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交易场列入旧改范围,但不会那么快退出历史舞台,市民建议 希望改造重建后仍能保留老南宁特色

南宁晚报 2020-08-17 03:53 大字

?扫码了解更多信息

■本报记者凌剑伊/文赖有光/图实习生莫小菲

每座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一栋老房子、一条老街都留藏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更迭变化。

近日,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了《朝阳路国税—南宁交易场片区(一期)旧城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该方案涉及朝阳路、济南路、杭州路、南京路、上海路等道路围合区域,其中,作为老南宁人的“地标”南宁交易场赫然在列。

陪伴了几代南宁人的交易场,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老商户们该何去何从?相关部门又有什么说法?日前,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

曾经的繁华5000多种平靓正小商品受市民青睐

从古色古香的“三街两巷”步行至济南路、上海路一带,一阵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恍惚间有种时空交错的错觉。

在老一辈南宁人的记忆里,总有一条泛黄的街道;而在年轻人的童年里,总有一些记忆关于南宁交易场。市民小林说:“小时候包书皮、橡皮筋、书包都在南宁交易场里买得到,琳琅满目的一排排商品,每次进去总是挑花了眼,至少要逛一下午才肯回家。”

南宁交易场位于兴宁区济南路、上海路一带,建成于1986年2月,是南宁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之一。交易场共有四层,一楼经营干杂、海鲜(干、鲜都有)、生鲜、肉食、蔬菜、水果等,二楼是文化用品、玩具、小五金、礼品等,三楼是床上用品、毛巾、日化、化妆品等,四楼主要是生活用品、小家电、五金等。

南宁交易场曾经的繁华,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每到节假日,这里的温度都要比外面高好几摄氏度,人流量实在是太大了!”南宁交易场三楼南宁市冠腾综合贸易公司经理杨洁告诉记者,交易场辉煌的时候,里面的人流量与时下“五一”或国庆期间的热门景区差不多。所有的走道都是人挤人,前来打货的、闲逛聊天砍价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老板们忙着卖货、出货,赚得钵满盆满。

“南宁交易场能够支撑这么多年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平靓正。”杨洁说,由于批发零售并举,所以每日的成交量也是不错的。在交易场各个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搬运工在路边等活,负责帮老板们装卸货物。

除了平靓正,品类齐全也是南宁交易场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你想得到的这里都有卖,你想不到的,这里也可以淘得到。”杨洁介绍,南宁交易场里的商品有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相关数据显示,南宁交易场的商品远销全国18个省区市及东南亚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年成交额约12.15亿元,被誉为南宁的“小义乌”。

如今的困顿有商户满是不舍有商户考虑转行

比起顾客的不舍,对南宁交易场感情更深的还是在这里以此为生计的1800多户经营户。记者了解到,南宁交易场80%以上的经营户都是在这里“深耕”二三十年的老商户。

记者走访时发现,整个交易场似乎没有被当前的“拆迁风声”所影响,依然秩序井然。一楼农贸、干杂、副食品等区域人声鼎沸,记者路过摊点时,老板们都在热情地吆喝:“小妹,来点新鲜蔬菜吧,刚刚到货的,非常新鲜!”“美女,来点干杂吧,便宜卖啦!”不少顾客在摊前一边与老板闲聊家常,一边熟络地挑选商品,三两下就挑选好中意的商品,满意而归。

韦大姐在南宁交易场一楼经营海产生意已经24年了。“这里人气旺,老顾客只要报单就出货,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停车不方便。”韦大姐坦言,目前受各方影响,生意没有之前那么好了,她也在考虑转档到其他地方去。

随后,记者上楼先后来到二、三、四楼,发现与热闹的一楼相比,越是往楼上走,人流量也就越少。虽然也是商品琳琅满目,但是除了商户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鲜有顾客上门。档口与档口之间紧挨着,各式商品堆积着,本就狭窄的过道越发显得拥挤。正是午饭时间,不少经营户拿出小板凳,侧身过去扒拉手中的盒饭。

