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室研究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

南宁晚报 2020-10-30 07:36 大字

本报讯(记者陈蕾 通讯员肖军)长期以来,由于全社会用电具有时段性的特点,导致局部地区用电高峰时段供电吃紧,其他时段电网设备利用率比较低。昨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了解到,该局创新成立了首个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室,将深入开展客户侧用电分析和电力增值服务方面的研究,有效提高电网供电设备的负荷率和利用率。

走进南宁供电局调度中心,显示屏上的南宁用电负荷曲线犹如一座大山。以10月27日当天的用电负荷为例,用电高峰时段出现在18时至20时,为360万千瓦。用电低谷时段出现在凌晨3时至5时,为169万千瓦,峰谷差达到了191万千瓦。其中高峰期的时间段只占整个时段的十分之一,大部分时段用电负荷在270万千瓦左右徘徊。

“在用电平谷和低谷时段,电网的利用率大约为百分之六十七,一些电网设备‘吃不饱’。”南宁供电局计划部黄山蓬举例说,2019年南宁电网投资20.8亿元,如果电网的负荷利用率能提升10%,根据目前的电网投资测算方法分析,那么电网的投入至少可以减少6656万元。省下来的投资可投入到其他亟待解决的用电问题上,提高电网对社会经济的拉动效益。

据悉,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室汇聚了电网规划、电网运行、客户用电分析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今后将以电网大平台为基础,实现数据的动态分析和用电预测,做好用户侧新能源布局、智能用电、节能改造等电力增值服务,并将把电网发展规划深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总体中,根据发展布局合理安排电网投入资金,使电网投资更为精准和高效。

南宁供电局还将通过调度自动化和计量自动化系统,对重点大工业及一般工商业用户实行24小时在线动态负荷监控并将数据传达至客户侧,帮助客户有序控制用电负荷。此外,该局还将研究组建市场调研机制,鼓励终端用电户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改造用电系统,鼓励加大电动充电桩、家庭电气化等电能替代项目的投入和实施。建立南宁市节能、电能替代项目数据库,为新能源的后续推广应用建基础。

新闻推荐

学校门口没红绿灯 学生车流中过马路 回应:新增信号灯纳入建设范围内,预计三个多月后投入使用

路口不时有泥头车经过,学生就在车流中穿行。南国早报记者卢荻摄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卢荻)近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佛子岭校区学...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