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扫荡”+“清城” 制造大惨案

南宁日报 2015-07-21 09:29 大字

“千人坟”位于江南区沙井乐贤村黄章岭北面,是沙井一带被日寇杀害的死难同胞的合葬坟。石日东日军曾在这片被称为“血泪塘”的菜地杀害了70多名村民。黄法尧陈业

本报记者冼敏阮晓莹

通讯员滕晓兵 陆云宇 /文

本报记者梁枫/图

1939年11月24日,日军占领南宁后,随即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并发布“清城”命令,将未及时撤离的城内居民约1.7万人驱逐出城,后又将疏散到郊区各乡的几万名市民(难民)强行迁至心圩、大塘一带集中居住。日军在郊区烧杀淫掠,肆意妄为,许多村屯被日军多次扫荡,数百村民被枪杀。据统计,1939年11月至1940年10月,南宁第一次沦陷期间,仅邕宁一县(现南宁市区),日军共掠夺和毁坏粮食2300万公斤,屠杀耕牛1.3万头。其间,还制造骇人听闻的沙井“千人坟”事件和导致700多人伤亡的吞榄圩空袭事件等不胜枚举的惨案。

鲜血染红

小小水塘

○事件:上林县巷贤镇石寨庄惨案

○时间:1940年2月5日

○地标:“血泪塘”

○过去:72名村民被杀死在村头东门边一张两分地大的小水塘里

○现在:废土已将小水塘填成了一条通村路

7月13日,记者驱车进入巷贤镇石寨庄。在庄中一座凉亭里,几名老人、少年正在乘凉。问起昔日的“血泪塘”在何处,两名十来岁的少年便带着记者向村东头走去。步行几分钟后,来到一块菜地边,早已不见“血泪塘”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泥土路。

今年64岁的村民石日东说,他的曾祖母张秀莲是这桩惨案的幸存者,由于当时年纪很大了,日寇就没有抓她。在他小的时候,曾祖母就跟他说起“血泪塘”的来历。他向记者回忆到,1939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日寇到巷贤杀人、放火、掳掠已经3天了。石寨村的群众当时逃往村后的高九山避难。当时,逃往山中的群众风餐露宿,天又下雨,饥寒交迫,一片惨景,而且不知何时会死于日寇枪刀之下。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天,巷贤乡公所旧职员、汉奸石壁昆、石壁珊两兄弟,受日军之命,到山边欺骗群众说:“皇军安民了,不再杀人了。”群众信以为真,跟随石壁昆、石壁珊两兄弟下山来。哪知8个日寇立即把回村的群众分为男、女关进房里。日寇首先向青壮年下毒手,把他们的衣服一个个剥光,一个一个地押到村头东门边的一张小塘边,两个人按住一个村民,另一人用大马刀砍头,然后推到塘里,总共杀了72人。

村民石园甫是这桩惨案的幸存者。当时日寇把他押到池塘边按头逼跪,即将举刀下手行恶,石园甫急中生智,凭着身强力壮一脚踢倒日寇,飞身跃入塘中,借着同胞的血体掩护躲避日寇射来的子弹,逃入池塘边的香蕉林,趁着夜色上山死里逃生。

而这张仅两分地大的小塘,堆满了同胞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塘水。后来,死者家属来到塘边哭祭亲人,血泪都汇在一张塘里。于是,后人便将这个水塘称为“血泪塘”。

“当时这张塘的塘基边有一间泥屋,日寇杀人时鲜血溅到了屋子的墙上,一片红色。”石日东指着路边一块空地说,上世纪70年代,屋外的血迹仍在,石寨村群众为纪念死难亲人,在火砖砌起来的塘基边竖了一块碑,告诫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这国仇家恨。1972年的一场台风把石碑刮倒埋进了塘里。再后来,村庄要建设,就把泥屋推倒,并用废土填了这张小塘,把塘基变成了1米多宽的村路。

如今,村民下田耕作、种菜都会路过“血泪塘”。走在平坦的村路上,忆起这国家仇民族恨,大家都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曝尸遍野

荒草缠骨

○事件:“千人坟”

○时间:1940年南宁光复后

○地标:沙井乐贤村黄章岭北坡

○过去:1939年至1940年间在南宁沙井一带被日寇杀害的村民合葬坟

○现在:被列为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沙井大道拐入南宁南车辆段,沿着一条起伏的黄土路向乐贤村方向穿行,记者一行终于慢慢靠近被多个施工工地包围而变得沉寂的黄章岭,爬上遍布齐腰高杂草和私坟的山岭,一座长宽均2米多的墓冢出现在眼前,墓碑上的文字已经辨识不清,刻着“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千人坟南宁市人民政府一九九六年八月公布一九九七年五月立”字样的石碑伫立在墓前,墓后高大的榕树在风中舞动,仿佛在讲述70多年前那段惨痛的历史……

已经90岁高龄的黄法尧老人是乐贤村唯一健在的当事人。1939年底,南宁第一次沦陷,黄法尧时年13岁。日本侵略军从亭子方向西窜,在时属邕宁县中区的沙井乡金鸡村设立据点,四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他们看见哪家有粮食就拿走,男的抓去做工,女的被抓就更惨,有时候还会放火烧村,附近有个村就一次被烧了十几间房屋。”黄法尧说,村民们一听日寇驻扎当地更是坐立不安,纷纷想往外逃走,在收藏粮食之后,村民们便扶老携幼,担锅挑米躲避到今龙潭水库附近的山中,“日本人知道村民跑了就想办法搜山,找不到就放火烧山,村民没办法只好又回来了。后来又找机会跑,这次跑得更远,到江西镇那边躲起来。”

