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洞屋现奇观 民俗工艺绽异彩
上林“渡河公”香囊
李道永摄
上林“一景一产品一寿星”系列展示
●上林百年洞屋
上林县塘红乡龙祥村下敢庄位于一座高大挺拔的大石山下,山腰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狮子洞,高约50米,长约100米,当地樊氏家族自清代起在洞里建造房屋并生活繁衍了160多年。山洞老屋历经百年风雨仍保存完好,成为当地奇观。
山洞老屋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洞屋顶上是琳琅满目的钟乳石,洞里居民用木板把山洞分隔成3层,楼上楼下以木楼梯相通,房与房之间有通道,属于典型的楼中楼结构。十多间木板围成的房间分为主房、客房、厅堂、厨房等。卧室的窗框、门楣都雕有各式各样古朴的花纹图案。屋内一楼全部用青石青砖砌成,墙面有瞭望口和射口,青石门槛上凿有数个用来拴圆木的凹槽,以备应急之用。洞屋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还有保存完好的老石磨、石臼等。从山脚通往洞屋的台阶由青石板砌成,长约30米,逐级而上。台阶前建有一座古老的用于防卫的青砖拱门门楼,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了多一道屏障,山下面还用青条石构筑了高约7米的围墙。
居住在山洞老屋中的樊氏家族世代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如今人口已超过100人。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樊氏族人已经搬出山洞,到山下平地居住。但由于山洞老屋冬暖夏凉,目前还有4户人家住在里面。樊家人的愿望是结合山洞中的其他景点,将洞屋打造成一处世外桃源和别有景致的旅游景点。
●上林民俗传统工艺品——渡河公
“渡河公”是流传在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自明朝形成以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08年,“渡河公”这一独特的壮族民俗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渡河公”是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香囊。小布人身着明朝装束,怀抱一个金黄色的南瓜。“渡河公”香囊为纯手工制作,面料多为布料,“南瓜”用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令人闻之神清气爽。现在,“渡河公”香囊制作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使形象变得更具多样性、观赏性,外观更为饱满、漂亮,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
“渡河公”节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代,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大地,只有一对金童玉女幸运地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上,得以幸存,人类也因此避免了天绝的命运,这两个人就是后来人类的祖先。为了纪念祖先,每年端午节这一天,三里镇一带的男女老少都自发涌向汇水河畔,他们穿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把“渡河公”和粽子放到小船上,点上红蜡烛,沿河漂流,以此寄托思念祖先、普度生灵、保佑平安、免除灾难的心愿,祈祷爱情甜蜜、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渡河公”中药养生香囊曾获“上林县十大养生产品”荣誉称号,去年8月又获“圣种南山杯”第三届南宁礼物征集大赛铜奖。“渡河公”香囊传承人覃美华希望上林的“渡河公”能和绣球一样名扬四海。来上林旅游的您,别忘了带上一个“渡河公”香囊回家哦。
新闻推荐
第九届上林县塘红龙母文化节将于4月2日(农历三月三)10:00—16:00在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石南海举行。与往年相比,又有什么亮点呢?特掘尽孝九龙祭母仪式三月三,特掘扫墓的故事在当地妇孺皆知。但是历年“龙...
上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上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