“早搬早了!”走访中,不少经营户戏谑着说道,“现在生意也不好做,还不如早点拆了,我们也正好‘解脱’了。”在三楼经营床上用品的谢大姐在这里经营已有26年,“一个早上也没得发市,有时一天营业收入还不够吃一碗粉的。”谢大姐说,经营床上用品分淡季和旺季,每年学生开学的8、9、10月份以及春节期间是最火的,“有时候忙到中午连午饭都没得吃,批发零售什么都做。现在每天要维持摊租、小工工钱,基本上很难维持下去,生意再这么下去,我们也要考虑做别的了。”

谢大姐说,随着网购的兴起,他们的生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疫情更是让他们的日子愈发艰难。“如果搬走,再搬回来也不太可能了,因为场租和氛围都物是人非了。”谢大姐有些无奈地说。

交易场管理方不会拆那么快还会陪伴大家一段时间

“其实,南宁交易场要拆这个新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杨洁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朝阳路国税—南宁交易场片区的征收改造工作已经提上日程。朝阳商圈济南路、上海路、南京路、杭州路等部分老宅子、老街区注定要成为历史,坐落其中的南宁交易场也不例外。

据了解,2015年11月6日,南宁市出台了《关于对朝阳路国税—南宁交易场片区(一期)旧城改造项目实施房屋征收的决定》。杨洁提供的一份《朝阳路国税—南宁交易场片区(一期)旧城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落款时间是2015年11月18日。根据补偿安置方案,项目用地总面积190667平方米;被征收建筑面积约59713.3平方米,涉及被征收人约112户,被征收单位10个,房改房户约102户(具体数据实际签约为准)。

“由此可以看出,拆是肯定要拆的,但是具体规划还未正式出来,而且整个交易场那么多商户,那么多的货物,没有一定时间的清货和另找铺面,是不行的。”杨洁说,“请广大经营户安安心心经营,相信我们交易场不会那么快退出历史舞台,依然还会陪伴大家一段时间。”

对此,南宁交易场最大的管理方南宁威宁市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他们也只是看到公布了房屋征收的拆迁方案和补偿方案,并没有明确的具体拆迁时间。希望广大经营户继续安心经营,南宁交易场告别历史舞台还尚需时日。

■市民声音

希望能保留特色留住记忆中的老南宁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逐步兴起,发展成为“南宁小义乌”,南宁交易场在老南宁人的心中积淀成为一种情怀,一座地标。当“南宁交易场要拆”的消息被各大媒体报道的时候,引发了南宁市民的广泛关注。虽然下一步规划还未明确,但有市民提出建议,希望能保留老南宁人“记忆中的感觉”。

说起南宁交易场,在南宁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钟女士有些动情地说:“精品街区,宽敞的街道,炫目的灯光,富丽的装潢……如果拆迁后的南宁交易场如此改造,即使再繁华,也失去了那个味道。南宁交易场就像香港的庙街、新加坡的乌节路一样,是老南宁人无可替代的记忆,无可替代的小街式生活。市井市俗就根植于这种喧嚣热闹的感觉,希望不要都建得千面一孔,保留特色,保留那种记忆中的感觉。”

“最近一次去交易场还是和妈妈去买缝纫用的布拉链松紧带啥的,真的超级好逛,而且超级实惠,不然真不知道这些零零杂杂的东西去哪里买。唉!好伤感!我万能的交易场,从小学的书本包装纸笔盒书包到现在结婚用的,给孩子买的玩具衣服,过年用的灯笼年画红包以及各种干杂,都能在交易场买到!真的要拆吗?太不舍了!”市民刘女士说道,“南宁交易场产品种类很齐全,价格也比较低,很有吸引力。不管将来这片区规划如何,最好尽量保持这一处市场的大众化定位,方便顾客。”

新闻推荐

气球悬挂铁路网线供电人员紧急处置

供电应急人员成功处置挂在铁路接触网线上的气球本报记者黎兆齐摄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通讯员申卫平陈志彪)近日,有一只气球...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