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渗透城市每一个角落 南宁市巩固提升市容市貌侧记

广西日报 2020-08-18 06:55 大字

首府创城进行时

本报记者杨波实习生尹旺军

8月13日9时许,南宁市青秀区埌西村热闹起来。带娃的老人、买菜的主妇、满载货物的快递小哥畅行于内街小巷,电动自行车、汽车整齐地停放在村民自建楼下的白色停车线里,各家商铺也将货物归置在黄色经营线内,沿街铺面装上崭新的红色雨棚,街道虽小却不拥挤,商铺云集却不显凌乱。

“严格落实‘门前三包’以来,大家纷纷反映路变宽了,出行更加方便。只需站在巷口,街头巷尾铺面一目了然,好几家原本藏在巷子深处的餐饮店被市民发掘成网红店,居民和商家尝到甜头,更加自觉遵守文明秩序。”埌西村党总支书记李来升告诉记者,“门前三包”即要求沿街商铺和单位负责周边市容秩序、环卫保洁、绿化完好。埌西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加起来约1.5万人,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生活配套设施老化等城中村常见的老大难问题长期困扰当地居民。为此,埌西村二、三组片区统一规范泊位、经营、通道等标识,确保“停车线内不经营,经营线内不停车”,内街小巷市容景观焕然一新。

“作为市容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南宁市多年来始终坚持‘门前三包’制度,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南宁市市政和园林局局长蓝岚说,为持续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水平,不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南宁市以源头治理为关键点,着力解决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和治理中的薄弱环节。该市结合“共建共享,宜居绿城”提升行动,通过构建“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商家自治”的管理常态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宜商、宜业、宜居环境。

针对部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铺门前市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今年以来,南宁市各城区、开发区新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约9万份,新设置责任公示牌约4.7万块;重新施划经营划线近9万处,新施划非机动车停车泊位近4万处。

同时,该市全面整治商铺门前无序乱象,南宁市市政和园林局联合市直各相关部门累计处置各类车辆乱停、占道经营、广告破损等各类案件4万多起。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文明意识逐渐覆盖首府各个角落。

江南区“10+1”商业大道上,茶叶店负责人叶美芳每天开店第一件事就是清扫门前人行道、擦洗店门和台阶,平时街坊、客人进店品茶时,她还主动分享垃圾分类经验,把茶叶渣、果皮等厨余垃圾制成垃圾酵素再利用。由于自觉维护店内外市容环境,诚信经营,她被评为守信经营户,并获得城区发放的300元奖励金。她说:“这条商业街上不仅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茶商,还居住着许多老街坊。人人参与文明行动,我们才能共享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自2015年以来,亭洪路片区每月评选出30户守信经营户,这面“流动红旗”激励街上150户商铺树立文明风尚。

结合南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大提升行动”,南宁市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组织协调各城区、开发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和2020年南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手册,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作为南宁市最大商圈之一的朝阳商圈,日均人流量达30万人次,光沿街垃圾桶一天就要清运4-5次,监管范围广、难度大。为此,兴宁区民生街道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群众等各个群体的社会细胞作用,开展集中宣传、入店讲解、发放宣传单等活动,动员辖区内1.8万个商家和个体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再通过商家对市民游客的监督规范,形成全民参与市容管理的良好氛围。如今,徜徉朝阳商圈,一排排窗明几净的商铺,一条条井然有序的街道,为人们营造舒适的购物氛围。兴宁区民生街道办事处范新生说:“环境改善了,我们大家都是受益者。700万首府市民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到文明城市创建当中,将使南宁市更加美丽、更有温度。”

新闻推荐

医院病房内刷墙 油漆味熏走患者 院方道歉并表示后续施工会做好通风措施

工人在病房内刷墙漆。受访者供图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蒋文跃)8月15日,在广西民族医院住院的市民徐先生反映称,医院在未提前通...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