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文靖公道园全集所记宾州之役山路兵阻水程舟归眼见宾
《虞文靖公道园全集》所记宾州之役。
山路兵阻 水程舟归
眼见宾州路总管府所驻岭方县战云密布,傅若金一行别无他法,只能转走水路。反正大元交通天下,驿传密布,脉络相通,水陆两便,沿江可招待使团的水站也不少啊。“后至元”元年(1335年)十二月末,返程的使团来到郁水(今邕江)边,弃马乘舟之际,对时局忧心忡忡的傅若金漫成一首《还闻柳州破道阻将泝江》(见于清候选知县吴光昇编纂《(乾隆)柳州县志》“卷十·艺文·五言律诗·元”,亦见于《粤西诗载》《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元诗选》),诗曰:
交阯方通使,宾州忽被围。
还闻山路塞,径就水程归。
上府空金椀,前军老铁衣。
谁能平政化,不事总戎机。
至于章伯颜,在傅若金一行过后,继续率万户哈剌不花、答剌罕、忽都答儿,千户乃蛮歹、蒋元凤、王世英,百户陶庭兰等,指挥元军镇压农民起义。“后至元”二年(1336年)正月十一日,农民起义军领袖梁四率三千余人在北三都与元军忽都答儿部激战。列阵于五里塘时,梁四被元军认出,在急攻之下不幸牺牲于阵前。宾州之围,则迟至二月四日方解。农民起义军将领潘寿、韦明等被俘,惨遭斩首示众。上林县“主捕盗之事”的县尉,其官印一度作为战利品落入农民起义军手中,此役得以追回。虞集撰《广西都元帅章公平猺记》(见于《虞文靖公道园全集》“卷三十一·归田稿八·记”)记载:“二月四日,追袭至宾州,得常抗官军者十二人,斩首七级;得上林县尉所失印,又得世为猺向导者潘寿、撞人从贼者韦明等三十六人,皆枭之。”
“后至元”二年十月十日,章伯颜从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率部出征,经横州,至钦州灵壁,与省陆之军会合,攻打流动的农民起义军队伍。小有斩获后,章伯颜部又分兵出永淳县、宁浦县、贵州,擒六十一人、斩首三十八级,遣散被俘的农民起义军部众六十九人,勒令回家种田。“后至元”三年正月九日,章伯颜招降被俘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谭公显,谭公显出卖战友以取媚章伯颜,供出另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韦千四“在北江田岩洞驻扎”的情报。章伯颜以飞桥、柴草车等军事设置强攻洞口,将韦千四部被击溃。
“后至元”三年二月十一日,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的跨省军队、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增派的援军与章伯颜部会师,猛攻古野、古晚、杳洞,又追击农民起义军至宾州路迁江县,斩杀甚烈。二月底至三月初,宾州路同知张宜子在章伯颜调度下,俘获擒农民起义军将领潘千五、梁七等。至三月十三日,在元军的强大攻势下,农民起义军损失惨重,暂时偃旗息鼓,遁入山林。
元政府对积极镇压农民起义的章伯颜论功行赏,御赐对衣、尚尊。章伯颜之子章妥因得荫父功,佩金虎符袭处州万户、镇抚州。张宜子亦升承直郎,迁藤州知州,又在任上去世。《古藤志》记载:“张宜子,字思诚,蜀人,秀才。寄居沣州。累任至宾州同知。升承直郎,知本州。卒于位。”(原书早已遗佚,此据《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四十二·六模·梧·梧州府三·宦迹·藤县·张宜子”转引)此为后话,不提。
尽管元代广西风起云涌,但今人研究此段历史时用力不够,多有疏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范文澜主编、蔡美彪续编《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第七册所收《元代农民起义年表》(韩志远编制),竟漏载元统元年至“后至元”三年的广西少数民族农民起义诸多事件,憾甚。
