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多举措推进健康南宁行动实施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时间

南宁晚报 2020-10-30 07:11 大字

■本报记者韩沛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时间,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昨日,健康南宁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发布会就南宁市日前出台的《健康南宁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下一步主要工作。

降低青少年近视率肥胖率

近年来,儿童与青少年的近视、肥胖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此次由南宁市教育局牵头的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将采取多项举措降低南宁市青少年的近视率和肥胖率。

针对降低近视率,教育部门将建立南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联防联控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与卫健部门建立学生视力检测、筛查机制,每年组织学生健康体检和视力检测。不断改善学校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等教学条件等。

此外,落实国家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时间;制定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等,激励全市中小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降低青少年肥胖率,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

在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方面,南宁市体育局紧紧围绕落实《南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着力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积极建设便民惠民的体育设施。“十三五”以来,中央、自治区、南宁市三级政府共投入资金9432.333万元,建设体育场地和设施项目1222个。100%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新建社区和居住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据介绍,下一步南宁市将继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继续组织举办马拉松、龙舟、冬泳、网络运动会等各级各类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推进南宁市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等。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

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民众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在应对四大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南宁市逐步将慢性病防治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预防为中心,以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为重点,通过开展四大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推进规范化诊疗、营造健康环境等积极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致死率。

对此,南宁市将积极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诊疗。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推进社区健康咨询、慢性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的有序开展,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为患者提供随访管理、功能康复等健康服务,提高患者健康质量。

新闻推荐

提供“五个一”暖心服务 “两会”指挥中心召开动员大会

本报讯(记者赵金玲)昨日,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指挥中心在南宁召开接待服务动员...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