由于带粮有限,到江西镇没多久村民们就断了粮,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很多村民纷纷把希望寄托在离开前藏起来的物资和粮食上。1940年3月6日,天黑之后,乡亲们便分批回村。半夜入村时,一些人被驻守在柴子、金鸡哨卡的日军发现,不少村民被抓。“有个年纪大的村民被放回来,听他说,被抓的村民很多被日军活活用刺刀捅死,我们村就有20多个。”黄法尧说。

随着附近村民的逃难,村里田地荒芜,已收割的粮食也被村民精心埋藏了起来。加上几次抢掠之后,日军几乎再也找不到一点物资。于是,日寇故意放风给村民,称如果村民愿意回来,他们将保证村民们的生命安全,并且给村民发放“良民证”,凭借“良民证”村民可以继续像以前一样在村里生活。“但村民们的性命是握在日本人手中的。你是不是良民,对他们而言,只是心情的问题。心情好的时候,你就是良民;心情不顺时,对你拳脚相向、枪毙是经常有的事情。经常听说日本人杀人的事情,有一次日军还开着兵船到邕江上游,将7船的难民运回乐贤白坟坡杀害,那是三四百人啊。” 随着回忆,黄法尧老人红着眼睛慢慢讲述着当年的细节。

1940年南宁光复后,沙井一带曝尸遍野,荒草缠骨,其状惨不忍睹。由于时隔近两年,尸骨累累,村民们只好根据尸骨腰间挂着的钥匙来和家门钥匙孔相对照,除辨认出其中85具尸体的姓名和所属外,其他尸体无法找到归属。看着曝尸遍野,时任沙井乡乡长的郭赞襄便提议把这些无法辨别身份的尸骨收集起来,让他们入土为安。经过村民搜寻,当时所捡到的骨头紧凑地堆满了五六个大水缸。随后村民们在乐贤村南面的黄章岭垒起了一座长、宽、深均2米多的难民坟,将附近被日军杀害的同胞的白骨下葬于此,名“千人坟”。坟前立有墓碑,刻记着已知的85名殉难同胞的姓名及大屠杀的经过。

上世纪60年代初,南宁市派出工作队搜集整理有关史料。1996年,“千人坟”被列为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宁市20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宁市许多单位纷纷组织群众前来瞻仰、祭扫“千人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90年代,先后有上百万人次参加过这一活动。 现在由于地铁、高铁等交通枢纽的施工,前往吊唁的爱国者进出黄章岭十分不便且危险,这里慢慢沉寂下来,村民和附近沙井小学、乐贤小学、金鸡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仍然坚持每年前来扫墓。“不论时间如何变迁,历史永远要铭记。”常年组织学生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沙井小学校长黄学科说。

“三光”暴行

惨绝人寰

○事件:日寇践踏南宁各村坡

○时间:1939年农历十月初

○地标:良庆区大塘镇太安村

○过去:逃离家园甚至被枪杀

○现在:村民生活富裕安逸

7月20日,记者驱车来到良庆区大塘镇南北二级公路旁边的太安村那廖坡,只见一位老人独自在树荫下乘凉。这位老人正是记者要找的日军入侵太安村的见证者——今年83岁的村民陈业老人。

陈业知道记者的来意后,起身快步回家拿出一本他撰写收藏的《太安村游击队抗战史》与记者分享。陈业说,他当时才7岁,但对那段惨痛的历史仍记忆犹新。

1939年农历十月初,日寇在那马镇设点驻兵后,对周边的村坡实施“三光”政策。那廖坡当时被日寇扫荡了5次,烧毁20多间房子,鸡、鸭、鹅、牛等禽畜都被抢走,被掠夺的财物难以估量。而且日寇见人就杀,当时幸好有人日夜放哨,日寇来扫荡时村民都跑到山上去躲藏,不然死的人肯定会更多。

有一次日寇进太安村扫荡,那廖坡一名青年陈建沾跑不及,被敌寇开枪打中未死,又被用刺刀刺了数十次,最终惨死。太安坡也有一个妇女因跑不及,被日寇轮奸而死。隔壁的下村坡因为下雨,放哨的人回家换衣服,被日寇偷袭,枪杀了4名村民。还有坛我坡、六冷坡等村坡也被日寇飞机丢炸弹炸死了不少人。邻近几个村坡都受日寇不同程度的践踏和扫荡,几乎每个村坡都惨遭日寇杀人放火。

陈业还回忆到,为了长期在南宁统治,日本侵略者扶植汉奸,建立起各种汉奸组织,横征暴敛,鱼肉乡民。还奸杀掳掠,逼迫逃离家园的民众回来做顺民。对不愿回来的市民和村民,则以烧毁其房屋劫其财物相威胁。对返回沦陷区的民众进行清查,收取办理“良民证费”。很多人被强征去修筑南宁机场、邕江浮桥和日军工事,还有青壮年被强征到外地充当伪军等。

日军对占领区的老百姓广征苛捐杂税,强制推行日军军票,使用大量假币购买当地食品和日用品,扰乱市场。为达到“以华制华”目的,日军还利用地方宗派矛盾挑动械斗,制造乡民之间的矛盾。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上林县明亮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工作部署

今年以来,上林县明亮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工作部署,按照“产业带动、项目支撑、农民增收、脱贫摘帽”的思路,摸清底子,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工作。摸底调查精确掌握贫困户情况连日...

上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上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