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三十二篇 血战昆仑关(十四) 张近志:永失我爱(下)

柳州晚报 2015-06-16 04:59 大字

山井寺纪事

在宾阳县新桥镇林堡村山井寺,一直有一个传说,相传以前曾有磨、林、石三位神仙云游到虎山,见此处山明水秀,瑞气祥蔼,民风淳朴,便欣然进驻寺庙,流连月久,乐不思返。三位神仙也极力为村民排忧解难,护佑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寺中供的便包括这三位神仙。1939年底,昆仑关战役打响,这里成了第5军、64军的临时战地医院。三位神仙是否曾显灵救治伤兵我们不知道,但寺前的山井确实为军医们的救死扶伤提供了洁净的泉水。

除此外,当年曾在这个临时战地医院工作的抗战老兵张近志说,山井寺因为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日军不容易侵犯,实际上是第5军和64军战地医院的避难所。

“当时在那里,有苏联的专家指导医疗技术,有高级医生主持胸部手术,我们一批中级军医只是做助手,主要是做截肢手术,因为大部分伤员都是断手断脚的或是腹部被子弹、弹片穿肠破肚。大部分伤员都是因为流血过多救治不及,药物不足,救护车又缺少汽油,路又难走,行车很慢,靠担架兵抬到半路都死掉了。虽然有苏联专家指导,但因双方语言不通,工作也很难交流。大约三个月后,苏联专家走了,山井寺临时战地医院也完成了使命。

有许多病亡的战友就葬在山井寺附近的山地。在九塘至山井寺的路上都有很多流血而死的伤兵尸体,战后才收葬。”张近志说。

张近志右耳失聪,就是在那场战役导致的。他说,即使在山井寺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时常有日机盘旋,甚至投弹,军医和伤兵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与他一起工作的12名军医,后来便有6名在那场战役中牺牲。有一次,日机又来盘旋,张近志火了,抄起一挺捷克机枪对空射日机,右耳因此被枪声震坏。

除了在后方医院工作,张近志还曾多次亲临五塘、九塘等前沿阵地,冒着枪林弹雨救治伤兵。“首先是给伤兵分类,哪些伤员需要立即处理,哪些可以暂缓,哪些已经没有救治的必要……”回忆起那场战役,老人不断地说:好惨啊,好惨啊,许多战士和鬼子都死成了一堆。”橘黄色的灯光下,我们看到老人眼中的泪光一直在闪烁。他在泪光中写下:我亲手给伤兵缝合伤口的有50多人,做截肢手术的有80多人。

“那些兵每人每天就领两块‘狗不吃 ’干粮(压缩饼干)就上战场跟鬼子拼命了,什么都没享受到,很多人就再也回不来了。”张近志用笔告诉我们,他所在的155师当时有一个团参战,就有300多战友阵亡在昆仑关上。死去的国军战士和日军战士经常彼此纠缠,很多都草草地埋在了一起。

昆仑关绝恋

我们陪着老人沉默了许久,又在纸上问了他一个压在我们心中许久的问题:这两年,你为什么经常回到昆仑关,你在找什么?“我就是想来拜祭我的未婚女友及155师300多兄弟的阵亡英魂。”张近志在信笺上写道,“但现在我怎么也找不到他们的墓碑了。”至此,我们终于明白,这两年来,他反复到昆仑关所要寻找的是什么。看来,是旅社老板娘误会了,他所要找的“女朋友”其实是70多年前牺牲在昆仑关战役的未婚妻。

“她是上林县白圩人,叫王丽英,1939年,我们一起从南宁军医学校毕业,投笔从戎在155师军医部工作。她很美丽。”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他说,他们在校园里相识相恋,已经订了婚,正准备摆酒。他仍清晰的记得两人从军前一起唱过的《南宁军医学校校歌》:我们永年轻,我们永向前学校是革命的熔炉我们是熔炉的一群为国为民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今天欢笑在一堂不怕牺牲,救死扶伤永远年轻,永远向前“(我们)打算战后举行婚礼,我父母都养好猪了,鸡也有。可惜女友死了。女友死时才18岁。”这时,老人突然很激动,笔在纸上“沙沙沙”快速地移动着,急切地想告诉我们这个悲剧的始末。

“她是救护班班长,我是战地医生,经常要到前沿第一线抢救伤员,包扎伤口,规划伤员受伤部位及受伤等级,适合步行还是担架运送等等。当时,她在给伤员包扎伤口时,冷不防被一名日本伤兵用那大盖65步枪一枪打中心脏当即死亡。我发现后也立即用我伤员的步枪托对那个日本伤兵的头部猛击。他脑浆大破而死,算是为我的王丽英报仇了!”“不怕牺牲,救死扶伤。永远年轻,永远向前!”就像歌中所唱的,美丽的王丽英为了救护保家卫国的战士,永远留在了18岁,而把最深切的痛苦和无尽的思念留给了未婚夫张近志。

张近志说,昆仑关战役结束后,王丽英和战死的其他战友,一起被埋在了昆仑山脚下。掩埋的时候,155师副师长邓鄂题写了“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掩埋的地点就在九塘附近。300名阵亡战友的名字和王丽英的一起,刻在了碑上。

后来,张近志随部队离开昆仑关,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随155师调到曲江,并加入了曲江地方医院。1948年11月,他随64军到苏南碾庄圩,被调入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后,张近志到了广东顺德,并在1951年在顺德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全科医生,直到1985年6月退休。

老人一生结过两次婚,但因历史原因,两个子女与他都不亲近,生活并不幸福。

2013年,老伴去世后,独居的张近志产生了回昆仑关战场看看的念头。时隔70多年再次回到这里,看到森林密布的昆仑关,他说已看不到当年惨烈的战争痕迹,邓鄂为阵亡战士题词的纪念碑,也找不见了。

知情者告诉我们,这些年来,一有机会,张近志总是让关爱老兵志愿者陪他去昆仑关,沿途寻找那块墓碑。张近志说,他想一直找下去,只是怕自己太老了,行动不便,没有能力再找。

青山埋忠骨,无处悼卿魂!我们知道,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老兵张近志的初恋。即使到了风烛残年,他也无法停止对那段美好爱情的追忆和对侵华日军的仇恨。

他说,今年,清明节前再次来到昆仑关,除了寻找战友和女友的墓碑,他还去了中村正雄之墓。他说中村正雄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若是能够遇到中村正雄的后人,他还想对他们说,要记得当年的教训,不要再起侵华的野心。

第二天清晨,告别时刻,我们请老人到后院照了张相。他努力地在椅子上直起腰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军礼。(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南宁经开区给上林儿童送“六一”礼物

本报南宁讯(记者/曾永联通讯员/苏致诚)5月30日,“情系覃浪,共筑少年梦,南宁经开区爱心企业捐献活动”在上林县西燕镇覃浪村覃浪小学举办。活动给孩子们送来了“六一”节日礼物——200套新课桌椅和...

上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上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