古籍中完整记载此段历史的,仅有《广西都元帅章公平猺记》而已。清纪晓岚等撰、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十二·史部八·杂史类存目一·《平猺记》”称:“《平猺记》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虞集撰……元统二年冬,猺寇贺州、富州。至元元年,广西宣尉(慰)使章伯颜讨平之。集为记其始末。后有旧《跋》云:‘此纪章伯颜平粤西猺洞事迹,备国史之采也。’”曾被孙中山聘为临时大总统府秘书的王云五,其主编的“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29年开始印行)收有重新排印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介绍《平猺记》时却称章伯颜为“章巴颜”,煞有介事地注称:“案:巴颜,原本作‘伯颜\’,今改正。”这一句简直莫名其妙,不知何据?真是不改还好,越改越错。
体恤民生 儒者仁心
傅若金一行未及见章伯颜东奔西突镇压农民起义的“英姿”,走水路于“后至元”元年(1335年)十二月最后几天安然抵达梧州路总管府治所苍梧县。返程使团驻于州门站。《永乐大典》“卷一万九千四百二十三·二十二勘·站·站赤八”转引元代官修政书《经世大典》记载:“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所辖,总计一百七十三处……广西道宣慰司所辖各路站赤……梧州路所辖水站二处,船一十只。州门站,船五只,正户五户,贴户五十五户。龙江站,船五只,正户五户。”
小住苍梧期间,傅若金一行观景于嘉鱼亭。《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四十一·六模·梧·梧州府三·宫室·本府”记载:“《舆地纪胜》:嘉鱼亭,在子城南。《苍梧记》云:丙穴出嘉鱼,故名。”梧州是西江水系著名河鲜嘉鱼的原产地,其鱼形如鳟鱼或小鲥鱼,体直肉腴,鳞片细薄,煎煮时自然出油,肥美纯正,消渴补肾,乃岭南美食一绝。傅若金作《梧州嘉鱼亭》(见于《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一·元诗二十一·傅与砺”,亦见于《宋元诗会》、《粤西诗载》),诗曰:
舟楫回沙驿,旌旗驻郡亭。
江通五筦白,天落九疑青。
此日瞻云气,谁家见客星?
军须昼夜急,寇盗几时宁?
诗中尽是对政局的忧患,并无赏玩佳境、品尝嘉鱼的欣喜之情。
元代广西一地经此战乱,城乡秩序完全失控,耕织荒废,物资匮乏,人心惶惶,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痛哉!借着佐使安南之机,走出书斋,穿山越岭,深入民间的傅若金,一路得以目睹人情冷暖,了解世间疾苦。途经广西期间,更是在战火中与民众同历大恐大悲,乃以儒者仁心,写下《广西谣》《广西即事》《南屯老翁行》《八十里山行》等纪实性诗篇,痛斥元政府腐败无能、官军凶残嗜杀,其对苛政的批判力度,直追唐代“诗史”杜甫。《八十里山行》为傅若金途经静江路所作,无须细表;《广西谣》《广西即事》《南屯老翁行》未透露作于广西何地,或与南宁路、宾州路、横州路有关也说不准。
傅若金作《广西即事二首》(见于《傅与砺诗集》“卷八·七言绝句”,亦见于《元诗选》《江西诗徵》),氛围阴冷,字句凄苦,对老百姓的多灾多难寄予深切同情,将元政府对边事束手无策之状描摹最细。诗曰:
(其一)
南镇干戈日夜陈,西山寇盗出犹频。
荒村百里无烟火,闻道官军更杀人。
(其二)
比岁供输不自聊,只今氛祲未全消。
阵前将士须殊死,莫倚功多气转骄。
傅若金作《广西谣》(见于明初广西桂林河泊大使偶桓编《乾坤清气》“卷八·古乐府·傅若金与砺”,亦见于《元诗选》、《粤西诗载》),最见诗人体恤民生的情怀,诗曰:
广西谣,一何悲;水泠泠,山凄凄。
宁逢猺贼过,莫逢官军来。
猺贼尚可死,官军掠我妻与子!
此诗全无“文艺腔”,应是诗人采自民间歌谣,再加以改编、修饰而成,语调悲愤,直抒胸臆,颇有汉乐府遗风。
(待续)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蒙秋伶孟诚)“农民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方便找工作。如今技能培训班办到了家门口,我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近日,2013年上林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班乔贤镇教学点的...
上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上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