起了生态农业种植。村貌建设完成后,拉约庄建起蔬菜大棚基地。同时,通过成立上林县合群种养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拉约庄贫困户60户参与经营管理,实行股权量化,贫困户占股70%,合作社绩效占股20%,集体经济占股10%。

自去年8月开始,第一期23亩反季节青瓜收获14万斤,总收益23万元,每亩纯利润达3000元。第二期100亩反季节辣椒于9月20日开始种植,11月份开始采摘,截至今年3月底,已采收40万斤,据此推算,每亩产量可达6000斤,目前总收益41万元,每亩纯利润可达2500元。大棚蔬菜项目的建设,既引导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又能实现分红收益。目前预计贫困户每年可实现增收6000元以上。

云姚故事

秀丽山水曾当摆设

如今四季花海醉游人

云姚村位于上林县三里镇,与拉约庄相距不远。如果说上林先天拥有优美的山水资源,那一定不是假话,在这里即便是随处可见的山和小村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也是清新而宁静的。

2016年上林县产业扶贫综合示范园建设落在美丽的云姚村。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旅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这里总面积达3400亩,其中建设1000亩四季花海观光园,还建有1000亩乔木景观和1000亩樟脑园等景观,同时完成跑马场、停车场、木屋度假区、休闲木屋等设施建设,俨然一个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2017年2月底3月初,云姚村成片的玉兰花、山茶花、牡丹花竞相绽放,朵朵花儿艳丽多姿、迎风招展,诗意盎然。

像花儿一样微笑的还有云姚村的村民。据介绍,四季花海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园项目所在地云姚村有贫困户389户共1577人。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发展旅游项目,聘用当地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来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发动大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进行观赏花和龙脑樟的种植及生猪、肉鸭等畜禽的养殖。村民通过在项目中劳动和服务最终实现脱贫,造血致富。

达谋故事

过去总是看天吃饭

现在跟致富达人奔小康

苏达谋是上林县澄泰乡大坡村拉岜庄人,他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通过多方考察和学习,他决定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2016年3月,在澄泰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苏达谋在拉岜庄成立了澄泰乡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在这个现代农业生态特色示范园区内,记者看到,园区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临夏作物种植区三大主攻能区。种植作物有甜玉米、沃柑,养殖“山水牛”、猪、鸡、桂花鱼等,

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800亩,已建成牛棚7个,在建牛棚10个,总建设面积7000平方米,可容纳“山水牛”600头以上。合作社计划带动100户贫困户加入饲养“山水牛”,目前已签约吸收71户285人。合作社已经和国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已交纳定金20万元,前期将引入“山水牛”120头。

新闻推荐

自驾车露营成乡村旅游新业态 本报记者莫岚远

▲游客选择在鼓鸣寨汽车营地安营扎寨。?鼓鸣寨汽车营地搭起舒适的帐篷服务自驾游旅客。(周志许摄)自驾、亲子、户外、乡村、野餐、帐篷、露营、篝火、星空……这些词如果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新兴的...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