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夜幕降临上林县大山深处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温馨而宁静

南宁日报 2014-04-29 10:26 大字

夜幕降临,上林县大山深处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温馨而宁静。而对于准备开展夜访工作的党员干部们来说,新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你敬群众一尺,群众会让你一丈”

3月的上林大石山区天气尚未回暖,一到晚上更是夜凉如水,但前来夜访的塘红乡乡长卢炜却在群众的逼问下开始冒汗。

为推进“清洁乡村”工作,塘红乡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打算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塘红街及其周边多个村屯均可受惠。这一项目仅仅需要征用4.5亩耕地,但涉及的8户村民就是有人不同意。

卢炜找来村屯干部,连续数天夜访、座谈。几天下来,非但补偿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几户村民还提出要乡里帮着修自来水管。可全部更新水管需要30多万元,这对于塘红乡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卢炜一时不敢答应。

4月23日晚,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卢炜再次来到塘红街夜访。座谈还没开始,屯干部和几位村民就重弹老调:“啥时候给咱修水管呀?”

与此同时,塘红乡乡党委书记李春亮带着另一路夜访队伍来到可仰屯困难党员蓝富村家中走访。已有39年党龄和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蓝富村告诫后辈: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你敬群众一尺,群众让你一丈。”

细雨仍在持续,塘红街这边座谈的“风向”却悄然有了变化。卢炜首先承诺,乡里拿出3万元,先解决街面周边水管的燃眉之急,剩余部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二级路的青苗补偿是自治区的统一规定,污水处理厂占地的补偿价也是县里做出的。但我们认为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400元一亩的差额由乡里补齐……”

一直沉默的村民樊大姐突然打断乡长的话:“不用讲了,我同意。”

“污水处理厂的事耽误不得,乡里都让步这么多了,我们也不能得理不让人。”卢炜在笔记本里记下了樊大姐这句通情达理的话,还记下了其他几位村民的建议——这个笔记本与书记李春亮所用的一模一样。“乡党委要求,每一次夜访都要有记录,群众有什么意见、有哪些困难都要记录下来,每周定期开会商讨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要向群众解释清楚、向上级部门汇报。”李春亮说。

“夜访,就是要知道群众在想什么、要什么”

4月15日晚7时许,上林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股股长蓝义夫带领的督察组悄然出发,趁着夜色前往镇圩瑶族乡。蓝义夫的手中握着上林县委刚刚下发的文件——文件明文指出,禁止家住县城的乡镇干部们“走读”,每周至少要开展两次夜访。蓝义夫此行的目的就是来督查上述制度的执行情况。

一个小时后,督察组一行到达镇圩——乡党委政府驻地一片漆黑,书记、乡长等主要领导全都不在。

蓝义夫随即拨通了乡党委书记蓝黄盛的电话。

“我们几个乡干部都在排岜(镇圩乡下辖的一个屯)搞夜访呢,请问有什么事?”电话那头肯定的语气让蓝义夫放心不少。

蓝黄盛说,自夜访制度执行以来,自己基本上只有周末会回家一趟。上任两个多月,夜访结合白天走访,蓝黄盛已经走遍了全乡每一个村屯,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亲自绘制了一张1∶10000的镇圩地图,“走到群众身边不难,要想知道群众想什么、要什么,那还得下一番功夫。”

成立于1984年的镇圩瑶族乡是南宁市三个民族乡之一,瑶族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30%。在夜访中,一些瑶族群众向蓝黄盛反映:到乡里办事,好几次都找不到人。原来,瑶胞们习惯在圩日到乡里办事,可是乡里却是按法定工作日、节假日上班的,如果圩日恰逢周末,的确可能会找不到人办事。经过讨论,镇圩乡党委制定了新的值班制度,节假日、午间休息期间均有足够的人员值班,确保群众办事不吃“闭门羹”。

“民族关系的关键在于信任。走访多了、感情深了,信任也就建立起来了。”蓝黄盛说,夜访的干部每到村屯,都得到各民族同胞的热忱欢迎:“好多同志都跟我说,受群众欢迎的感觉,真好!”

“每做一件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从根本上转变干部作风、听取群众心声,考虑到山区群众白天多在务工、务农的实际情况,上林县委严肃夜访制度,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夜访,各部门、各乡镇同步展开。一时间,上林县大石山区多了一群群“夜行人”,他们将党的方针政策带到农村,同时把基层群众的意见带回各自的办公案头。

在一次夜访中,县委书记韦志鹏偶然听到几位村民在议论一件事:某村在硬化村屯道路时,施工方车辆不慎陷进了泥坑,却没有一个村民愿意上前帮忙。这个故事引起了韦志鹏的注意。经过多次与村屯干部、村民的交流,韦志鹏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个别施工单位在揽下工程后总想大赚一笔,便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不少群众都提出“要是这些钱给我们,我们保证能做得更好”。韦志鹏立即将这一情况带回县委,很快,上林县委作出决定:将50万元以下技术含量不高、直接涉及民生的基础项目,通过村民“一事一议”主管部门监督,让乡镇和村民自己建设。这样一来,村民参加项目建设的热情空前提升,在全村人的共同监督下,偷工减料、消极怠工等行为也无处遁形。据统计,自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上林县通过夜访夜谈,先后解决各种“老大难”问题近500件。

“我们每做一件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韦志鹏说,夜访活动的成果不仅在于更加贴近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更在于干部作风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们的夜访工作有制度保障,一定会长期坚持下去。”

●短评●

群众利益无小事

4.5亩地,在全市的征地拆迁工作中根本算不上什么任务;8户村民,相对全县人口来说也不过沧海一粟;差额不过1800元的补偿款,平分到每户不过225元……这是小事,却也是“大事”——没有一件件“小事”做基础,再“高大上”的“大事”也不可能做得好。

持续、深入的夜访工作,是上林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这个动作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关键在于其出发点就是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是走村入户就完事,而是要耐下性子倾听群众的心声;广大党员干部在夜访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为群众解决问题,并在具体的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制度,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肯定、去学习——只有心中有群众,我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法官星夜送诉讼材料

法官星夜送达诉讼材料。何健李敬摄本报讯(通讯员何健李敬)春耕时节,为不耽误农民春耕,上林县人民法院主动避开白天劳作时间,选择在晚上下班后下乡送达诉讼材料,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赞扬。近日,上林县人民...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