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身残志不残 一心只为民

南宁日报 2016-07-11 08:36 大字

黄立温(中)在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

本报记者 吴子贤文/图

尽管他失去双手,但干起活来并不比其他人逊色。入党19年,他用双臂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身残志坚、服务为民的动人故事。他爱岗敬业,是同事眼中的“老黄牛”;他主动请缨,扎根大山,是扶贫工作的一把“好手”。他是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上林县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塘红乡古春村扶贫专干黄立温。

主动担当 任劳任怨

在上林县残联,提起黄立温人人都称赞有加,并亲切地称呼他“老黄牛”。

工作18年,每天最早来办公室的是黄立温,最晚走的也是他。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能让残疾人早点办事,来晚的也可以办成事儿。我是残疾人,能体会他们的难处,许多残疾人来趟县城办事不容易。”黄立温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上林县残联只有4个工作人员,作为党员的黄立温主动承担了很多业务工作,先后负责过办理残疾人证、文秘、档案、信访、统计、教育、康复、宣传、文体、就业、培训、组织、维权、扶贫、募捐、支部党建等工作。白天接待来访群众,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材料。“残联工作细碎烦琐,需要具有耐心、细心和爱心。”黄立温说。

为了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政府的关怀,黄立温严格要求自己,每项工作严谨核查,精益求精。

扎根基层 排忧解难

黄立温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从不放弃梦想,努力追求进步,身为残疾人的他主动向领导要求下基层服务群众。

2007年,黄立温担任白圩镇长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由于长岭村非常偏远,黄立温骑着自行车,挨村挨户上门服务残疾人群众。当了解到村里的许多残疾人面临办理就业、低保手续的问题后,他与上级协调,为当地残疾人争取了许多“福利”,如捐赠轮椅、被单等。黄立温还主动进村帮助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实施危房改造、开展扶残助学、进行就业帮扶、落实农村低保等。

为解决当地用水问题,黄立温向有关部门争取到3万元的水利项目,并发动群众投入5万多元兴修水利,深受当地群众好评。群众的肯定,让黄立温更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

2010年,黄立温在担任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期间,主动走访民情,关心群众。在一次走访中,他了解到社区有精神病人经常流落街头,当场就联系了当地政府、残联、社区,发动群众为病人捐款治病,争取南宁市福利医院救治患者。

大家都心疼他是个残疾人,但他总说:“不要把我当残疾人看,残疾人也一样能把事情干好。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在哪都能生根发芽。”

主动请缨 进山扶贫

2015年,黄立温主动请缨要求到扶贫一线担任扶贫专干。县委组织部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问他是否需要再考虑考虑,黄立温坚定地说:“我是党员,我必须去!我在残联工作了18年,积累了很多经验。身体不便,我能克服,请组织给我这个机会!”

他恳切质朴的言辞,打动了组织,最终黄立温选择了最穷的古春村。

从县城到古春村50多公里的山路,大部分是盘山小道,山高坡长,弯多路陡。该村地处大石山区,乡亲们散居在各个山弄,进村入户并不容易,然而黄立温并未退缩,车到不了,就用脚走。白天入户,他用两个手腕夹着笔登记;晚上回驻地,他用两个手腕敲击键盘录入信息。连续一个多月,黄立温跑遍了古春村下辖的10个自然庄,对246户人家进行了识别登记。

下康庄村民蓝颜喜家徒四壁,对脱贫无望。黄立温主动上门,做了一个多月的思想工作,冒雨为蓝颜喜寻求养殖大户、后盾单位的帮助,并帮其争取了3000元残疾人***资金,现在蓝颜喜已经建起牛栏养牛。

弄矿庄十几年来只能靠天吃水,储雨水度日。黄立温了解情况后,带领村民筹资2万多元,请勘测队上山找水源打井。经过几个月的苦苦寻找,换了七八个地方,6月20日,弄矿庄的乡亲们终于在家门口喝到了山泉水。乡亲们热泪盈眶,感动地说:“如果没有黄主任,我们还得喝雨水。”

现在的古春村,在黄立温和村委的带动下,扶贫产业越做越大,也有了明晰的规划,种桑养蚕,逐步扩大养牛、养羊、养猪规模。

“看到村民生活有盼头了,我也很开心,我计划今年力争脱贫29户,明年脱贫61户。如果群众不脱贫,村貌不改变,我决不收兵!”黄立温说。

新闻推荐

舞蹈选手的胜利姿态云亦云摄记者云亦云由广西少

舞蹈选手的胜利姿态。云亦云摄本报讯(记者云亦云)由广西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广西群众艺术馆、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广西群众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广西第十届少年儿童艺术比赛暨全区社会艺...

上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上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